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科学报刊文:争建医学院凸显大学使命价值迷思

马星宇/中国科学报
2019-02-14 07:35
舆论场 >
字号

随着“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成果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双一流”地位在动态管理中的去留依据。由于医学学科在科研项目、经费的优势地位,各级各类高校纷纷加入筹建医学院的大潮,谋求通过合作共建、吸纳合并、独立建设等方式建立完整的医学学科。其中,既有一流大学如中科大这样长期未曾扩张的高校,也有如华东师范这类未有医学专业历史的文科院校,还有包括绍兴文理学院等地方高校。对医学学科的争相追逐一方面表明高校对医学专业日渐重要的意识自觉,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校面对激烈的排名竞争形势“饥不择食”,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这种争先恐后,又似乎更加显现了大学迫于形势的身份危机,一定程度上突显了大学使命的价值迷思。

如果说中科大、西南大学等高校本身在医学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形成了某些特色优势资源,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引进人才、医教协同是一种科学定位的明智之举,那么其他某些高校既无基础也缺人才的高校,对医学院建设“大干快上”,甚至地方政府也为其合并附属医院时背书,就突显出大学本身在使命担当中的文化焦虑和价值迷思。所以,医学院建设一方面似乎成为高校谋求学科实力短期激增的“救命稻草”,将之奉为圭臬;另一方面不同类型、地区、层次的高校几呈蜂拥而上有如过江之鲫之势,更加暴露出当前大学使命担当上的价值迷思。

毋庸置疑,在现行主流的大学排名机制下,医学学科对高校学科实力的跃升作用相当明显,这尤为体现在几乎备受所有大学倚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中。一般而言,在自然基金评审上无论是立项数还是资助金额,医学所占比例都是所有学科中最多的,这也就是拥有庞大医学学科和附属医院的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高校,常年在自然科学基金的排行榜中稳居头把交椅,而清华大学、中国科大等只能屈居于后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而医学以其超越国家、民族界限的特点形成了“自带流量”,其“显学”特征更加明显。大学以其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使命角色,一直以来又与医学学科关系水乳交融。于是,在这些多重的内在机制下,高校建立完备的医学学科、专业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诸如华中科大合并同济医学院、中南大学合并湘雅医学院等较为成功的案例,更加激发了那些既无学科基础也无附属医院的高校通过“跑马圈地”谋求建设医学院的极大热情,甚至有网民对某些高校发出“××市留给××大学的医院不多了”的感慨。

但我们仍需看到,办学治教本身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积淀,特别是对于“板凳须做十年冷”的基础学科、人文学科来说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所有高校均有建立医学学科的基础和实力,争建医学院使大学的价值迷思更加显现。既有的大学排名机制成为大学争相追逐的风向标和指挥棒,无论是对筹建医学院的争相追逐,还是曾经对财经等热门专业的强行上马,抑或是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全面铺开,当前大学在某种程度上缺失了引领社会风潮的动力,反而成为受制于时代、社会洪流的应激反应;同时,争建医学院也存在潜在的风险,一定程度的跟风冒进既有可能使这种“拉郎配”在缺乏先天基础上,丧失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如果没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特色优势领域,划转合并不成功的风险将会上升,而由此导致的项目失败的成本分担又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此外,对医学等显学特质明显的学科的重金投入、资源倾斜和寄予厚望,不可避免地对一些基础、传统学科形成了压制态势,如何协调好不同门类学科的协同持续发展,又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一些资金紧张、资源缺乏的地方高校,这一问题将更加暴露,潜在的后果将会爆发。

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大学争建医学院并非明智之举,大学的职责和使命担当要服务社会、引领风尚,不能成为权宜的排名考核机制和时代洪流的应声虫。笔者并非对所有高校建立医学院持否定态度,只是高校蜂拥而上的这种现象很值得警惕。良好的医教协同基础上的医学教育是每个人都颇为期盼的,医学进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本身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题中之义,而医学教育的规模、布局显然需要更加统筹、科学的规划,而不是任由排名机制主导下的筹建竞赛和跑马圈地。如此,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将导致效能低下的重复投资,其后续成本的消化将是十分昂贵的,事实上我们已经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大学使命担当的价值追求本应引领社会风尚,我们对大学的期盼是更多地领跑社会,而不是跟跑时代。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原标题为《 争建医学院突显大学使命价值迷思》)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