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圆与素
紫砂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圆器素身是其中最基础造型,不经过装饰点缀,单纯利用线条,通过简洁形态来表现自身,是创造者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的具化表达。通过最基本的技术能力凸显艺术非凡尤为难得。素圆之器,静穆,安稳,不喧宾夺主,在被发现和被感受中成为内在情绪的涵容物,可以说是“内观外照”。“内观”是通过发现和体悟取足自身,“外照”是完满后的洒脱与自然的温柔释放。
对于紫砂而言,即是实用的,也是艺术的;即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我们常常暗自习惯于通过技术的高低来表达艺术的俗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明就里。文化生活中技术是的下层建筑,艺术是上层建筑,通过技术操控物质性状,表现精神生活的艺术。在紫砂制器中,当技术赋予了精神意义,这就是艺术,也就是美。
一把壶,对于普通的观者、使用者而言,不知道所谓身筒和嘴、把、盖、的和谐统一,也讲不清出壶体各部分的比例怎么优美,甚至使用中都带着笨拙和尝试,完全没有发挥出制器的工巧与实用。但又如何,好看,耐看,拢手相握,合于掌心,圆形素心最于神契。
但总有某个瞬间会对着看似普通平常的朴素与圆融上凝聚目光,空灵心舍,沉静思绪。视线不需要游移寻找,单纯的感受曲线缓和曼妙,感受圆与素的器在光影下含有颗粒度的质感。阳光下,灯光下,烛光下,当缓缓注水泡茶时,壶上被热气氤氲,细微的水颗粒在光线下飞舞消逝,在影子里也能看到茶器为茶所倾倒的灵魂。
经典的素身圆器往往是经过洗练和沉淀,最后达到“多一分有余,少一分不足”的恰到好处,想要达到这个境界,要在古今作品间吸收经验,思考,实践,权衡,最后的成器,不单是拘泥于功能的物还是宽慰心灵的栖所。
和润,清和朗润,整壶上下是由小、大两个圆球经壶盖壶颈的扣接合成为一体,其中“的子(壶钮)”是完整略扁的小圆球,壶体的大圆在上面切去了一部分作为壶口,通过加上的矮颈,让视觉提升,与盖面的弧度变化产生视觉平衡。换种表达方式是曲线形成美的感受,但不同曲线不宜围绕同一个圆心,也不需要形成闭合的圆形,而是在曲线行进中有变化,体现张力和流动感,在任何光影中都能从部分结构在脑中重新营造出整体,刚柔并济,在小物中呈现一体大同。
其壶嘴短直,与对侧壶把安置均稍靠上,使壶看起来圆而不矮,有挺拔清秀从内在透出。嘴、把与壶身的连接采用明接法,在把玩使用中最能牵住视线,壶虽小巧,但体积感足够。此类款式的作品,都比较讲究器形侧立面的线型和形体的组合,在指掌间随角度变化,光影曼妙,清秀且雍容,带着婴儿肥的圆润,壶的生命力在此跃出文字与图像,润透脑海。
日常的事情太多了,真正自由的时间也太少了,通过虽短暂但并不繁复的茶饮习惯让自己安稳沉静下来,再通过自具美感的茶器,从中得到释放和舒雅,何乐而不为?当然口中述易,但也不应与美好事物拉开心理距离,是“静观”也好,是“移情”也罢,总不能在审美中“消极”懈怠。能在普通生活总捕捉美的瞬间,在日常实物里感受美的形象,“隔帘花叶有辉光”,稍加留意就会有欢愉和惊喜。这些偶尔的欢愉和惊喜镶嵌在普通的生活中,就是闪耀的宝石,能让整个生活值得去珍惜和保护。
希望,诸君能从普通生活中重拾趣味,通过执器圆素,在茶饮间感受欢愉,审视自己,关注生活,也会更爱生活,生活对你的回报可能就是:“今日忽从江山望,始知家在图画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