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历史文化】丁宝桢:实至名归的“国之宝桢”||叶子
丁宝桢:实至名归的“国之宝桢”
叶 子
历史上,在四川为官的人不少,这其中,“丁宝桢”的名字很是响亮,这倒不是因为一道名叫宫保鸡丁的菜肴,而是他搞洋务运动,为成都留下了白药厂;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桑梓,深得民心。
宫保鸡丁
2019年春夏交接之际,我有幸走访了丁宝桢的后人,听她讲讲关于前辈的事情,以及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丁宝桢
贵州织金走出的丁宝桢
很多年前,我去贵州织金县出差,带回来一方砚台,当地人管它叫织金砚,在众多砚台中,它更贴近墨色。手捧着这块晶墨玉的大理石,想象着织金山矿藏的别致,它石质坚实,细密油润,极善发墨。研墨细致均匀,不沾不涩,凝斗生辉,墨香经久不散;储墨久不挥发,不吸灰尘,隔日不生怪味;用于书写,丰润饱满,极富立体感。石砚加盖以后,抗热耐寒,夏日不干,寒冬不冻,所以带盖砚成为织金砚最突出的特点。无独有偶,有史料记载,说丁宝桢最先选用优质的晶墨玉石材精雕细刻自制砚台,后在外当了官所用砚台也必定是来自家乡的。爱屋及乌,这由丁宝桢倡导的砚台被后人称为宫保砚。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他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并且言传身教,将自己修身处事、为官做人的理念传授给亲属子女,他对后人说:“人非圣贤无高下,世代忠良不可差。读书耕田不误时,精忠报国品自嘉。”
丁宝桢33岁时考取了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也为皇帝讲解经籍等。不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丁宝桢按照制度辞去官职,返乡丁忧。而就在丁忧期间,贵州发生“匪患”,侵扰百姓。为了保卫家乡的安宁,丁宝桢变卖祖传房屋,散去所有家产,组建了一支800人的队伍,与“匪患”作战。后来,“匪患”虽然被平息下去,他的老家却不存在了。1863年,丁宝桢到山东任职山东按察使后,便带着家眷和兄弟族人们一起赴任。40岁后,他先后被授予湖南岳州知府、长沙知府,46岁署山东巡抚,56岁任四川总督,翌年到成都就任。任内期间,他清理积案,筹治边务,治理盐政,主持编纂《四川盐法志》,修葺都江堰,创设机械局,疏通四川、云南商贸,弹压民变,赈济贫困。66岁时,丁宝祯病逝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朝廷追授他光禄大夫、赠太子太保,谥文诚,准许山东、四川、贵州建祠以示纪念。后人有联曰:“平远奇男抚东督川勇于任事惩恶扬善一身正气;晚清重臣爱国为民睿智超群廉洁奉公两手清风”,这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评价。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丁宝桢刚刚到任四川总督履职时,城内每月都有盗窃抢劫的案件,他上任后几乎把匪徒诛杀干净,宣称为路不拾遗。当时四川吏治腐败、财政赤字巨大,慈禧特为丁宝桢写了一幅字《国之宝桢》,足见朝廷对丁宝桢寄予了厚望。督川十年,他体恤民情,实心办事,深受民众爱戴。在此期间他编纂的《四川盐法志》,既总结了四川盐井生产技术,又加入了大量精美的木刻插图。
在川十年,丁宝祯所做的大事有三:一是智斩大太监安德海;二是兴修水利;三是创办山东机械制造局、四川机械制造局。虽然历朝历代都在兴修水利,但在他到任是年,都江堰水利已经失修多年,导致水旱灾难频繁发生。虽然当时财政空虚,工程积年累积问题严重,修复工程困难重重,但是他心系百姓,敢于担当,千方百计筹集了资金,大修都江堰,造福一方。在他的主持下,都江堰完成了清代最大规模的修复,累计修渠70多里,砌堤一万多丈,使灌溉范围由原来的一万多亩扩大到后来的十万多亩。今天都江堰离堆公园的堰功道两旁还陈列着各个时期都江堰治水先贤的雕像,排在第一个的便是丁宝祯。
在入川前,他得知四川军营使用洋枪,但全是通过上海洋行购买,运费昂贵,实不合算。如果不懂修理之法,所买洋枪稍有损坏就成废物。四川接近西南边陲,川内又时有民众造反,为加强四川清军武装,他决定设立制造军火的机器局。四川机器局是四川最早采用机器制造枪、炮、弹、药的综合性兵工厂,也是四川近代第一座机器制造工厂。今天,当你的脚步停留在城东三瓦窑高攀桥附近,一幢幢融入了西式元素的建筑,虽也是砖木混合结构,但其木屋架坡屋顶,装饰浮雕、欧式尖顶等不仅代表了当时先进的建造技术水平,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清末洋务运动时所建的白药厂-专为四川机器总局提供火药留下的佐证。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上去世,享年66岁。由于朝廷发放的俸禄被多数用于救济贫困百姓,这位封疆大吏病危时竟然债台高筑。身边的随从随员们聚集在一起拿出钱帮助办理丧事,扶柩回乡才能够成行。得知丁宝桢去世后,山东父老联名具奏朝廷,请求将他的灵柩运回山东安葬。朝廷下旨建祠追赠其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其子丁体常等遵从父亲之遗命,为了不扰民,由水路扶丧。次年秋,灵柩回归济南。士绅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二十五日,丁宝桢安葬于历城的丁家林地原配谌夫人墓的东侧。
一人为表率,后人紧跟上
说起丁宝桢,知道的人不少,说起其侄子丁道衡,知道的人未必多。但是,一提到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丁道衡不只是在学界,乃至在世界同行中也是赫赫有名。当年他发现白云鄂博铁矿时年仅二十八岁,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丁道衡,出生书香门第,生活在一个世代以读书进取为荣的环境里,在私塾课读经书,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和熏陶,天资聪慧,勤奋读书,少年得志。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甲部预科,后经严格甄别,升入正科,名列前茅,获得贵州省公费津贴。在北平求学六年,他半工半读,兢兢业业,1926年毕业于北大地质系,以优异成绩中选为母校助教,专门研究地史和古生物学,曾担任重庆大学地质学主任。如今,后人丁京禹副教授说起这些往事也是历历在目一如昨天。在她的内心,丁宝桢的话语让她铭记一辈子:靠人靠天靠祖上,都不是好汉。她告诉我说:“当时我们对这些不太懂,但知道必须自力更生。我父亲想出来读书,没有钱,就得自己勤工俭学,写文章挣钱。”丁京禹受父亲影响颇深,父亲虽193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但为人正直,克己奉公的品德一直在鼓舞着后人。“父亲不吃辣椒,唯一吃辣椒的菜就是宫保鸡丁。”丁京禹说到这,嘴角上扬,露出自豪的笑容。
时至如今,故人已逝去,但他的品格却会永远传承,在后人那里继续发扬。我想,慈禧的“国之宝桢”称号,丁宝桢从来没有辜负过......
来源: 锦点
文/图:叶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