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援藏医生在日喀则:连夜手术,抢救地震重症伤员
2025年1月13日晚7时许,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狄扬又结束了一场手术。
这是他抵达日喀则的第六天。当日,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患者中,不仅仅是地震中的伤者,也有在监护室里分娩时大出血的孕产妇。
“地震发生以来,我们这里主要接诊的是震中多发伤的患者,抢救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目前,由我们医院普外科负责的3名重伤员,病情已经稳定下来,我们也逐步投入到常规的工作中去了。”当日,狄扬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自华山医院的医生在日喀则人民医院ICU救治伤员。受访者 供图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上海紧急驰援日喀则定日等地抗震救灾。
狄扬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胰腺外科的一名医生,从医十八年。“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小时不到,我们就在工作群里报备各自位置,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狄扬回忆,1月7日当晚,包含他在内的18名在沪休整的援藏医疗队员就从上海出发,飞成都再转机前往拉萨。第二天下午1点多,他们乘车抵达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与从其他城市赶来的6名队员会合。
2025年1月7日晚,上海市第十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在虹桥机场集合,出发前往西藏。
“一到这里,我们就马上投入救援工作,有的同事因高原反应强烈,还需要吸着氧做手术。”狄扬说,在抵达医院后,他与医疗队员们前往各自科室了解伤员情况,有3名重症患者被分诊到了他所在的普外科,其中有1名危重的多发伤患者。“这是一名40多岁的男子,在地震中被石头砸中,骨盆多处骨折还有移位,腹部出血,出血量一直很大。”在与当地医生进行病例讨论后,狄扬决定与介入科医生马晓云,连夜为患者进行一场微创介入手术。
1月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调派的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也抵达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同时,还有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调派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华山医院的10名医疗队员也抵达该院,一同参与救治。
手术历经2个小时,非常顺利,患者的血被止住了,狄扬的心也定了下来,但当他在手术后坐起时,氧饱和度只有73%,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还出现了胸闷气急的情况,一时喘不过气来,半个小时才缓和下来。
“针对这名危重伤员,我们与华西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和骨科专家一起开展病例讨论,一致同意我们提出的介入栓塞止血方案。起初国家队的专家们对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技术还有顾虑,考虑将这名伤员送到拉萨或成都去治疗,但这名伤员当时已经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就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手术。我在上海有过2000多例的同类手术经验,按照当地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护团队的能力,这个手术可以做。”狄扬说,完成这例手术后,他又紧接着与医疗队员一起,参与了多例伤员的会诊。
狄扬与上海援藏医疗队员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救治伤员。
“我们日喀则人民医院普外科目前负责3名重伤员的救治,除了这名40多岁的男子外,还有一个是11岁的多发伤孩子,被石块砸中,肝挫裂伤,腹腔出血,胫骨和面部都有骨折;另一个是70多岁的老人,也是一名晚期胃癌患者,在地震中被石块砸中了腹部,肿瘤破裂出血,送来的当晚我们就进行了急诊手术。目前这2例病例情况也都稳定下来了。”狄扬说。
他进一步表示,地震发生以来,可以感受到救援力量很充分。“在我们医院,除了医生,也有一些志愿者,甚至一些普通市民、医学生等赶来为患者提供一些帮助,一些地震中的重伤人员也是通过直升机送到这里。”
藏族老百姓的淳朴也让狄扬感觉到很暖心。“他们很相信我们医生,对我们的治疗工作也都非常配合,一直说着谢谢医生、感谢政府。”狄扬还说道,在救治过程中,一些患者希望能和亲人在一起,我们也会在其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提前帮他们联系好,让他们转诊到当地医院。
而在日喀则人民医院的ICU病房里,来自华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李先涛带领团队成员——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刘飞利、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杨磊、肾病科主治医师鲁琳、急诊护师秦伟成连日来集中精力,救治病区里的一些重症伤员。
“我们5个人就是一个医疗团队,从1月8日至今,这里已经有4名患者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现在由我们负责的病区里还剩下2名重症患者,其中1人是一名65岁的老太太。”李先涛表示,这名伤员是他们刚抵达日喀则人民医院第一天接诊的一例患者,多发肋骨骨折、鼻面部骨折,做了手术固定,但仍有肺部创伤、呼吸功能衰竭的情况。
连日来,李先涛每天都会带领团队坚守在ICU病区里,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不断优化呼吸支持条件、俯卧位通气、抗感染治疗、肺部治疗……这一系列的抢救措施持续多日,患者的肺功能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离成功脱机还差口气,而继续保留插管,患者的肺虽然可能进一步恢复,但也会延长患者插管不适的时间,还可能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反而导致肺部情况变差。
他们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抉择”:或帮患者直接气管切开,采用呼吸机治疗;或帮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吸氧治疗。
“这两种选择中,前面一种方式虽然比较稳妥,医生需要承担较小的风险,但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更大,后续还可能在ICU经历很长时间;后一种方式患者遭受的损伤比较小,但对于这种临界状态的病人,可能面临拔管失败而不得不再次插管的风险,这对医生来说将不得不面临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需要更好的监护和护理措施,也需要医患之间的密切配合。”李先涛说。
为了病人的利益,团队最终决定还是帮助患者拔除了气管插管。“这样可以减少病人的创伤,冒这个风险,我们感觉也是值得的。”李先涛很欣慰,最终,这名老太太在医疗队的密切监护下,呼吸顺畅一些了。“我们也希望,病人有一天可以早日转出ICU。”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