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56位艺术家“重构视域”,石家庄美术馆年度大展举行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25-01-07 15:23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在当代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的语境下,“重构视域”不仅构成了对视觉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认知,而且在由谁解释、怎样关联等问题上也反映出当前艺术所具有的多重主体性。1月6日,石家庄市美术馆年度大展“重构视域”正式开幕,展览重在呈现视觉艺术的多重形式,试图在当前语境下探讨对“视域”的再造与探索。

展览现场

冯·沃夫《她是黑暗熟悉者》

作为美术馆一年一度的大展,“重构视域”聚集了国内外56位重量级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不仅通过呈现视觉艺术的多重形式,试图在当前语境下探讨对“视域”的再造与探索;同时在促进文化与城市、艺术与公众、当下与未来的连接上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代洲《上校》

展览分为“感知重塑”“跨域联结”“编码解码”三个部分,分别关联艺术创作对文化认知和社会历史的再生产过程,视觉经验与文化符号、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等的交织,以及艺术作品和不同的媒介信息如何在个体经验下释放出新的解读动能。

展览现场

策展人介绍,现代主义以来,艺术去除具象元素和符号系统的传统框架,重新构建了视觉语言。艺术家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创造出全新的视觉认知模型,挑战并拓展着传统的视觉经验和认知边界。创作与接受,创作与再生产不仅关乎于艺术创作本身,也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重社会议题相关联。

展览现场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视域的多元化进一步显现。艺术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叙事和地理框架,而是通过多元的文化融合,展开了新的可能性。不仅从绘画本身,新技术与媒介也成为“重构视域”的新工具,艺术家通过前所未有的方式创造和展示视觉作品,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文化认知的方式也正在发生新的改变。

展览现场

恩里科·巴赫《COO》

在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性和全球化浪潮使得我们传统的视角发生了变迁,艺术作为一种挑战固有美学规范和感知的方式,恰好能够触及这些文化认知的裂缝。此次展览以“重构视域”为题,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呈现,也是对“视域”的再造与探索。展览将当代视觉的多重形式呈现在美术馆场域之中,鼓励观众从个人、历史、社会和全球的不同层面,与自身的文化背景、个人经验、社会认知等因素相结合,构建出不同层次的解读,进而反思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塞尔斯《银桦》

展览现场

1月6日举办的开幕式上,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新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谈到:“今天的美术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其角色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展示空间。它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城市文化的缩影,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本土与国际的桥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湖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介绍,展览涵盖了活跃在国内、国际一线的艺术家对当下艺术创作,尤其是视觉艺术的叩问。体现出艺术领域活跃着的新鲜思想,汇聚着新的探索方向和语言呈现方式,使美术馆成为一个交流的场域,不同的创作理念、学术观点相互碰撞,绽放出新鲜思想的火花,并借以观察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新的现象。 

    责任编辑:徐明徽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姚易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