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岩间端口:一周城市生活
南京鸡笼山不仅有着作为市中心公园以现代设施营造 “自然感” 的一面,更有着作为科技和军事基础设施载体的悠久历史。
坐落于鸡笼山的北丘当代美术馆在2022年发起了“艺术与地理”年度展览,委任策展人以年为周期进行主题策展。2024年12开幕的第二期展览《岩间寄存,虚空的显影》由龙星如与贺子珂联合策划,呈现了20位国内外艺术家围绕基础设施、科幻与地质/环境有关的重要作品和最新创作,和研究型项目“云下贵州”所创作的全新作品。
展览以独特视角,基于岩石这一媒介,将北极阁与全球的山系和基础设施网络相连接,诗意地探讨了人、自然与技术在地质变化和技术基建摩擦处的重新汇聚。本期回顾是关于本次展览的展评。
(本期主持:王越洲)
近期回顾
不同于诗中古朴飘逸的“鸡笼云树”“凭虚远眺”,今天的南京鸡笼山(北极阁公园)上楼阁更迭,花木丰茂而整齐,穿制服的园丁、水管和电缆、信号塔和监控摄像头、模拟山体坡度的酒吧……显示出其作为高楼笼罩下的市中心公园,以现代设施营造“自然感”的努力。但如果留意仿古屋顶和塑料花丛遮蔽的排风孔、黛瓦围墙中的天线、假石装点为“北极岩”的防空洞乘凉点,便可追踪到它作为科技和军事基础设施载体的另一重历史。健身的老人传言“这个山底下早都挖空了,防空洞深得不得了”。
自六朝以来,鸡笼山就作为都城以北的制高点发挥着天象观测和军事阵地的作用,林苑、庙宇、要塞、观象台几经兴衰。至近代,遗迹上堆叠起现代化的气象台、碉堡和防空洞,水泥和电力开始深入曾经岿然的山体内部。如今城区内区区海拔60米的山丘观测功能已十分有限,北极阁更多是作为接收、分析、播报气象数据的枢纽,接入无处不在的信息、能源网络中。掩映着的电力和通讯管网,在公园和景区之外为山中寂静运转的设施而搭建,并通过设备、人员的调度和能耗,持续改变着周边山林细微的气候生态。
北丘当代美术馆正是以昔日的人防掩体空间为基础改建而来,如同一块山岩间向外界敞开的插槽。正在展出的展览“岩间寄存,虚空的显影”(Rock Host, Infrastructuring the Void)则像为其装上端口,将家门口的小丘接入了整个星球连绵山系和基础设施的网络中。
作为“艺术与地理”系列的第二期,展览生成于策展人龙星如与贺子珂自2021年发起的、围绕贵州科技基础设施的集体走访和研究项目“云下贵州”。中国西南的喀斯特山地适配于新型科技基础设施的建造条件,令偏居一隅的山地省份迅速崛起为科幻般的“中国数谷”,也即“云上贵州”等云端数据在现实空间的物质载体。
但展览并非对项目历程和贵州经验的总结呈现,亦非对全球最新基础设施奇景和弊端解决方案的呼吁,更像是基于岩石这一灵感媒介,诗意地汇集起世界各地在地质变化和技术基建摩擦处探索人、自然、技术之重新汇聚的叙事。古老的岩体寄存了地质与数据的记忆、形塑着不同叙事下的体验。“虚空的显影”通向常被用作隐秘容器(基建设施或神秘遗迹)的岩间孔隙(如贵州遍布的溶洞),也指向以动态影像为主的作品形态。
丹尼斯·德·贝尔的形如服务器柜的装置作品《山中要塞》提醒人们,洞穴、地堡和矿山是建造数据中心时常会利用的三种现有场所。策展人和设计师顺延着美术馆从掩体前身继承而来的倾斜屋顶、裸露水泥和金属管线,采用了钢管、链条、金属网隔断等常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可回收材料来重构展厅,将投影仪、显示器布置其间,在北极阁的人工洞穴内搭建起一座功能不明、尚未完工或已遭废弃的“虚空基建”(策展人语)。或许这是一座考察基础建设形态本身的模型,又或是如扬·扎拉谢维奇所言,将人类世时代的山体乃至地球本身视作一台缓慢运作的“地层学”机器。
丹尼斯·德·贝尔,《山中要塞 》,2022
并无炫目的可视化图表和新媒体装置,影片和句子们只是浮动在残留着熬夜气息的空荡展厅内,用空心砖固定幕布下沿,呈现出一名监控室保安深入地层般迟缓、深邃的安宁。科技论述被普遍编织进诗化的自白,连幽默感都显得冷峻,比如插在冰面中被气压吹响的竖笛,泰佳·布莱恩用月相、烛火、室内植物姿态控制开关的路由器《辐射-轨道》(实则只展出了外观模型)。
泰佳·布莱恩,《辐射-轨道》,2016
隐身荒野为人类服务的基础设施总是为周遭环境带来复杂的影响,却不是简单的“恢复绿色”所能概括的“治愈”。入口的监控器持续播放着瑞士风景中的格里姆塞尔军事要塞的监控画面(《退隐!不息的风景》)。计算宇宙模型的计算机散发出热量,滋养着箱中的蚯蚓们为土壤施肥(《运算堆肥》)。横断山脉的白海螺与废矿区(《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留下残响》)、喜马拉雅山丢失的核装置与楠达德维峰的通信(《静态山脉》)、水电站破碎的鱼类栖息地(《失落的水域》)……莫妮卡·乌西娜·耶格的《液态时间》追踪沙这一运用广泛的自然资源,以纵向运动的多媒体拼贴画沉降出山脉、城市、流沙、洞穴、暗河地层内纠缠互动的物质网络和液态时间。
萨尔瓦托尔·维塔莱,《退隐!不息的风景》,2020
玛丽娜·奥特罗·韦尔齐耶,《运算堆肥》,2023
陈萧伊 ,《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留下残响》,2022
西马里·辛格·索因,《静态山脉》,2022
巴德尔/萨巴赫,《失落的水域》,2022
莫妮卡·乌西娜·耶格,《液态的时间》,2022
接近天窗的中心区域,两朵影像中的小白云日趋接近。《人类云朵》将收集的人类呼吸液化、装入云雾发生器中,通过大型气象气球送上天空,抵达合适的大气条件时就会重新汽化为一团云雾。作品的材质被标注为“呼吸,热,天气”。作品《疑云》中,幽灵般的团状物在谷歌tensorflow公开数据集中的语音内容刺激下变换着形状,被投射在真实山岩前的玻璃上。
菲利普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人类云朵》,2022
罗爽,《疑云 》,2023
直接有关“云下贵州”的三件作品则被放置在展厅右侧的展廊,它们大都回避了大众媒体中对FAST射电望远镜、溶洞基站、华为小镇、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习俗的奇观迷恋,反而提供了本次展览中不多见的人类社会群像。游牧水土资源部收集了大数据基建给人和土地带来的变化:三线遗址、重新安置的村民、洞中的数据中心和“中国数谷”科技广场(《风物缓存》)。周滔背对数据中心本身,以游动的水平运镜拍摄周边的小孩、老人、工人与地景之间的关联,轻触着自然中隐匿的技术痕迹(《大数据之轴》)。
游牧水土资源部(NDOI),《风物缓存》,2019-2021
周滔,《⼤数据之轴》,2023,作品由地形实践工作室和维他命艺术空间出品,M Art Foundation联合制作,图⽚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惠允
从美术馆一角伸入山体内部的隧道展厅中,呈现了貌似很不“新媒体”的声音装置作品《偶遇的碎片》。石质联盟将紫金山溪谷中采集的岩片在竹架上组装为一座石琴,邀请观众以日常物件制作的琴槌去敲击石片,与矿物中亘古的频率相遇、共振。隧道尽头的金属楼梯下,一面液晶显示屏在晦暗中播放着杜若 和张文心的影像作品《倒转之丘 #1 关于对空泄之域的敛集,或者生命的躯体之耻》。冬季管道中运转的噪声尤为汹涌,令配乐和旁白显隐如咒语,身披金光的女性穿行在天坑、暗河、溶洞、玄牝之门般的正负叠套中。遮蔽的应急门外,便是山崖断面与酒吧后墙夹成的内部峡谷。
石质联盟,《偶遇的碎片》,2024
杜若&张文心,《倒转之丘 #1 关于对空泄之域的敛集,或者生命的躯体之耻》,2024
当进入岩石深处层层压缩的浩瀚时间里,人类世纪渺小如一瞬,神话与机器激发出一种万物有灵的激情。展览中相伴的亦包括安第斯山原住民的绳结、雪山的女神、道家的洞天、鸡笼山的虚空……行至此处,正适合回望展览起点处引用的苗族古歌:
扒山扒岭的,不算生最早;钻山潜水的,年纪不算老。哪个生最早?哪个算最老?云雾生最早,云雾算最老。
——苗族古歌:开天辟地歌
(文/王彦钧 常驻南京、策展人、散步的人,图/北丘当代美术馆)
本周主题推荐
展|岩间寄存:虚空的显影
详情请关注北丘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iyk6hkb103OryhAaJL4_SQ
书|《云下贵州出版物》
详情请关注北京媒介小组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D6pog02_agBpZ-Qwke-hDw
书|《读懂岩石》
岩石是时间机器,也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本书可以看作一次地质实地考察,作者带我们穿越地球上令人难以置信的岩层和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教我们破译身边的岩石——从后院的石头到山脉,并逐层追溯地球的历史。
书|《自行车、港口与缝纫机:西方基建与日常技术在亚洲的相遇》
作者在书中将基建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设备都置于同一视域之内,呈现了基建以及现代化对于普通人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同时还阐明了基建不是单向地在改变亚洲,它们也被亚洲进行在地化的重新诠释、改造和利用,从而展现了亚洲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与主动性。
书|《浪漫地理学》
全书以灵动的笔调,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讲述人性与大地的互动,发掘地理学的诗性潜力。
书|《垂向时间:地质学家的计时簿》
本书在讲述地球演化史与人类对地球认知的发展史的同时,带我们用地质学的思考方式来认识地球、海洋和大气的时间韵律,理解我们身处的人类世环境,面向可持续的未来。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活动|当 AI 开始改变世界,Ta 们想让世界再好一点
详情请关注 BottleDream微信公众号
上海·活动|探讨社区中“消费”与“生产”的新可能性
详情请关注 大鱼营造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座|画笔与“开麦拉”——但杜宇与20世纪前期上海视觉文化
详情请关注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我是我,我们是我们(I'm me, We're us)
详情请关注 碧云 BAM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德国最美图书奖2024年获奖图书展
详情请关注 群岛丨Archipelago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感知跃迁
详情请关注 天线空间ANTENNASPACE微信公众号
北京·讲座|城市可阅读:叙事制图赋能城市文化的表达与传播
详情请关注 SKPRendezvous微信公众号
北京·读书会|盛景里的众生:从富商大贾到走卒贩夫——《逝去的盛景》新书分享会
详情请关注 小众雅集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偏心:2024 100位编辑的年度之书
详情请关注 做書微信公众号
宁波·分享|被俄罗斯的风吹透了脑瓜
详情请关注 The PO微信公众号
顺德·活动|象征性长跑: 顺德学五周年聚会
详情请关注 顺德学XGL微信公众号
泉州·展览|《非常口》文献展: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回响
详情请关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嵩口·活动|嵩口生花文化艺术季
详情请关注 homeland家园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线上沙龙|集合·共建:中国与孟加拉城市化发展对话
详情请关注 城市中国杂志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