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广东连州移到湖南郴州,桂阳这个地名是如何越过南岭的?

2025-01-10 15: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汝城县·图源汝城新闻网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

唐朝诗人鲍防的这句诗既写出了远离尘世旅途风光的超凡脱俗,也说明了林城郴州与古郡桂阳在历史文化里的相得益彰。作为岭南与潇湘之间的门户重镇,桂阳的魅力也体现在她曾频繁的出现在古诗词里:比如唐朝诗人韩翃的“万里向南湘,孤舟入桂阳”,明朝文学家徐祯卿 “迢迢沙际月,遥忆桂阳船”,明朝文学家叶适的“地深湘渚浪,天远桂阳城”,明朝哲学家湛若水的“风驭云车天与游,天风吹过桂阳州”。

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桂阳是个特别的存在:她最早作为我国的区划地名出现是在今天广东省北部的连州市;这就说明桂阳不仅在曾湖南与广东两省之间游荡而且在湖南境内并不稳定,因为郴州历史上先后有两个桂阳县:即如今的桂阳县和汝城县的前身桂阳县;其中有怎样的际遇和起伏呢。

桂阳这个地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一以山为名:因处桂山之南而得名,一说是以当时县治之西有桂阳山而命名;其二是因县治所在桂水(又称桂江、漓水)之阳,以为郡名,《证类本草》有“按桂林,桂岭,因桂为名”的记载;其三是遵循山南水北为阳之意而得名,因桂水(又名漼水、漼江)发源于大罗岭(连州与蓝山的界山)向北而流,古时有水北为阳而得名;《太平寰宇记》 卷117桂阳县一词有 “在桂水之阳,以为名”的记载;《舆地纪胜》则有“以其在桂洞之南,故曰桂阳”的记载。

西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6年)始设桂阳县,辖区包括了今天的连州、连南、连山三个县市,县治在今连州市;不过桂阳的设县时间或许更早,明朝崇祯《长沙府志》历史沿革篇记载秦代长沙郡下设的9个县当中就有桂阳县。

桂阳郡地图(二)

四年之后(前202)又析出长沙郡南部诸县设置桂阳郡,郡治郴县即今郴州市区;桂阳郡大概率是沿用了其属县桂阳县之名,这不仅让桂阳指示的范围从连州扩大到湘南粤北,也让桂阳的核心完成了从今天的连州到郴州之间的转移;元鼎四年(前113)的桂阳郡辖郴县、临武、南平(治今蓝山县土市村)、便县(今永兴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治今攸县阴山港村)、曲江(治今韶关市)、含洭(治今英德市浛洸镇)、浈阳(治今英德市区)等11县。

桂阳郡和桂阳县这种郡县同名不同城的现象与如今的市县同名且不同城的情况类似,除了新始建国元年(9)至东汉建武十一年(35)曾改桂阳郡为南平郡以及隋唐曾三次短暂地将桂阳郡更名为郴州之外,桂阳县和桂阳郡并存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值得注意的是三国甘露元年(265)分桂阳郡南境的曲江、桂阳、阳山、含洭、浈阳5县设置了始兴郡,这次调整也意味着桂阳郡没有桂阳县、桂阳县不属桂阳郡的尴尬局面的形成。

西汉·桂阳郡及桂阳县

1913年全国性废府存县的调整中,桂阳州被改为桂阳县,为避免湖南省及衡阳道两县同名的情况,故将此前的桂阳县恢复为汝城县之名。令人费解的地方在于为何前面的桂阳县会给新设的桂阳县让路呢;这大概与调整时的“保留历史悠久、政区稳定的地名‌;对于那些设置较早、政区较为稳定的地名,尽量保留其原名,而将重名的其他地名进行更改‌”原则有关。也就是说汝城县的前身虽然比今天的桂阳县更早,但其设置时间以及稳定性可能是要略逊一筹的,不过好在汝城也是个有历史底蕴的地名。

东晋升平二年(358)从晋宁县析置汝城县,为今汝城县境内单独设县之始,汝城之由来有不同的观点,或与楚国设的汝邑有关;一说是以境内的汝川得名;另说是因汝水得名、此观点认为汝城是永嘉之乱时由河南汝水流域的中原人经过辗转流落到汝城安顿下来后而产生的;又说汝城因渌水得名,泉水镇城郭村南边的河流名称古代可能为渌水, 汝与渌古音相同故取名;也有观点认为汝城是古代百越语的音译,汝城在壮侗语中有中心在这里或这里是中心等含义,这或与炎帝神氏发明了人类第一件耕作农具——耒耜而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增加了农业收成,的传说有关,粮食的丰收促进了人口的增长进而让这里成为附近的中心。

北宋的两个桂阳县

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在汝城县设置为卢阳郡,次年陈天嘉元年(560)设置卢阳县作为卢阳郡治;郡县同城而治(即今汝城县之南)

隋开皇九年(589)卢阳郡被废,卢阳县改属郴州。

唐天宝元年(742)卢阳县更名为义昌县仍属桂阳郡,县治迁至城头寨附近,

五代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因避庄宗李存朂的祖父李国昌之讳而改义昌县为郴义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而改郴义县为桂阳县,南宋嘉定四年(1211)析桂阳县之零陵、宜城两乡置桂东县。

来源新桂阳

今天的桂阳县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东晋建武元年(317)陶侃析郴县西境所设立的平阳县及平阳郡,隋开皇九(589)平阳郡、平阳县俱废入桂阳郡改设的郴州;大业三年郴州恢复为桂阳郡;十三年(617)萧铣以郴县西境复置平阳县。

唐武德七年(624)平阳县又并入郴县,翌年复置仍隶桂阳郡;至德二年(757年),桂阳郡易名郴州并治移平阳县,贞元二十年(804)在平阳县设置不领县的桂阳监,这也是如今的桂阳县境再次以桂阳的名字命名;元和十五年(820)郴州从平阳迁回郴县;天祐元年(904)郴州复名桂阳郡,又撤平阳县并入桂阳监随属。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天福元年(936)桂阳监因领临武县而成为特别行政区,同时将郴州更名为敦州,自此郴州与桂阳开始分治;天福四年(939)临武县并入桂阳监;后汉乾祐三年(950)桂阳郡最后一次改名为郴州,桂阳郡之名消失在历史舞台、此后再未回归。

北宋景德二年(1005)蓝山县划入桂阳监,天禧三年(1019)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

南宋绍兴三年(1133)桂阳监改称桂阳军;绍兴十年(1140)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桂阳军领平阳、蓝山、临武3县。

蒙古至元十三年(1276年) 桂阳军升桂阳路。

明洪武元年(1368)桂阳路更名为桂阳府,领平阳、临武2县和常宁、耒阳2州;二年(1369)蓝山县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改为县后划出,桂阳府领平阳、临武、蓝山3县;九年(1376),桂阳府降为桂阳县,平阳县的建制自此废。

连州

和桂阳县一样,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两个桂阳州。元至元十九年(1282)桂阳县升为桂阳州,领有桂阳县及阳山县,辖区包括了如今的连州和阳山等地;明洪武明二年(1369)桂阳州省入连州;十一年后的洪武十三年(1380)如今的桂阳县又升为桂阳州并领临武县和蓝山县;崇祯十二年(1639)析桂阳本州西南禾仓堡和临武县西北部分置嘉禾县作为属县;

可见桂阳州和桂阳县最早都是出现在今天广东连州附近,但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最终都是湖南郴州留下了桂阳的名字和建制。这段历史在元末明初诗人郑潜的作品“送君岭南去,最喜桂阳州”中也有体现,在此期间桂阳这个地名完成了从今天广东连州到湖南省汝城县再到桂阳县的迁移的过程,这其实也是这些地方历史文化融合的体现,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下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