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医在妇科病方面的应用

2025-01-06 06: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医认为妇科病的治病因素,若论外感常以寒、热、湿为主,若论内伤则从忧、思、悲、惊和房事不节者居多。妇女在经、带、胎、产期中易于伤血,使机体常处于血不足而气有余的状态,因而,在上述致病因素,引起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的时候最易损伤冲任二脉,从而产生经、带、胎、产方面的疾病。

妇科病的中医治疗,着重在调整和恢复全身机能,女性由于生理关系,易伤于血,以致气分偏盛,性情易于激动,常常影响心、脾、肝、肾的正常功能,导致冲任损伤,因而治疗时,需要注重于调气血、和脾胃、疏肝气、补肾气。

中医说

调气血:妇科病虽重在血,但血随气行,无论何种因素,只要影响气或血,就会使气血失调而引起疾病,所以治疗要以调理气血为首要。气血协调,则五脏安和,经脉畅通,冲任脉盛,则经、带、胎、产诸病自可痊愈。

和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而冲脉又属于阳明,妇女谷气盛则血海满而经候如期,胎孕正常。如脾胃失调,生化之源不足,就可能发生月经、胎产方面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调和脾胃,资其化源,则病自愈。

疏肝气:肝藏血,其性喜冲和条达。若肝气平和,则血脉流畅,血海宁静,周身之血亦随之而安。如因忧郁忿怒,损伤肝气,木郁不达,化而为火,则肝阳上亢。肝阴益伤,在经、带、胎、产诸病中,多见胸胁胀闷,少腹疼痛,乳房胀痛,眩晕等症状者。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疏肝理气为主。

补肾气:肾为先天之本,又主藏经气,所以它是机体生长发育的动力。妇女肾气充足,冲、任二脉方可通盛,才有行经和孕育的能力。反之,就易于发生妇科疾病。因此,补肾气,也是治疗妇科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中医能治以下但不局限于以下各类妇科病:

1、功能性子宫出血

指妇女阴道不正常出血,多由卵巢功能失调所致,中医称此为“崩漏”,认为是由于肾气不足、血热妄行、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中医治疗此病采用清热凉血、止血补血之法,收效较好。

2、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在45~55岁这段时间,由于激素分泌失常,有些人会出现经期不准、经量改变、潮热盗汗、头昏心悸、失眠烦躁,动辄发怒,大汗淋漓等症状,这种表现被称为“更年期综合征”。西医治疗往往收效欠佳,而中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症下药,常常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3、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血量、血色、经质等某一方面超过正常范围所出现的症候,表现为月经提前、月经延迟、月经不准、月经过多或过少等。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和出血的改变为主,结合月经的颜色、质地及全身症状,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辨证治疗,有明显疗效。

4、习惯性流产

妊娠不足28周,胎儿自然产下而不具有生存能力,连续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属中医的“滑胎”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气虚衰、房事不节等因素造成。治疗多采用补肾益气之法,同时还要求孕妇应绝对避免性生活,不提重物等,临床常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5、妇科炎症

尤其是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炎症,中医治疗效果显著。抗生素虽然对急性炎症有效,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中医通过内服和中药塌治,中药保留灌肠等内病外治法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全面地治疗炎症,减少复发。

6、子宫脱垂

本病多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和多产的中老年妇女,采用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7、卵巢早衰

卵巢功能过早衰退,越来越多见,中医治疗依赖人体自身强大的修复能力,通过补肾、健脾、舒肝能让早衰的卵巢恢复生机。

8、不孕症

对于无严重生理缺陷的不孕症患者,中医调理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中医认为肾主生殖,所以在补肾的同时给予健脾或者疏肝,促进受孕条件的成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