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盐水韵丨艾叶滩码头——千年盐运第一滩

2025-01-06 15: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在自贡两千多年的盐业史上,盐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处四川盆地的自贡,其优质的井矿盐能通江达海销往全国,靠的是旭水河、釜溪河上众多码头和船闸。艾叶滩码头、张家沱码头、邓关码头......金子凼船闸、庸公闸、邓关船闸,每一处都见证过自贡盐业的辉煌时刻。当昔日的繁华和喧嚣不再,这些码头和船闸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凝固成为河边无声的历史。今天起就让我们一一走进它们,去触摸和感受这块土地上先辈们曾经的奋斗与荣光!

艾叶古镇位于自贡市贡井区,艾叶滩是旭水河至釜溪河上长约200米、宽50多米的第一大石滩。“艾叶滩”名的来历说法较多,主要有两种:一是当地人祖辈见滩坝及沿河两岸遍地生长青蒿(陈艾),非常茂盛,便称此地为艾叶滩。二是滩坝形状像青蒿(陈艾)叶子而得名。

艾叶梯级水道手绘图

北周武帝时期(570-578年),因大公井等盐井的开采,这里就已经有了小型的场镇集市。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这里的食盐生产和运输便有了一定规模,南宋乾道末年(1173年),艾叶滩已成为上游物资的起岸码头,明末因战乱曾一度衰落。清初盐业生产恢复,码头业务再度繁荣,盐商黄敦三的儿子黄滨屿别出心裁,仿古都南京在旭水河上设立“花船”,载客泛舟,偎红拥翠,丝竹歌舞,欢饮达旦,其他人争相仿效,最多时仅艾叶镇就有花船140多只,故而也被称为“八里秦淮”,足见彼时繁荣兴旺。

光绪三十年(1904年),富荣盐场堰工局在旭水河贡井段修建了重滩、艾叶、平桥、中桥、五皇洞5座堰闸,通过层层截流,提高水位,呈梯级接力转运货物,堰闸建成后,釜溪河通航能力大幅提升,自贡水路盐运通道直达沱江更为通畅。这种梯级盐运水利工程比巴拿马运河早11年建成投用,是世界上最早的梯级运输水利工程,被称为“梯级水道第一堰”。

民国28年(1939年),井荣公路建成通车,艾叶滩码头开始没落。民国34年(1945年)后,海盐恢复生产,井盐产销锐减,码头业务逐渐下降,渡口逐年减少。

艾叶滩码头航拍图(图源自贡网)

与众多因水而兴的古镇一样,艾叶镇因盐运命脉的繁盛而兴旺,因公路交通的发达而沉寂,如今,艾叶滩码头遗迹已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与文化遗产。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古盐水韵》

责任编辑:方志雷

自贡方志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讲述自贡故事、传承盐都文脉、弘扬史志文化为主。文章字数在500~3000字,配相关图片;音视频类(同时提交文本字幕);漫画图片需加相关文案。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等以便联系。文责自负,择优采用。目前,“自贡方志”发布的文章暂无稿费。投稿邮箱:214985018@qq.com。

原标题:《古盐水韵丨艾叶滩码头——千年盐运第一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