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会昌:西葫芦丰收 “蔬”写好“钱”景

2025-01-06 20:42
江西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眼下,会昌县各地的蔬菜大棚里暖意融融,青翠欲滴的西葫芦迎来采收高峰期,菜农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摘新鲜的西葫芦运输上市,到处是忙碌的景象。

文武坝镇

近日,会昌县文武坝镇凉舟村果蔬产业大棚内暖意融融,一派生机盎然。连片的绿叶下,一只只翠绿鲜嫩、个头饱满的西葫芦静“卧”于田间,长势喜人。菜农们穿梭于田间地头,忙着采摘成熟的西葫芦。

会昌县文武坝镇凉舟村西葫芦种植基地负责人 邹伟英:我在凉舟村种了300多亩西葫芦,像这段时间天气晴朗的话,每天亩产有200多斤,采摘期间有100多个人。一般销往北京、上海、河南这几个大城市,价格在一块三到一块四之间,去年最高价格卖到了两块六。

据介绍,西葫芦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该基地300余亩西葫芦从种到收最快仅需45天,采摘期最长至明年6月,预计总产量达5000吨。其口感清脆爽口,有烙饼、炒菜等多种烹饪方式,极受市场青睐。这一大棚产业既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会昌县文武坝镇凉舟村村民 邹检娣:我去年9月份就在这里做,工资加班的时候有一百八九,我这里做蛮好,还可以照顾到家里。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会昌县文武坝镇立足资源禀赋,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引进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大棚设施产业,通过“特色种植”带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麻州镇

走进会昌县麻州镇湘江村西葫芦种植大棚,一派绿意葱茏,生机勃勃。只见硕大的叶片下点缀着朵朵黄花,一根根饱满、翠绿的西葫芦静静地“躺”在田地里,村民们穿梭其中,将一根根新鲜的西葫芦用手掰下,放进桶中。

会昌县湘江村大棚蔬菜基地负责人 刘辉辉:现在大棚有30个左右,总共有100亩左右,产量蛮高的,一亩也有上万斤,吃起来蛮好吃的。

西葫芦是一种生长迅速、易于管理的作物,具有高产高效、适应性强、成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等发展优势,这种“短、平、快”的特点使得西葫芦成为当地许多农户增收的不二选择。

会昌县麻州镇湘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邹长发:我村32座蔬菜大棚是从2019年建设起来的,一直种植西葫芦,采摘期从每年的10月份采摘到下一年的3月份,从采摘期开始到采摘期结束,每天蔬菜大棚里的固定工人每天不少于20人。

近年来,会昌县麻州镇湘江村依托资源禀赋和政策机遇,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全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引导群众发展产量高、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西葫芦产业,让西葫芦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葫芦”、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会昌县麻州镇湘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邹长发: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提优品质的同时,做大西葫芦特色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会昌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邱悦 张健兴 通讯员 罗永兵 钟志军 赖菁)

原标题:《会昌:西葫芦丰收 “蔬”写好“钱”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