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辽沈晚报》刊发阜新法院这一案例!

2025-01-07 16: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消失的祖坟引发纠纷案

彰武县人民法院冯家法庭近日通过法庭调查和现场勘察,成功调解一起因“消失的祖坟”引发的纠纷案件,原本理应被驳回的案件,最终以暖心的方式收场。

案情摘要

原告姜某认为被告彰武县某林场与林地承包方付某在采伐林地、清理伐区、平整土地的过程中破坏了自家祖坟,要求二被告将祖坟恢复原状并给予经济补偿。但二被告对原告的陈述不予认可,并辩称从未在原告所述的位置看到过坟茔和祭扫痕迹。

法院受理案件后查明,2023年9月,林场对涉案林地进行了采伐,此后该地块又经过了伐区清理和土地平整,于2024年4月重新栽种了杨树和花生。2024年5月,原告向林场反映自家祖坟在该片林地中,因采伐被夷平,要求林场移走新栽树苗和花生,恢复坟茔原状。为了平息原告的诉请,林场与承包方按照原告指认的坟茔位置,移走了区域内的树苗,重新堆起了坟茔。

在审理过程中,法官根据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以及提供的村委会证明、证人证言和影像资料,发现双方当事人对各自的主张都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法官前往涉案林地进行实地勘查,希望通过结合原告指认的坟茔位置、林地地势等情况,判断原被告陈述的合理性。但经过现场勘察,仍然无法确定原告指认的位置是否曾经有过坟茔。

面对原告证据不足的情况,法官本可以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让原告重新收集证据后再起诉。此案的承办法官在两年前还审理过原告妻子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了解到原告妻子因医疗事故现在需要完全护理依赖,全家生活都十分艰难。考虑到原告的处境和心理等因素,法官联系了作为被告之一的林场负责人,希望他们能够体谅民情,满足民众的愿望做出让步。林场负责人表示:“无论事实如何,林场愿意满足老百姓的要求,在一周内按照原告指认的位置将三座坟茔恢复原状,并给予适量的经济补偿。我们已经和承包方协商好了,愿意按照每座坟茔 1000元的标准,补偿原告总计3000元。”面对被告调解意向,原告接受并达成了调解。在法官的主持见证下,被告向原告履行了经济补偿的给付。

典型意义

“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举证原则,但当原被告双方各执一词,且都难以提供有力证据来证实自己的主张时,法官该如何判定是非,化解矛盾?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调解是司法公正和温度的统一,是法官智慧和担当的体现,是在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利益诉求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最理想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

本报记者 康科峰

原标题:《《辽沈晚报》刊发阜新法院这一案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