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京沪之间⑥|赵刚:公共数据开发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
【编者的话】
“在北京,看上海”,“澎湃下午茶/京沪之间”系列于2024年5月17日正式启动。“京沪之间”旨在解析中央政策,探讨上海思路。
第一场研讨会,畅谈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上海战略。第二场研讨会,聚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第三场研讨会,关注科技金融。第四场研讨会,讨论新税制与新业态。第五场研讨会,探析什么是高质量孵化器。第六场研讨会,讨论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与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
第六场研讨会,邀请了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发展规划处处长王晓冬,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与理论国际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张向宏,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赛智时代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CEO赵刚,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上海市数商协会秘书长卢勇。
以下为赵刚演讲精要。赵刚认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引领数据要素驱动商业和治理模式创新。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赛智时代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CEO赵刚 吴玉蓉 摄
公共数据的开发与利用与数字中国建设密切相关。数字中国的概念于2015年首次提出,并于2017年进一步加速推进,明确提出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数据要素纳入生产要素体系。在《数字中国》总体规划中,专门设立了数据资源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即为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战略任务的实施。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数据要素加快赋能应用场景,如何做?
对于加快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我有五个点要强调。
第一,公共数据要融入社会的各种应用场景。数据资源可大体分为公共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通过开放、共享或授权运营等方式,公共数据资源最终会衍生出两类产品:一类是公共数据产品,一类是社会数据产品。
公共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共同作用,推动公共数据产品和社会数据产品的形成。公共数据不仅促进公共产品的产生,还能与社会数据融合,推动社会数据产品的衍生。社会数据资源一方面形成各类社会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与公共数据融合,推动公共数据产品的生成。这些产品不仅限于政务服务或公益领域的应用,也应当深入社会的各个应用场景,为社会发展和各类服务提供支持。
第二,数据要素现在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被开发出来。公共数据在总量上占比大、分布广泛,是一种质量高、综合性高、带动性强的数据资源。当这些数据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可能呈现出“二八定律”,即20%的投入带来80%的价值。
然而,目前公共数据的开放程度较低,大量的公共数据尚未得到有效开发。此外,公共数据共享目前主要是针对政府内部,如何将这些“冰山下”的数据资源更好地融入市场,是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公共数据先行。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尽管平台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需要考虑绩效和风险。因此,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探索和先行试验,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通过公共数据资源发挥示范作用,率先探索公共数据市场化运营的实践模式。
例如,如何实现应用场景中的“可用不可见”以及如何在不出域的情况下仍能应用等问题。这些实践模式可以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进行初步探索,最终形成可推广的模式。这样的先行试探,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大规模数据资源投入和产品创新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目前已形成三种主要的公共数据利用方式,每种方式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公共数据共享旨在解决政府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升“一网通办”与高效办事的能力;公共数据开放则面向社会公众,满足每个人都能获得数据的需求,推动公益服务;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则通过充分开发涉及安全的重要数据,促进其投入市场,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方式各有其明确的解决目标。
从运营模式的角度来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推行并非单纯由领导或专家提议,而是基于地方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例如,在主管部门、实施机构与运营机构之间的协调上,地方形成了多样化的实践模式,如福建模式(一体统筹、整体授权),北京模式(统一统筹、分领域授权),浙江模式(统筹协调、分场景授权)等。这些模式既能实现集中统筹,也支持各部门之间的分享授权。《意见》将这些地方的探索经验提炼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纲领。
第五,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可信数据空间的应用场景至关重要。前不久,行业内发布了关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相关指导文件,其中提到可信数据空间特别强调共建共享。在这一空间内,能够实现多方连接、价值共创和资源共享,这也是许多公共数据资源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目标。
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例如,数据空间的运营模式究竟是由基础设施提供方主导,还是由第三方运营商负责?是采用平台经济模式,还是由通信运营商通过管道模式进行运营?这些问题仍需持续探索。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数据基础设施中,可信数据空间将作为一个基础性组件发挥核心作用。只有当基础设施建设得更加完善,投入更为充足,数据资源企业才能共享数据空间的红利,从而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
数据要素驱动商业模式和治理模式创新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推动城市或区域的全域数字化转型。通过公共数据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点燃整个数据开发的进程,还能通过其“化学反应”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从而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促进全链条、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
这一改革过程可以被称为“适数化改革”,即通过数据要素驱动,实现各个业务场景和治理模式的创新。数据要素赋能体系的构建是全方位的,数据贯穿整个建设链条。公共数据资源正是这一改革进程中的“燃料”和“引擎”。
可以预见,未来许多改革模式和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都将源自于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资源的融合,为业务模式带来新的创新。例如,在政务服务领域,政务数据共享显著提高了“一网通办”、一码办事等政务效率,使民众切实感受到办事流程的简化,不再需要频繁盖章或复印文件,体现了公共数据资源的应用价值。
在经济领域,税务部门通过“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的数据归集,对国家税务系统的贡献巨大。在金融领域,数据驱动的信贷、风控等创新也由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推动而来。在社会领域,电子病历的数据共享、药物研发、物流多式联运等应用场景的创新,亦是基于数据的支持。
地方治理模式、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离不开数据的驱动,生态文明和文化领域亦不例外。因此,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创新,还推动了治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升级。
最后,上海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特别强调了要充分发挥公共数据资源的作用。根据上海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架构,数据作为基础支撑,而公共数据资源则是这一基础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公共数据资源的推动,上海能够助力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治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