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坚持7个饮食习惯,让肾脏“年轻”20岁

2025-01-09 06: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食聊参考 医食参考

肾脏,这个不起眼但无比重要的器官,默默帮助我们过滤血液、排除毒素、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然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正让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慢性肾病的高发让肾脏健康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好消息是,最新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逆转肾脏损伤,甚至让肾脏恢复到年轻状态!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科学数据,分析为什么这七种食物对肾脏极为友好,并告诉大家如何通过改变饮食习惯,给肾脏减压,让它重现活力。

▲关注食聊参考 成为饮食专家▲

误区纠正:钾是肾脏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很多人听到钾就紧张,觉得吃钾会对肾脏有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钾不仅无害,反而是肾脏的守护者。

钾能够降低血压,帮助平衡体内的钠含量,从而避免因高血压导致的肾损伤。此外,钾还能减少草酸钙结石的形成风险,因为它能够降低草酸盐与钙结合的可能性。

除非已经进入晚期肾病,否则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4700毫克的钾。与其“谈钾色变”,不如科学补充!

七种食物,肾脏的健康卫士

1. 芦笋:肾脏的“清道夫”

芦笋富含天然解毒酶,能够帮助肾脏清除毒素。它的利尿作用还能促进尿液排泄,减少毒素堆积,给肾脏“减负”。尽管芦笋的气味有点特别,但为了健康,这份“肾脏护肤品”绝对值得尝试。

2. 芹菜:让肾脏做个“轻松工”

芹菜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和抗氧化物质,能显著减轻炎症,增强肾脏的排毒能力。如果想给肾脏做个“SPA”,多吃芹菜准没错。

3. 抗氧化蔬菜:肾小管的守护者

青椒、卷心菜、花椰菜和大蒜都是肾脏的好帮手。它们不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因低草酸盐的特性对肾结石患者尤为友好。大蒜中的大蒜素更是天然的抗炎剂,能保护肾小管免受进一步损伤。

4. 镁含量丰富的食物:结石的“克星”

南瓜籽、绿叶蔬菜和鳄梨是镁的天然来源。镁能抑制草酸盐结晶,减少肾结石的形成风险。此外,适量补充镁还能缓解肾脏压力,进一步提升肾功能。

5. 益生菌食品:肠道肾脏双赢局

开菲尔酸奶、酸菜和泡菜以其独特的“微生物战队”著称。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能代谢尿酸,减轻肾脏负担,同时改善肠道环境,从“根”出发助力健康。

6. 高质量蛋白质:适量才是关键

蛋白质不可或缺,但过量却会给肾脏带来沉重负担。选择野生沙丁鱼、鳕鱼和鸡蛋作为蛋白质来源,每餐控制在6到7盎司,让肾脏既不挨饿,也不过劳。

7. 特级初榨橄榄油:液体黄金护肾宝

这种“液体黄金”富含多酚和抗氧化物质,不仅能减轻肾脏炎症,还对预防肾结石有积极作用。日常烹饪中多用橄榄油,既健康又美味,可谓一举多得。

健康饮品,肾脏的“轻松伴侣”

除了食物,饮品的选择也很关键。荨麻茶(有助于预防肾结石,具有抗炎特性)、蒲公英茶(具有利尿作用,富含钾元素)和蔓越莓茶(有助于保护泌尿系统健康,富含抗氧化物质)都是保护肾脏的好帮手。

这些茶饮能缓解炎症、帮助利尿,甚至清除体内多余的铁,从而进一步保护肾脏。建议选择脱咖啡因茶,以免给肾脏带来额外压力。

与此同时,水分摄入也要适量。虽然多喝水有助于排毒,但过量饮水可能加重肾脏的过滤负担。每天根据身体需求合理饮水,才能事半功倍。一般健康的人,女性每天应饮用1.6升至2升水;男性每天应饮用2升至2.5升水。

慢性肾病患者的饮水分期建议:

1-2期肾病患者:每天饮水约8杯(1.9升),保持充足水分以维持肾脏正常功能;

3期肾病患者:女性建议每天饮水2升,男性建议每天饮水3升,而且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建议咨询肾科医生;

透析患者:需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含咖啡因、含糖和酒精饮料,可通过咀嚼冰块或食用冷冻水果来缓解口渴。

生活方式调整,让肾脏喘口气

间歇性禁食被认为是缓解肾脏压力的有效方法。禁食能降低胰岛素水平,减少肾脏负担,还能给肾脏一个自我修复的机会。配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效果更显著。

如果要进行间歇性禁食,需要设定进食和禁食的时间段。常见的方法包括16/8法,即每天禁食16小时,在8小时内进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大多数人。另一种方法是5:2法,每周正常饮食5天,限制热量摄入的2天,每天摄入500-600卡路里。

此外,避免高糖高盐饮食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减少环境毒素的暴露,也是守护肾脏健康的重要一步。

写在最后

肾脏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石。保护肾脏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福祉,也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甚至减轻社会医疗负担。通过科学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双管齐下,让肾脏“年轻”20岁并非难事。不妨从今天开始,将这些“肾脏守护神”纳入你的日常饮食,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原标题:《坚持7个饮食习惯,让肾脏“年轻”20岁!逆转肾损伤》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