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展攻略丨一件展品上的爱情指南

2025-01-09 11: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吴文化博物馆 吴文化博物馆

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爱”似乎是一个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概念。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年轻人们,磕“CP”磕得昏天黑地,看综艺从相亲恋爱、看到结婚养娃,再看到离婚一拍两散……脱口秀讲恋爱,社交媒体看恋爱博主,但是到底怎样才是爱情最好的模样啊?

当然,一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倡导个性的今天,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但在本馆馆藏的一件清代袍子上,就绣制着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或许,那便是古人眼中最好的爱情。

理想中的才子与佳人,是什么样?

说到才子,我们大概会想起唐伯虎、梁山伯、许仙、贾宝玉等形象;而佳人,我们也许也会想到林黛玉、崔莺莺、李清照等女性形象。但细想来,这些人到底有什么关联性?古代人们对才子佳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幻想与推崇?

吴文化博物馆吴风展厅

本馆“风雅颂吴中·吴风”展厅展出的清代元色纱地镶人物绣氅衣上的才子佳人纹样,或许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想形象。

深闺才女——古代理想中的佳人

本展品的绣挽上,绣制了一幅佳人图。可以看到,纹样中的四位女子姿态婉约,在花团锦簇、绿植葱郁的庭院中优雅穿行。从上到下依次来看,上有一女子捧着盒独行,“盒”谐音“合”,寓意夫妻亲人和谐和美;中间两女子,一人抚琴作乐,一人抱着书册,似乎是在交流学习;下方一女子捧着瓶花,向身旁玉兰顾盼。

整幅纹样表现的是女子庭院活动,且花香袭人、环境雅致。从其中的亭台楼阁、书卷、古琴和各类花木如玉兰、竹、菊花、兰花来看,古代佳人的理想形象一是要有才气,二便是要“内秀”,身怀才气而不张扬,即使身处深闺也要有吟诗作对的文人雅兴,三即为风姿绰约、举止优雅。此外,绣挽中还有灵芝、石榴、牡丹等具有明显世俗意义的植物表达富贵、多子、知足等吉祥观念。

绣挽是一种起源于清代的服饰配件,主要缝制在古代女性服装的衣袖边缘,具有实用和装饰的双重功能。

官升高位——古代理想中的才子

本馆馆藏的清代元色纱地镶人物绣氅衣上,才子形象散见于两袖和衣摆处。在两袖位置,一边有一武官、一文官形象。武官形象头戴中国传统头部盔甲——凤翅盔,膀大腰圆;文官形象头戴乌纱帽,手捧着象征富贵的牡丹花。摆衩位置,又有两个文官形象,一个手持如意,一个阅读书卷。

小tip:明清时期的如意,以灵芝造型为主。其造型雅致,是文人墨客的赏玩之物;又是祈愿福气康健的贵重礼品,渐渐地成了上层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蓝色缎五彩绣十二团窠人物纹广袖女袄(编号MFB001348)上,也有诸如此类的纹样出现。在袍身的团花中,除了刻画了文人才子们共约琴棋书画之雅事外,还描绘了向才子官员进献、恭祝官升高升的场景。图中右侧文人身着官服、手持如意,身后仕童双手捧宝瓶,瓶内插三支古戟向官员进献。戟为古代兵器,“戟”与“级”、“吉”谐音, “瓶”与“平”谐音,瓶插三戟,寓意官位“平升三级”。

由此,我们可见,古代才子的理想形象,首先就需要成就一番功名、掌握权力,而且精通琴棋书画等真才实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敬如宾、互为知己的爱情

身居官位的才子和闺阁内秀的才女,二者的结合会是什么样的呢?本藏品中就多有描绘。

下摆处,有一男一女在庭院中,隔着假山和满山花卉两相遥望、相对作揖,应当就是在表现才子佳人相遇的场景。

在摆衩和两袖位置,又有才子佳人游于园林之间的场景。摆衩处的纹样中,男子姿态成熟稳重,女子皆美丽温柔;男子阅读书卷,女子则欣赏画卷,互为知己;男子手持如意,才高权重,女子则读书赏花,才气横溢。

综上可见,富贵、才情、美貌都是古人对完美情侣的向往,相敬如宾、互为知己则是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父慈子孝、子孙满堂的家庭生活

本藏品的领口部分有一“四合如意”云头纹。

小tip:清代流行的如意云头纹是有云肩演变而来的。最初只装饰于领口位置,后为与之呼应,其他部分也开始出现这种装饰。“四合如意”即是四个云头分别向四个方向展开,形成“四合”,寓意四方如意、事事顺遂。

其中描画着这样一个场景:一老者穿着华贵,笑容满面地端坐一侧,其身后站一掌扇仕女,一带冠男子跪献佳礼;人物周围装饰有菊花、兰花等花卉,还有寿石、松柏,俨然一副祝寿景象。令人联想到“郭子仪祝寿”这一典故。唐代郭子仪功勋卓著,夫妇二人庆七十双寿,子婿们身着官袍皆来庆寿,其中一位还是当朝驸马,官高位显。这实际上也展示了古代家庭观念,即子孝父荣,子孙满堂,而将爱情美满视作家庭稳定、宗族延续的重要基石。

服饰纹样背后的情与爱

才子佳人题材的服饰纹样,在清代传世品中并不少见。但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如今,各种爱情故事被撰写、拍摄,无数八卦见闻被传播,人们对此喜闻乐见,也早就见怪不怪。但在古代中国,两性之间的结合往往被类化到了天地、夫妇、阴阳、乾坤等概念当中,所谓的“感情”反而并不重要。即使到了近古,《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一系列刻画爱情的文学作品相继出现,但这些也基本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猎奇禁书。

小tips:(上下滑动查看)

《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虚构杂剧,取材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大体写的是书生张生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梁祝》的故事最初产生于晋朝,此后又不断被记载、改编,成为古代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说的是书生梁山伯因祝英台被强行许配给太守之子,抑郁身亡;祝英台出嫁去其墓前祭拜时,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与梁山伯化蝶而飞的故事。

《白蛇传》来源众说纷纭,其故事应是于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篇中正式定型,讲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

服饰上的纹样,是某种普世价值观的体现。而当其出现了爱情故事时,说明少年的怀春、情爱的浪漫终于不再是不可谈的禁忌!

彼时,在市民文化轰轰烈烈的热闹声中,以吉祥纹样为代表的一系列民间艺术,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爱情故事作为民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终于被承认、被传播,当然也顺理成章地被绣制成纹样,装饰于衣袍。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世俗眼光中,才子佳人的故事范本,更重要的是,人的感情终于被看见,所谓的禁忌与束缚终于被轻松安乐的市井气息所冲破。

结 语

诚然,以今天的观念来看,所谓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仍有诸多问题。比如,男子的理想基本固定在“官员”这一形象;女子久居闺阁,虽清幽雅致,但也寂寞难耐,其“才学”也无用武之地,而只是作为男性附庸;男子与女子实际上都是活在了某种传统观念下的桎梏之中……

但也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私人化的古代情爱文学,才子佳人爱情故事的纹样在明清时期的广泛运用,更加代表了“人”的解放——这说明普世观念下对男女情感的认同,这在当时已经难得的进步。实际上,“才子佳人”“郎才女貌”这样的观念,也持续影响到了今天。

参考文献:

1. 高丹丹 吉祥纹样装饰艺术在晚清汉族传统服饰中的应用研究——以晚清蓝色缎五彩绣十二团窠人物纹广袖女袄为研究对象. 艺术设计研究, 2017, (01):49-53.

2. 黄斐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故宫学刊,2023(01):152-173.

3. 王金华 《中国传统服饰清代服饰》,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

4. 张婕 李正 清代绣挽中人物纹样艺术考析.服装学报,2024,9(02):154-159.

撰稿:孙晓龙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观展攻略丨一件展品上的爱情指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