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创新谈丨莫让互联网企业沦为“腐败洼地”
原创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
◎ 柯平
前不久,网易、字节跳动、美团、腾讯等头部互联网企业陆续通报多起内部腐败案件,有的员工因违规行为被辞退,有的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引起社会关注。
近年来,在政府鼓励发展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政策措施的“加持”下,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加。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企业“成长中的烦恼”也开始显现,过去不太受人关注的企业内部腐败问题日益凸显。在“流量时代”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一些人罔顾职业操守,干起了违法勾当。有的企业高管利用职务之便,将虚拟商品视为囊中之物,肆意侵吞;有的中层管理人员暗箱操作,将公共流量、客户信息转化为个人财富,中饱私囊;有的一线员工以“入场费”为幌子,勒索数百商家,贪污金额高达上亿元……
互联网企业的内部腐败行为,侵蚀的不仅是企业利益,更污染了营商环境,间接损害了消费者权益。道理很简单,那些高额的“入场费”,在层层加码中,自然会悄无声息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另外,腐败分子为一己私利,非法窃取并贩卖个人信息,则泄露了个人隐私,导致消费者可能频繁遭受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的侵扰,甚至陷入精准诈骗的陷阱。
从通报的案例不难看出,互联网头部企业内部滋生腐败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一方面,这些企业在所属商业生态中普遍居于优势地位,处于关键岗位的员工,对依附于他们的小企业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名副其实的“甲方”,这就为权力寻租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这些年互联网企业业务扩张很快,而制度建设没有跟上,特别是忽视了反腐制度机制的健全完善,导致内部有效监督缺失。
整治互联网企业腐败,须多方发力、综合施治。对企业来说,应当全面梳理业务链条,特别是针对招标采购、广告投放等腐败易发多发环节,加强对关键岗位、高风险岗位的监督,加大对贪腐行为的惩治力度,并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对监管部门来说,也应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工作联动,指导其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形成内外协调的反腐合力。与此同时,还应强化社会监督,鼓励消费者、第三方企业等通过网络平台、信访等方式,举报涉贪涉腐行为。
互联网企业反腐,既有企业的特性,也有与其他领域反腐相一致的共性,同样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只有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有腐必查、有贪必肃的决心勇气,才能革除互联网企业身上的毒瘤,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原标题:《创新谈丨莫让互联网企业沦为“腐败洼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 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
- 国台办回应美国务院更新美台关系现况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 多地自然资源部门回应土地收储涉及的“企业土地成本”:包含出让金及企业投入的各项税费、利息等直接成本
- 加拿大官员:将对美国加征关税作出“有力回应”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 国漫之光,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现暂列世界影史票房榜第九
-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哪个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