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育的细节|申琦:“计算生育”,从平台热话题看都市女性新型生育观
【编者按】
“生育”既关乎个人的幸福与希望,也关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能。澎湃新闻推出“生育的细节·来论”专栏,特邀各领域知名研究者就生育话题发表观点,抽丝剥茧,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共同求解。
生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随着“低生育”趋势持续,近年来,我国多地接连出台各类生育支持政策,旨在提升生育率,不过实际成效仍有待观望。
原因在于,生育行为的达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愿。作为在育龄女性中占比较大、教育背景较好、生育质量较高的“都市女性”,她们的生育意愿对推动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关注。
在近期研究中,笔者对小红书平台上8.7万余条对“#生育”“#生娃”“#生孩子”#不想生孩子”“#不想生娃”等热度较高的话题发文的帖子进行了深度挖掘与分析,发现当前“计算生育”已成为都市女性的新型生育观。
帖文中,她们主要围绕生育价值、养育成本、身体痛苦、配偶责任及女性权益等话题展开讨论;各类话题呈现积极、消极与中性的情绪动态交织、胶着博弈的传播过程,而非“恐婚”“恐育”等负面情绪为主导的简单极化。
笔者认为,未来应重视社交媒体平台上青年人对生育话题的讨论,为构建中国式生育友好型社会创造良性舆论环境。同时,在实践中,只有回答好“公共政策如何保障生育女性权利不受侵害”,“社会如何打造生育友好型环境与文化氛围”,“家庭如何减少女性因生育引发的后顾之忧”三个问题,才能使新型生育观在经过“生育计算”后,仍能成为撬动生育意愿的杠杆。
生育不再是“必选项”,“计算生育”成主流
我们的研究发现,都市女性的生育话题讨论主要集中于“生育价值评判、养育成本计算、身体痛苦考量、配偶责任划分、女性权益讨论”五大主题;聚焦于生育可能造成的身体、时间、工作、经济等方面的成本和风险。
其中,在“生育价值评判”方面,都市女性会思考生育对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如今孩子在女性眼中的定位已发生巨大转变,人们开始追问生命历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合理性,生育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自然引发部分女性对其意义和价值的讨论。
在“养育成本”方面,都市女性除了关注“生”本身的高消费外,也衡量“育”作为一项长期事业的投入。这反映出,在“密集母职、精细育儿”的文化期待下,以质量为核心的生育目的将生育成本无限度放大,已成为女性面临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身体痛苦考量”主题则关注生育对女性身心层面的伤害。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性羞耻”与“生育文化回避”,造成了不少都市女性在生育问题上的“无知”。而在社交媒体上,拥有生育经历的女性以具身实践打破信息壁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女性的“生育恐惧”,甚至是焦虑情绪及逆反态度。
“配偶责任划分”则蕴含着都市女性在生育方面对于丈夫角色缺位的不满,要求双方在生育问题上重新划分责任边界,以实现个体利益的保全。尤其是在女性为生育做出牺牲、缺乏就业市场竞争力与家庭劳作能力时,男性应当从经济、精神以及家庭内部劳作等方面主动提供相应的补偿。“女性权益”讨论关注着生育带来的赋权与失权问题,部分女性呼吁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是否生育”、“何时生育”而不被他人干涉的权利。
整体而言都市女性的生育话题讨论中呈现着“计算生育”的理性特征。一方面,都市女性将生育问题拆分出数个子项目,并以逐个计算得失的方式将生育转化为一场可供衡量的投资,她们不是强硬地选择不生,而是更加主动地选择“灵活地生”“动态地生”和“有条件地生”;另一方面,于都市女性而言,生育问题不再是生命的必然体验与自身无法摆脱的沉重义务,而是在经济能力允许范围内、配偶家庭支持的情况下,克服身体痛苦的恐惧后,由女性主动选择的一项“权利”。
爱与哀愁,纠结心态下的生育抉择
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小红书”上都市女性博文中的情绪倾向,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生育话题讨论中,三成多一点(35.62%)的都市女性持负面情绪,正面和中性情绪合计占比超六成(正面33.17%,中性31.21%)。整体而言,都市女性对生育问题的讨论呈现出喜忧参半的特征,生育恐惧或生育抗拒情绪固然存在,但不应将其视为主流。
作者供图
具体而言,讨论中,爱的情绪呈现出“夫妻之爱”与“姐妹关爱”并存的特点。其中,既有已婚已育女性在与伴侣有效互动方面开展的分享,比如她们将配偶视为家庭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强调在面临生育问题时积极沟通的重要性;又有女性意识觉醒背景下,女性间关于生育权利的互助与讨论,女性的生育自主性在相互鼓励中得以确立。
哀愁则集中于对“生育价值”和“身体痛苦”的讨论。一些都市女性存在着对生育束缚个人“自由”的抗争性情感以及质疑生子“意义”的悲伤心态。一方面部分女性会较为极端地认为“生育是人生痛苦之开端”,另一方面,她们也迷茫和担心在“优绩主义”影响下教育的单一化和封闭化,以及模式化家庭关系中生育与培养子代的意义为何。
同时,“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普及,将原本作为私人事务的生育过程和女性的身体变化放置于公共场域展演,为观看者构建出了一种“生育想象”,这种固然弥补了部分女性生育知识的缺失,但也用选择性的身临其境放大了她们的生育恐惧。
总体来看,我们在关注生育类话题讨论的情绪时,需要细而深地关注,在哪些话题的表达上、哪些时间节点上,女性更倾向于以客观、中立的情绪去讨论。避免片面化地认为,女性关于生育话题的情绪是恐慌、排斥甚至是厌恶的。只有真正把握都市女性生育的痛点和情绪,才能避免错失让“想生者”生育意愿达成的政策支持良机。
地域差异显著,东西部女性生育关切不同
基于对用户IP地址的分析,笔者还发现不同地区都市女性在生育话题上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着重关注“生育价值评判”与“身体痛苦考量”两个主题,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环境中,生育对女性的价值和意义仍有待进一步明确,而且这一问题与身体疼痛等因素相互交织。
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江苏、天津、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部地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广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作者供图。
中部地区的都市女性则将“养育成本计算”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其关注度已超过“身体痛苦考量”,成为仅次于“生育价值评判”的关键议题。同时,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配偶责任划分方面的讨论占比有所上升。这反映出中部地区女性在生育决策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因素以及家庭责任的分担。
东北地区的都市女性更加关注“配偶责任划分”和“养育成本计算”。对于她们来说,生育本身似乎已不再是讨论的核心焦点,而生育后的照料与养育责任分配才是她们迫切希望改变的现状。
西部地区的都市女性较少涉及生育权益相关话题,而“养育成本计算”的占比在四个地区中最高,这从侧面反映出她们对经济补贴的强烈渴望。这很可能是因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更为突出。
未来的生育支持政策中,应鼓励关注地区经济与家庭文化层面的差异,因地制宜地推出特色政策与重点支持项目,以实现生育支持政策的有的放矢。
理解“计算生育”,正视背后实际需求
笔者认为,“计算”是一种对自己和生育问题更加负责的态度。正如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指出的,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过程中,女性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过去“为他人而活”逐渐转向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因此,在笔者看来,“计算”生育观的出现,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不宜用“自私”一言以蔽之。原因如下:
一是,长期以来,生育一直被笼罩在“无私奉献”的光环之下,被视为女性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义务。然而,社会和家庭往往只是给予女性道德上的赞扬而非物质上的补偿,实际上忽视、低估了女性为生育所做出的牺牲。因此,都市女性通过倡导“计算生育”,试图捍卫自身的权益,改变在生育中长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二是,当前社会和国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大多将重点放在养育成本的补贴上,对生育价值、身体痛苦、配偶责任、女性权益等方面的关注相对不足。但现实情况是,目前相关部门所提供的经济补贴,相较于都市家庭高昂的生育成本而言相对微薄,恐怕既难以满足“不能生”人群的生育愿望,也难以扭转“不想生”人群的生育意愿。“计算生育”是都市女性对自身生育风险的一种主动规避。
三是,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可能承担的经济、时间、机会等成本往往是不被看见的。当前社会虽然肯定女性在生产领域中的平等地位,宣扬维护女性的合法生育权益,但生育所引发的个体劳动价值降低等问题,使都市女性不可避免地遭受到职场歧视。女性刻板家庭角色的促逼和“独立女性”角色的追求,使大量都市女性进退维谷。“计算生育”观念的出现,是为了帮助女性制定社会与家庭二者间身份比重的衡量标准。
因此,从文化和价值建构的角度出发,有关部门、社会和家庭要正视计算背后的实际需求,关注生育引发的自我价值感降低与风险增加导致的“心理不安全感”。
也就是说,只有回答好“公共政策如何保障生育女性权利不受侵害”,“社会如何打造生育友好型环境与文化氛围”,“家庭如何减少女性因生育引发的后顾之忧”三个问题,才能使新型生育观在经过“生育计算”后,仍能成为撬动生育意愿的杠杆。
(作者系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AI向善与数智养老研究中心主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