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牛肉能否摆脱低价困境?

2025-01-09 12: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近日,中国畜牧业协会会同9个主产区协,向调查机关提交保障措施调查申请。12月27日,商务部发布了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的公告。

进入春节前夕,牛肉价格相比年中时期略有回升,但仍然保持低位,鲜牛肉普遍保持在30元/斤左右。

此次商务部的立案调查,意味着国家对国内牛肉市场的深度关注和政策支持,其中会有哪些新动向?中国牛肉如何才能摆脱低价困境?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农业品牌也是商业模式的一种,只有让生产者赚到钱,有稳定的收入,中国的农业才能真正“牛”起来。面对和解决牛价波动是必然的课题,未来,在优质的产品和品种基础上,打造强势的区域公用品牌、树立标杆企业品牌,是中国牛肉行业突破低价的核心路径。

进口牛肉凭什么“嚣张”?

10年间,进口牛肉的增长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2013年至2023年,我国牛肉进口量从不足30万吨飙升至 274万吨,增长超8倍,占国内产量的36.4%,成为进口规模最大的肉类。而2019年至2023年,中国的牛肉进口量增长了65%,而2024年上半年的进口数量更是超过了2019年上半年的两倍。

2024年,国内养牛业已经面临严重亏损,1- 11月进口牛肉仍达260万吨,同比增长4.3%。造成了国内牛肉供应端约为100万吨牛肉过剩情况。

受此冲击,国内牛肉和活牛价格暴跌,牛肉价已探近 5 年新低,活牛价更是跌至近 10 年最低。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牛肉平均批发价格已从2022年每公斤77.18元下降22%,至今年12月底的每公斤59.82元。

据统计,2022年以来,大约有70%养殖中低端肉牛的场户已经陷入亏损,平均每头牛亏损1600元以上,2024年,牛肉价格到达最近5年的最低位,每头牛亏损甚至高达5000元至6000元。低价压力下,行业内的养殖户负债累累,有的难以为继,只得退出养牛行业。

在行业严峻的生存危机下,中国畜牧业协会表示,行业强烈呼吁国家对进口牛肉采取管控措施,保护农民生计和产业安全。中国商务部对10国22家牛肉进口公司发起保障措施调查,为期8个月,主要集中于判断是否需要提高进口牛肉的关税。

在此之前,中国只发起过两次保障措施调查,一次针对进口钢铁,一次是针对进口食糖。

为何进口牛肉能够如此“嚣张”?

答案还是“便宜”。一组数字足以说明问题:

一般来讲,进口货物数量增加,对应进口金额也会随之增加。但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我国进口牛肉总量约269万吨,进口金额约1187亿元;2023年进口牛肉总量增长至274万吨,进口金额却下降至1000亿元。

进口量更多了,进口额却更少了,说明进口牛肉不仅便宜,而且越来越便宜。

进口牛肉价格低廉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成本低廉。中国的进口牛肉主要来自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2023 年,从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占中国牛肉进口总量前3名的比例分别为:巴西 43.00%、阿根廷 19.25%、乌拉圭 10.03%。

以巴西为例,巴西的草地和牧草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的十余倍。草地的分布与肉牛养殖区域基本重合,具备低成本养殖的天然条件。此外,这些传统的畜牧业大国屠宰行业规模化程度较高,加工成本都非常低。

据 2024 年相关数据,巴西养殖一头牛的成本约为 6895.96 元人民币,美国生产一头牛的成本更是不足5000元人民币。而在中国,养殖一头牛的成本约 14500 元。

特色的食材,一定要结合一种特色的餐饮,食材才能发挥品种与品质的优势。然而,尽管大量低价的进口牛肉流入餐饮端,但餐厅的牛肉产品价格又不是那么便宜,缺乏特色和吸引力,造成消费疲软,最终形成相对的供应过剩、恶性循环。

产业结构失调“绊住”国产牛

中国的肉牛为何做不到降低成本?

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分析,中国肉牛起步晚,养殖历史较短,肉牛养殖一直是中国肉类供应的短板。这是造成肉牛产业链抗压能力较弱的原因之一。

中国已赫然位列全球牛肉生产的第三大国,2023 年的产量高达 753.0 万吨。回溯过往十年,牛肉产量一路攀升,年均增长率约为 2.1%,且近三年的同比涨幅显著超越了十年间的年均增幅。

但在行业增长的繁华下,也存在着诸多隐痛亟待解决。

一是肉牛品种单一,造成风险以及市场供应与需求不匹配。目前,国内肉牛主要以西门塔尔杂交牛为主,约占我国肉牛总量的 97% 以上。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中国特色牛品种的提纯复壮行动也愈发兴起,鲁西黄牛、秦川牛、南阳牛等杂交新品种纷纷研发成功,但后续的成果转化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探索。

二是肉牛产业集约化、智能化程度尚低,养殖分散效率低。《中国畜牧兽医年鉴 2023》显示,内蒙古肉牛1000 头以上存栏的养殖场户数只占全自治区养殖总户数的 0.02%。2022 年中国肉牛养殖 top50 中,位于榜首的长春皓月牧场的总存栏量为 20 万头,仅占当年全国肉牛存栏量的 0.24%。相比之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中,头部猪企牧原股份生猪出栏市占率已经接近 10%。这不仅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还增加了养殖成本和管理难度。还带来了标准化难的问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品牌,进一步制约了国产牛肉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肉牛产业链不连贯,农民没有稳定顺畅的获益机制。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主任苏华维表示,中国肉牛养殖端与消费端的联系很不紧密,生产者需经过五六个层级才能触达消费者,中间链条长,成本高,导致养殖户基本没有牛肉和活牛的定价权,农民难以稳定获益。

不过,进口牛肉对国产牛肉的冲击,长远来看,有弊也有利。

2024年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于6月发布了《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8月,农业农村部召开奶牛肉牛生产形势座谈会。9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个部门出台《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明确了7个方面的一揽子政策措施。12月,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时再强调,持续抓好肉牛奶牛产业纾困。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曹建民表示,应辩证看待牛肉进口。一方面,进口牛肉涌入平抑物价,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同时倒逼国内相关产业提升产业效率。他建议,应协调平衡国内牛肉供应和国外牛肉供应,防止短期过度集中进口,为国内产业调整赢得时间。

中国牛肉的出路是强特色、树品牌

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为 4.82 千克,与阿根廷(38.1 千克)、美国(26.3 千克)、巴西(37.0 千克)、澳大利亚(23.8 千克)及全球(5.91 千克)相比差距明显。

从古至今,牛肉都不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其美食的花样也就不那么丰富。而像鸡肉——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白切鸡、叫化鸡,全国叫得上名号的鸡肉特色美食已经超过50种。猪肉美食——回锅肉、红烧肉、东坡肉、糖醋排骨……粗略一算也有上百种。

从品牌数量上,也能看出端倪: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43个畜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中,羊业地标品牌共计122个,禽及禽蛋地标品牌共计215个,牛地标品牌共计96个。

国人对牛肉的消费热情不高吗?如何让国产牛肉“牛”起来?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品牌是引导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的风向标,品牌的底层逻辑是文化和科技。

科技作用于产业。要意识到,中国的地形地貌、农业农情、饮食文化都与国外有很大差别,不可能像巴西、美国一样实现那样的低成本集约化养牛。因此,中国的肉牛走的是适度规模化、精品化的路线,需要挖掘地域特色,复兴中华品种,用“土特产”的路子打出中国牛的特色优势产业。

国产牛要想实现优质优价,就要提振我国的牛肉消费,这就要树立一批打得响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文化作用于品牌。要注重美食文化在肉牛产业当中的投射和创意。中国的潮汕牛肉火锅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以餐饮带动上游的贵州黄牛产业发展。据统计,人口约 1500 万的潮汕地区,牛肉日消耗量超过 10 万公斤,一年有超过10万头贵州黄牛运送到广东。兼具传统地域特色、健康养生、营养美味的潮汕火锅在全国流行,今后在地域性和品种上多加宣传,就能够打出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情感。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国内牛肉的“吃”法一直没有解决,耕牛在历史上是生产资料,百姓不能食用。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吃牛肉的习惯,也没有相应的牛肉特色美食的做法。

中国的牛品种总计超过一百个,而品牌的力量,就是通过在消费端的引导,打造出潮流的、优质的、稀缺的农产品形象,让更多的人爱上一个地方的特色农食,把城市对健康和体验的需求转化为商业价值,带到乡村去,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养分。

同时,这一部分样板又能带动更多的养殖户走出同质化的困境,参与到特色产业当中,形成持续的力量,拉动整个中国肉牛行业逐渐转型。

当中国的肉牛走出发展产业规模的基础阶段后,最终面对的是品牌的语境,是文化的语境。如何从西餐的牛排到中式牛肉美食,如何在健康饮食的大潮流里找到国产牛肉的一席之地,亦或者是中国特色牛肉的品牌出海……有挑战就有创新,有市场就有机遇,中国牛的未来将无限广阔。

参考资料:

[1] 界面新闻:65%以上肉牛养殖场亏损,商务部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

[2] 华夏时报:一头肉牛平均亏损1600元以上!牛肉价格跌至年内新低,今年有望反弹

[3] 新华社:肉牛养殖户困局待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