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建言丨对话宿新宝】设计,作为一种解读历史的方式
【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内容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本期嘉宾
宿新宝,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建筑师,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中心主任,荣获上海市杰出中青年建筑师称号,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硕士导师、黄浦区外滩街道社区规划师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设计与研究工作,秉承整旧如故、与古为新、量体裁衣、有限干预的历史建筑保护更新设计理念。设计和科研成果已荣获RICS、RIBA、全国和省市级设计与科研奖项十余项。
我是先进了建筑的门,才开始了解这个职业,之后因为兴趣自发转向建筑历史和遗产保护方向。高考过后,我懵懂地开启了建筑之路,直到大学三年级时,发现建筑是一个很庞大的学科体系,可以划分为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绿色节能等多个学科。这时我也发觉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兴趣。于是我在研究生阶段报考了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并从事建筑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工作。
可以说,我和华东院历保院是一个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关系。2008年,集团有先见地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成立之初与各高校联系,希望吸纳相关专业人才,恰逢我即将毕业,于是我来到刚成立半年的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工作至今。从仅仅十个人到今天的近百人,我是陪伴它一点点成长起来的。目前来看,无论是历保院的人员规模还是建成作品的质量,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我也从一个刚毕业的新人,逐渐成为在行业中有一定成果的中青年建筑师。
从事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设计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对城市历史和环境有深刻认知。刚到上海时,我既非本地人,也未曾在此求学,对我而言,上海的建筑,乃至城市的品格和精神都是停留在影视剧和小说里的。为了尽快熟悉,我花了大量时间补课,一方面是通过文献学习上海近现代建筑史与城市发展史,另一方面利用周末时间进行City Walk,从外滩到衡复风貌区,再到北外滩及其他区域,自己拍照、比较、积累,花了1~2年时间速成了对上海的初认知。这种认知几乎是填鸭式的,伴随着之后十几年里所做项目的扩展、互动和比较思考,才逐步建立起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上海近代建筑史和城市史。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上海建筑史,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上海建筑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理解。这些认知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每一座建筑,当我再去审视一栋建筑时,看到的便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在这座建筑背后,与它同时期、同建筑师或同风格的其他建筑之间的联系与对比。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建筑,能够更深刻地认知建筑的多元价值。而我认为这种持续认知的能力,是每一个职业建筑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 上海市文联大楼保护工程 邵峰
▲ 外滩16号招商银行 邵峰
城市更新这一领域,涵盖着历史建筑保护、既有建筑更新、城市体检,以及相关政策研究和科研项目的开展等。由于上海乃至全国对城市更新的迫切需求,今年初,华东院整合了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城市更新设计所、房屋质量检测站以及城市更新咨询研究所,成立了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中心(简称历保院)。通过更紧密的全链合作模式,更高效地推进城市更新的各项工作。
历保院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特色,而非绿色低碳或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在我看来,城市更新的核心,是在提升后的建筑及其历史与文化,重新融入当代城市生活。
这种更新不仅关乎量的变化,更在于质的提升。过去,城市增量发展依赖土地转化,通过建设新楼盘带动经济增长。而在如今这个存量时代,如何提升现有建筑和空间的品质,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将成为未来城市更新的关键议题。在这一方面,上海已走在前列,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和示范案例。随着其他城市的发展,未来推广城市更新理念时,首先需要进行认知的提升。因为,只有理念得到更新,技术层面的支撑才能助力城市更新的高效实施,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 东亚银行大楼修缮后外立面 邵峰
▲ 东亚银行大楼内新增楼梯 邵峰
现如今,成功的城市更新开发企业大多具备较强的运营意识。而早年间,开发模式相对粗放,大家关注的主要是容积率、面积、层高、立面形式等,往往认为立面涂脂抹粉或者改头换面就算完成了建筑的改造。现阶段的城市更新,更加关注更新后的运营和空间承载的内容,不仅要换上外套并调整内部空间,还要为空间注入新的内容和运营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运营方和内容生产商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
▲ 卜内门洋行大楼 修缮后鸟瞰 邵峰
▲ 卜内门洋行大楼 门厅 邵峰
一个例子是INS新乐园,这个项目对我触动很深。它是一个从当年老钱柜大楼改造为电竞场馆的项目,电竞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事实上电竞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对于空间和相关配套设施及配套商业等有巨大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运营方提出了许多新颖而实际的需求,促使我们对建筑空间进行调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使用需求。
▲ INS新乐园 INS新乐园
另一个例子是上生新所。在传统商业中,一层通常是主力店的聚集区域,因此店面要做大。但在街区式商业模式下,人们更倾向于在室外进行互动。因此,在设计时,我们便腾挪出更多室外空间,通过加入廊道、雨棚等灰空间,为外摆等需求提供了充足的功能空间。同时,楼上的空间相对增大。一层更多服务于交通流线和基本功能,创造出与环境、景观融合的惬意空间。
▲ 更新后的上生新所 邵峰
▲ 上生新所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进场时照片
▲ 上生新所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更新后 茑屋书店
随着技术和环境的变化,我逐渐意识到,如今很多通过互联网可以解决功能问题的空间,其仍然在线下存在很重要价值并不是其功能,而是它所能带来的情绪价值和交流机会。或许人们在自然舒适的环境中,喝着咖啡、聊天,通过互动、头脑风暴,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在空间创造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价值,这也是新时期建筑师的机会所在。不可否认,这使得设计成为一门更加综合的学问,建筑师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提供多样化的环境。建筑师不仅要了解业态的变化,还要深入理解人们对空间的真正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融入设计之中,因此设计实际上是一个逐步打造当代生活方式的过程。
▲ 科学会堂保护工程 胡文杰
▲ 孙科住宅保护工程 许一凡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空间的灵活性也成为设计的主要趋势之一。功能往往在一到三年内就会发生变化,原本是餐饮的场所,可能很快就会更迭为其他商业业态。未来的建筑师不再仅是建筑设计师,而是杂家除了了解建筑本身,还需要理解当前流行的业态和生活方式,为建筑空间预留更多可能性。
例如雷士德工学院曾作为海员医院,从前是医疗的场所,医院搬迁后留下了闲置空间。首次进场时,水电已断,光线昏暗,里面满是病床、器械、吊瓶、废弃病历等散落的旧物,处处透露出历史的痕迹。随着更新,这些尘封已久的空间被转换为现代、敞亮的使用环境,这种化腐朽为神奇般的转变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这也是建筑师通过技术送给城市一份宝贵的礼物。
▲ 雷士德医学研究院 邵峰
▲ 雷士德工学院进场时照片
▲ 改造后的雷士德工学院 邵峰、蒋梁亮
此外,在我们参与的诸多历史建筑项目中,有些是实心房子,有些则是空心房子。有些项目的更新不仅是功能上的转变,还以新的业态重新展现其历史价值,这样光鲜亮丽的项目往往会受到媒体的青睐。而另一些项目涉及的多是居民仍在居住的房屋,我们的工作更多是解决安全隐患(如高处坠落、房屋漏水等)和提升外立面的风貌,同时尽量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干预。虽然这些有关民生的项目往往很少在媒体上露面,但它们是我们工作中最为基础的部分。通过这两类项目,我们不仅积累了更多的技术经验,也能为更具影响力的历史建筑项目提供服务,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城市更新的进程。
▲ 宝庆路3号保护更新 邵峰
▲ 科学会堂保护工程 许一凡
▲ 玉佛禅寺保护后鸟瞰 邵峰
▲ 龙华塔保养维护工程 许一凡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自称是故宫的看门人,这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在一次采访中,我脱口而出,称我们这群人是历史建筑的解码人。建筑是一个有机内容体,但普通民众看到的往往只是其表面形态。通过深入调研与保护工程的开展,我们对历史建筑建立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再通过建筑本体及其相关的文章、访谈与文献,将它们的故事呈现给公众。因此,我们也可以称自己为讲故事的人。随着媒体的广泛传播,我们也乐于向大家讲述每一座建筑背后的故事和保护理念,包括历史文献里的记载,或者修缮过程中的细节与新奇之处。我始终相信,只有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历史建筑,才能真正唤起人们内心的保护意愿。全社会形成保护共识,才更有利于历史建筑的传承。
▲ 上海展览中心外立面修缮工程 王吉祥
▲ 黄浦路106号原日本领事馆 邵峰
▲ 英商怡和纱厂旧址 邵峰
做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有大量基础性的任务,它不同于常规建筑设计,经过高校的基础训练毕业后能立刻上手工作。并且,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的设计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建筑本体、历史背景与城市环境。我自己的项目大多在上海,外地项目占比可能不足5%。之所以专注于上海的项目,是因为对于这座城市的了解使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每栋建筑的特点与价值,精准地保留其历史风貌。而到外地做项目常让我感到惶恐,因为仅凭一栋建筑,而不了解当地历史和建筑技术、风格与材料,很难根据自己脑海中的建筑历史体系了解其价值所在,更无法准确评价它的艺术和科学价值。如果仓促做出工程干预,恐怕无法对症下药甚至造成破坏。
因此,大家在做历史建筑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先评估建筑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背景,理解其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关系,明确其在城市历史中的地位及其材料、风格在当地的独特性。前期功课虽繁重,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确保保护与干预措施的恰当,让建筑在未来几十年中焕发新的生命。新人的起步会很辛苦,但当我们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凝望一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时,会意识到这份工作是极有价值的。
▲ 工作照
当年,我们曾为历史建筑版块专门设立了一个课题,叫全过程设计。常规建筑设计往往止步于方案、扩初和施工图阶段,但历史建筑的设计必须贯穿全过程。从最初的功能策划、现状勘察、历史调研、档案查阅,到设计周期中的不断打磨,再到施工现场随时根据新发现调整方案,直至项目完成,设计师始终需要在场。此外,每个项目结束后,我们还要求建筑师撰写总结,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公开发表,将经验与教训留存下来,为后人留下更完整的档案。相对于为期一到两年的工程而言,这种全过程设计周期更长,涵盖贯穿始终的设计、总结、研究。仅仅是前期工作中翻阅历史档案这件事,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但其不仅能积累技术与经验,更为建筑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或许在某个项目中发现的技术特点,未来还会在其他项目中得到补充与延展。
▲ 东亚银行外墙水刷石清洗后现场记录
我始终强调,做历史建筑要以行促知,以知导行,知行合一。通过实践促使自己不断挖掘知识,再以新的知识指导下一次实践,不断总结和提升,最终实现理念与建设的一致步调。这是历史建筑与其他建筑设计的不同之处,也是在这一类型的建筑中我们必须始终秉持的重要工作方法。
建言思想汇之宿新宝
合 作 方 :建筑档案
DIALOGUE
更多「建言」系列
除特别注明外,
资料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oca Gallery编辑。
欢迎设计师和建筑师
线下体验 Roca Gallery
感受创意空间的美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