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经济顶压克难,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交出了一份“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答卷,来之不易。
回首2024,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取得成绩令人鼓舞,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展望2025,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从“难中求成”中读懂形势,从“以进促稳”中看清态势,从“长期向好”中把握趋势,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三个重要关键词。
“稳”的基础得到巩固
2024年,中国经济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情况下谋求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
向外看,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向内看,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面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社会预期显著改善,10月份、1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2024年经济运行呈现出“前高、中低、后扬”走势。
经济持续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5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130万亿元。经济增量逐季扩大,一、二、三季度分别达到1.19万亿元、1.22万亿元、1.29万亿元。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2024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10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32万人。随着经济恢复发展,供需关系改善,物价水平温和回升。2024年11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涨幅扩大。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国家外汇储备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预计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约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0%。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尽管面临多重挑战,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仍然保持4.8%的强劲增长,并上调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期至4.9%,较6月份的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
“进”的势头有效延续
以稳应变、以进促稳。中国经济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向“新”向“绿”向“强”的特征更加鲜明。
1.4万亿斤!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粮食安全底气更足。
40亿人次!2024年前11个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量创历史新高。
1000万辆!2024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加速跑”中迎来新的里程碑。
制造业企业总量首次突破600万家、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5G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10亿;首艘国产大邮轮正式开启商业首航、全球首套5G及6G天地一体网络低轨试验卫星发射入轨、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一个个“首次”、一项项“突破”,展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巨大市场容量、广阔发展空间和蓬勃活力,标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向前的一个个脚印。
创新增添动力。
2024年以来,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统筹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质生产力不断创造新增长点。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全球新晋22座“灯塔工厂”中,有13家位于中国:有首家液态奶、首家风能设备、首家核电、首家煤矿机械、首家轨道交通设备的“灯塔工厂”等。
改革激发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等各领域作出系统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加快推出,有效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
开放释放潜力。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首次在全国范围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对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给予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制度型开放含金量持续提升,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好”的方向没有改变
展望2025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之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要准确把握我国2025年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难度仍然较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政策更加给力。2025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在政策力度上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对经济增长形成强有力拉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将进一步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推动资金更快流向实体经济。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
改革持续发力。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郭春丽认为,在超常规逆周期、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支持下,国内市场潜力有望加快释放,独特的内循环优势将进一步彰显,要素禀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和动力,都将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
坚定信心、精准施策,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就能不断巩固和加强,中国经济巨轮将驶向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来 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