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刘付成出任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讲席教授,长期从事航天器导航等研究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2025-01-15 20:12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网站日前更新后显示,此前担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的刘付成自2025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讲席教授。

刘付成 资料图

刘付成,1973年6月生,他曾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发部副部长、部长等,2014年任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020年到2024年担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

公开资料显示,刘付成长期从事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内首次在轨实现了非合作目标高可靠远程相对导航;解决了空间复杂光场条件下在轨翻滚目标的高精度测量难题和复杂卫星运动载荷大力矩干扰下高精度控制难题;突破了火星探测行星际飞行导航制导与控制关键技术;研制出我国首台小型化高精度 CMOS 星敏感器并在轨应用,成功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北斗、高分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201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早前报道提到,在航天,预研就像投资,选对了,型号上马、一路“看涨”;选不好,只能干坐冷板凳。刘付成眼光绝佳,他看投的预研项目,个个成为潜力股。光纤捷联、星敏感器、控制力矩陀螺……全部切中发展走势,实现技术更新换代,成功应用到航天型号。

其中,瞄准用户需求、把握发展方向,是刘付成的“投资”心得。上世纪末,刘付成聚焦控制力矩陀螺,起因是他分析研判国内外形势,预测到航天器要朝大角度敏捷机动方向发展,而这离不开控制力矩陀螺。当时,国外已有应用,国内尚属于空白,刘付成果断“下注”。“不能等型号用时再搞,根本来不及。”

刘付成坦言,在国内航天领域,预研要想见效,短则10多年,长则20年,需耐得住寂寞。但同时,他又极力强调面向应用的预研。“搞预研,不能发了一长串文章,得了一大堆奖,最后型号一个都没用上。”

    责任编辑:王俊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