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奋勇争先实干家|从西藏到巴黎,传统氆氇工艺如何“破圈”?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2025-01-13 07:0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在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有一个名为“沙涓”(英文名Sandriver)的手工羊绒品牌,诞生13年来连续八年受邀参加巴黎时装周,2023年因在日喀则江孜雪山脚下举行时尚大秀“出圈”。

“沙涓喻指沙漠中的河流。西藏氆氇(pǔ lu)技艺融合沙涓羊绒,符合全球消费者的审美,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即将前往法国参加2025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的沙涓创始人郭秀玲说,“客户很喜欢我们的产品,尽管我们以高于国内的价格销售,但订单依旧火爆。”

近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青海果洛州玛多县接连发生的地震也牵动着郭秀玲的心,因为上海沙涓在西藏、青海地区有10个手工工坊。“(地震发生后)我们西藏公司和上海公司第一时间就开始捐赠,并给每一位学员打电话,排查每一人和每一户,确认都没有问题,我们才放心。”郭秀玲说。

Sandriver“沙涓”羊绒创始人郭秀玲  受访者供图

产业援藏,帮谐玛氆氇实现迭代更新

“氆氇”两字源于藏语音译,指藏族地区所产的手工毛织品,具有结实耐磨、御寒挡风、色彩鲜艳的特点。氆氇工艺在青藏高原世代相传,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日喀则市江孜县所产的“谐玛氆氇”是氆氇中的上品,以绵羊脖颈下14.3-14.9微米的珍稀细软绒毛为原料,通过传统机器手工纺织、着色等多项工序,耗时一周以上才能成品。

2009年,江孜谐玛氆氇编织技艺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利用氆氇进一步加工的“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然而,氆氇走到今天,也因材料品质限制、样式品种单一、技艺传承断档等问题陷入困境。当地手工艺人格桑卓玛就曾回忆说:“阿佳”(藏语,姐妹)辛辛苦苦做工一天,收入只有几十元,这样很容易后继无人。

郭秀玲(右一)在位于上海金山区的上海氆氇研发中心对来沪参加培训的藏族手工艺人进行指导。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2023年3月,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江孜小组找到郭秀玲,希望引入她领衔的团队和品牌,以产业援藏方式帮助江孜谐玛氆氇实现迭代更新。郭秀玲欣然答应,她与江孜县合作建起“阿佳格桑工坊”,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又在上海金山设立西藏氆氇研发中心,在西藏日喀则设立上海工匠氆氇工作室,革新排经、脚踏、配色等工艺,对传统氆氇纺织机作出改良,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工艺中,开发出围巾、披肩、靠垫等适应现代人需求的生活日用品。

“在这个氆氇全产业链中,可以说人人都是受益者,这也是我最开心的事。”郭秀玲举例说,格桑卓玛从未上过学,连自己的藏文名字都不会写,但她勤奋好学,快速成长为新氆氇工匠中的“大明星”,她亲手做的氆氇作品入驻了法国顶级商场乐蓬马歇百货。当前,郭秀玲正紧锣密鼓准备赴法国参加1月16日-20日举行的2025年(春季)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将首发羊绒毛毯、羊绒大衣等新品,展现沙涓“氆氇复兴计划”的最新成果。

最近西藏定日县和青海玛多县发生的地震也让她揪心。“我们的西藏公司和上海公司,第一时间在西藏上海商会组织下捐赠物资和钱,同时组织客户和身边人向震区捐赠,主要是灾后重建的东西。”郭秀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玛多县地震发生时,正好有40位来自玛多县的学员在上海金山的工厂接受培训,公司第一时间把他们召集起来,挨个询问家里是否受灾或者遇到困难。对于已经学成回藏的拉孜县的学员,他们也一个个打电话,排查每个人、每户家庭的受灾情况。

“阿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和江孜县政府的帮助下,2023年有70多位 “阿佳”走出高原,来到上海金山氆氇研发中心参加培训,学成后再回到家乡“以老带新”。以往主要依赖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的藏族“阿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今年23岁的江孜县江热村女孩次仁片多的故事,是一个生动案例。

在沙涓产业援藏的途中,郭秀玲(右一)与次仁片多(中)结下了不解之缘,多次带着羊绒纱线来到小姑娘家中,向她传授钩针技能。受访者供图

因患有先天性畸形和一级重度残疾,次仁片多从小就无法行走,也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她自学普通话和钩针编织技艺,在家编织氆氇等手工艺产品换取微薄收入。在沙涓产业援藏的途中,郭秀玲多次来到小姑娘家中,向她传授钩针技能。2023年10月底,次仁片多和妈妈还应邀赴上海金山匠人工坊学习培训。

培训期间,郭秀玲及其沙涓团队为次仁片多设计开发出专属于她的手工艺产品款式——创意十足的羊绒手工陪伴系列玩偶和羊绒手钩织毯,并与她签订了总价值约4万元的500只羊绒玩偶合同,使她的个人收入得到大幅提高。通过沙涓公司积极对接,这位藏族阿佳与上海酒店建立了“次仁片多手工玩偶”长期销售合作关系。2024年1月,由次仁片多独立完成、用96片羊绒钩片合成的手工钩织毯亮相法国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

上海沙涓在西藏、青海地区已建成10个手工工坊,帮助家门口就业的阿佳们增收。图为郭秀玲(左二)与手工工坊的阿佳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如今,前来上海金山培训的藏地“阿佳”达20余批次、300余人次。郭秀玲说,在“家门口”的手工工坊,“阿佳”们每制作一条围巾可以赚得300余元的手工费,纹样最复杂的氆氇加工费高达1200余元。通常,一位“阿佳”2-3天就能完成一件氆氇制品,每个月能有3000-4000元的稳定收入。

“不同的是,她们在这里不需要坐班,都是在忙完家务事后才来织布,人均每月增收4000元。这些建在‘家门口’的手工工坊不仅解决了藏族妇女的就业问题,也为传承与创新民族手工艺搭建了桥梁,赋予了这项非遗新的生命力。”郭秀玲说。

2023年9月17日,沙涓“雪域·回响”喜马拉雅大秀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乃钦康桑雪山脚下举行。受访者供图

“软黄金”圈粉海内外消费者

这些年,沙涓频频叩开国际高端市场的大门,也撕去了不少西方人眼中“中国制造=质价低廉”的旧标签。在保留氆氇传统色彩、风格和图案的同时,郭秀玲团队的“氆氇复兴计划”融合了现代审美设计,制品不再局限于穿着服饰,还涉足酒店用品、家居生活、私人飞机内饰等众多领域,“圈粉”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消费者。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独树一帜?郭秀玲的回答言简意赅:“讲好中国故事!经过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后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通过传承与创新,就是沙涓有别于其他奢侈品的一个重要基因。”在她看来,原料的珍贵性是沙涓产品高品质的保证。国际上,细度15微米以下的羊绒被列为顶尖品质,西藏江孜的羊绒细度能达到14.5微米以下,可谓名副其实的“软黄金”。

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的Sandriver“沙涓”羊绒展厅。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苦练内功,也是“沙涓出海”的底气所在,为了在氆氇编织过程中提升产品质量,西藏工坊的织机旁会架设摄像头,技术人员在上海金山与当地手工艺人视频,通过手机远程指导,一点一滴地打磨品质。

“目前,我们正在精心准备赴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的展品,格桑卓玛也会跟我再度同赴巴黎,与世界顶级奢侈品同台竞技,乐蓬马歇百货的Sandriver VIP手工坊也在筹备中。今年还将开启援滇新篇章,尝试将云南民族手工艺‘滇绣’与羊绒相结合,研发打磨滇绣羊绒抱枕等新产品。”郭秀玲坚信,带着中华民族特有基因的氆氇工艺,必定能在国际舞台上持续绽放光芒。

    责任编辑:李菁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