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故宫展出258件和田美玉

2025-01-14 17:35
北京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中国文物报记者 徐秀丽

故宫博物院藏已知最早的汉代和田子料玉辟邪、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五宝之首的“大清受命之宝”、镌刻乾隆皇帝御题诗的采玉图山子……1月6日,“玉出昆冈——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展览从故宫博物院藏的19000余件清代玉器中遴选出258件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宫廷和田玉精品,其中一级文物28件,130件文物首次对公众展出。

展览分为玉之源、玉之礼、玉之雅、玉之巧、玉之用五个单元,旨在诠释清代和田玉文化,展现清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览展出的部分玉器(徐秀丽/摄)

展览展出的部分玉器(徐秀丽/摄)

展览展出的部分玉器(徐秀丽/摄)

展览展出的部分玉器(徐秀丽/摄)

新疆地域辽阔,玉矿资源丰富。“考古证明新疆用玉的历史已超过4000年,若羌县楼兰古城出土的玉斧等工具是使用新疆玉料的最初阶段。西汉中期以后,和田玉开始大量进入中原,并逐渐成为此后2000余年玉器制作的主要材料。”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策展人黄英介绍,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贡玉制度的实施将和田玉的使用推向历史高峰,和田玉的制作和使用空前发展和繁荣,中国玉器艺术进入历史上第三个发展高峰。

故宫博物院现藏玉如意800余件,以乾隆时期玉如意数量最多。清代宫廷玉如意选材精良、雕琢细致、寓意吉祥,主要以龙、凤、蝙蝠、寿字、卷云、灵芝、万年青、莲瓣、牡丹、松树、桃实、梅花等吉祥纹饰或组合纹饰为题材。

展览精选了5件玉如意,在玉料的颜色上与第一单元的“玉具五色”相呼应,其中一件乾隆御题青玉如意,长56厘米,宽12.7厘米,为故宫博物院现藏玉如意中体量最大者。

琴、棋、书、画是深得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推崇的修身养性兼消遣的艺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历代文献均有记载。清宫旧藏所见有玉围棋、玉象棋、玉双陆等,弥足珍贵。展览展出的一组围棋子分别以白玉、碧玉制成,均呈扁圆形。这组棋子共371粒,其中白玉棋子185粒,碧玉棋子186粒,分别置于描金漆罐内,罐上以缠枝花卉纹为地,开光内饰兰、菊等花叶纹。白玉棋子玉色洁白,碧玉棋子玉色呈韭绿,对弈时,白、绿两色棋子相得益彰,颇为清新雅致。

清代流行鉴古,也崇尚仿古。收藏、鉴赏,成为帝王雅好之一。乾隆时期,大量优质和田玉材的获取和帝王的推动,使得玉器仿古较前代风气更盛。

“清宫旧藏仿古玉器中,既有造型仿古,也有纹饰仿古、风格仿古及仿古意者,除极少数用于仪典活动外,多数已褪去古物的礼制与厚重,趋向装饰性与世俗性。对仿古玉器的关注和推崇,也直接反映了乾隆皇帝博雅的慕古情怀。”黄英介绍的乾隆御题青玉百兽纹豆就是仿古的代表之一,玉豆仿《钦定西清古鉴》所绘青铜“周百兽豆”而制,器盖及器身满饰浅浮雕百兽及猎人,盖里镌刻乾隆御制诗《咏和阗绿玉百兽豆》:“和阗绿玉中为豆,命工追琢成百兽。四足双翼无不有,奇形诡状难穷究。较之夏楬胜其质,等以商玉如其旧。式取西清周代图,想侧笾左俎之右。意存复古去华嚣,鄙哉时样今犹富。”内底阴刻隶书“大清乾隆仿古”。

展品中还包括白玉“春水”图佩、乾隆御题青玉采玉图插屏、乾隆御题碧玉竹溪六逸图笔筒、白玉巧雕螳螂蝠桃等重要展品。故宫博物院将陆续推出面向公众的系列学术讲座,对展览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责编:杨亚鹏

审核:徐秀丽

监制:李学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0)
    发表
    已经到底了
    • DeepSeek朋友圈急速扩容
    • 百度、微信等互联网巨头相继接入
    • 中美:倡导多极VS“拉小圈子”
    • 美元兑日元跌幅扩大至0.5%,现报151.5
    • 片仔癀:公开比选资本运作项目财务顾问,拟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提升方案
    • 中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哪吒2》出品方、发行方,股价近日创新高
    • 人的一种心态,追求胜负结果的欲望,不服输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