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于坚:自从苏轼后,古代文人的声誉一落千丈
原创 马文英 楚尘文化
“历史试图塑造一部苏轼传奇,流放者、直谏之臣、坚贞不二的丈夫、慈祥的兄长等等,我则对苏轼如何作为中国中世纪的最后一位文人更感兴趣。自从苏轼后,文人的声誉一落千丈。”
——于坚《苏轼记》
谈起苏轼,人们眼前总是会浮现出一位豁达肆意、谈吐豪迈的诗人形象,更能随地吟咏出他的几句经典诗词。作为宋朝著名的文人,苏轼的诗作向来引人称赞,而他乐天不怨的人生态度至今慰藉着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们。
21岁的于坚,在第一次读到苏轼的《前赤壁赋》时深受震撼,即刻被其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所慑服。他一改之前目空一切、理直气壮的人生态度,转而去搜寻浏览近千年来关于苏轼的文章、传记、轶事等,从而对苏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01
苏轼肯定是中国文明历史上最伟大的文人之一,他将自己一生的遭际和感悟都付诸文字。文在苏轼这里,并非只是一个观念,而是贯穿其整个生命的动词,他以生命为世界文身,无所不文。
苏轼诞生于眉山的乡间,小时候的他和弟弟苏辙漫游在故乡的大地上。四川眉山是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两宋时期有886人考取了进士。眉山滋养了这个天资聪慧的少年,使得苏轼自小就能从自然中感悟到庄子之道。后来读到庄子的文章,苏轼感慨:
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后来苏轼一家人搬到城里,租住在纱縠行宅,苏轼就读于南轩。在故乡成长起来的苏轼,被教育成了一位博览群书、胸怀大志的文人。成年后,苏轼一家人离开故乡,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京师开封。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苏轼《初发嘉州》)
▲ 眉山汉阳镇,苏轼故乡之老宅
21岁的苏轼在开封府的景德寺参加科举考试,在策论中直言进谏,批评宋仁宗过于沉溺歌舞,不够勤于朝政。宋仁宗读过苏轼的考卷后,认为苏轼有宰相之才。科举揭榜,苏轼名列第二,被授以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判官,自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
入仕后,苏轼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攀附权势,只站在内心法则的一边。适逢王安石推举新法,苏轼向宋神宗进谏变法的弊端,结果遭到王安石一众的排挤。苏轼便主动请求离开京城,到地方当官。苏轼先是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后来又被派到密州、徐州、湖州任知州。
出都,今已达泗上,淮山照眼,渐闻吴歌楚语。(《与腾达道四十五首》)
就是在密州,苏轼写下了他因怀念亡妻王弗而作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元丰二年(1079),44岁的苏轼被派去湖州任知州,按照惯例向皇帝呈递了《湖州谢上表》,然表中类似“新进”“生事”的隐喻惹怒了王安石一党的官员,他们便转向苏轼的诗文,不遗余力地从中查找可以给苏轼定罪的证据。于是,“乌台诗案”顺理成章地发生了。苏轼被捕入狱,他的文章诗词被大量烧毁。
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流放黄州。在苏轼时代,那是一个穷山恶水的流放地。就是在这里,苏轼成为了苏东坡。
元丰八年(1085),王安石一党失势,苏轼被召反回朝,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提出保留王安石变法中一些好用的地方,继而遭到司马光一党的弹劾,因此被再次流放,发配到了惠州。后又因在惠州写的一首悠然闲适的诗遭到了迫害者的嫉恨,他们嫉恨于苏轼的流放生涯居然不是痛不欲生,反而是“春睡美”,认为苏轼不知罪,有含沙射影之嫌。因此,苏轼又被流放到海南岛的儋州,彼时,苏轼已62岁。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元符三年(1100),朝廷大赦天下,苏轼被召唤回朝,途中逝世于常州。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但他总能找到支撑自己渡过苦难的精神动力,这或许就是苏轼最令人着迷的地方。
02
于坚追寻着苏轼的脚步,走过苏轼生长、被贬谪的地方,寻找着这位千古诗人遗留下来的痕迹。他曾在云南高原背诵苏轼的《赤壁赋》《临江仙》《念奴娇》《水调歌头》《江城子》等诗作之后,怀着一股冲动的劲头,坐火车东下直达重庆,他相信苏轼写下的一切都在原址上等着。
我确信我依然能够像苏轼那样在大地上觉悟。青年时代诵读大量苏东坡的作品,现在来到这些作品产生的原址,就像是回到故乡,回到那些颠扑不破的真理。
朝拜苏轼的故乡一直是于坚的夙愿。2014年,他终于踏上了圆梦之旅。
▲ 眉山汉阳镇,苏轼的故乡
人们必须越过河流、山岗、树木、村庄、果园、集镇、城市,最后抵达某个地址。圣人不是从天而降的超凡绝世的不可见者,只可想象的无形者,大地上总是可以找到一条路,直抵圣人出处。后代人总是要前往那些圣贤的故乡,眺望天空,望着某棵古树发呆,饮用某口老井中的清水,抚摸某些石头、梁子、什物,甚至品尝某些食物,一探究竟,这些超凡入圣者是怎么达到的,是什么东西孕育了他们。
初秋之际,于坚站在眉山的大地上,感受到了那种远古的氛围。
▲苏轼的故乡眉山
秋天,刚刚下过一场雨,万物湿漉漉的,玉米地、南瓜、柑橘、牵牛花、稻田、河滩上的鹅卵石,以及这艘铁皮打造的用柴油发动机驱动的渡轮都湿漉漉的。岷江也是湿漉漉的,它自然是水,秋天雨水再次临时了它。我没有过江,不用过去,‘天寒尚有沙痕在’(苏轼《游金山寺》),世界还是苏轼写过的那种经验。
于坚走在苏轼的家乡眉山汉阳镇的街道,想象着千年前苏轼在世的时候,世界大约也是这般光景。
▲眉山汉阳镇的街道
走在他的家乡,如果读过他的诗的话,如果足够敏感,就会像是走在普鲁斯特式的小说里,许多意识流会被唤醒,你会像斯万那样在某个角落的一瞬间就闻见宋的气息。都会闪出苏轼的某行诗句。苏轼活在时间中,也活在空间中。
于坚还去了眉山的三苏祠,它之前是苏轼在纱縠行南街的老宅。由于苏轼父子三人文章千古,苏宅也就成了寻常百姓顶礼膜拜的圣地。三苏祠里供奉着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像龛。据史料记载,苏宅于元代改为祠堂,后世一直在保持、维修、重修。
历朝历代修复或重建苏祠,人们总是依据原样,以同样的土木结构、砖瓦、麻筋,同样的雕梁画栋,各时代或许风格稍有不同,但基本的东西从未改变。
三苏祠不是一座教堂之类的建筑,人们献给文忠公的是一座生机勃勃、美丽灵动的花园。春色与秋光同在,青石共紫檀一室。茂林修竹,花繁叶茂,祠堂掩映在绿荫之中,用何绍基写的“快雨亭”三字刻的匾露出一角。池塘里的荷花还在开着,白鹭在洗脚,看见人来,拔腿就跑。人们将眉山地面上最美好的东西都献给苏祠。
周围的邻居并没有对苏家老宅退避三舍,一墙之隔的人们躺在藤椅纳凉。东坡肉是附近餐馆的招牌菜,要上一碗缓缓品尝,油红肉香,蒜子、花椒、酱油的香味顷刻间爬上味蕾,让于坚不由得想起父亲的拿手好菜“蒜烧肘子”。
于坚还去了苏轼少年时读书的中岩寺。
寺在岷江边上,沿山而建,有摩崖,草木葱茏,气象非凡。
于坚随着苏轼的诗作来到了开封。开封这座城市在历经多次战乱后,不断凭借历史中的经验和记忆得以重建。但如今的开封,在修建的材料、空间格局和所有制上,早已与苏轼诗歌中的世界毫不相干。但食物中久远的味道得以幸存下来,比如今仿古的建筑更令人接近古老的开封。
于坚去了苏陵,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眉山。旁边的寺庙里还供奉着三苏父子的元代塑像。
▲ 汽车开不到这个武士前面,穿过田野走过去,正是黄昏,武士的脚下种着蔬菜,一家人正蹲在地里忙着。问种的是什么,有人用方言说了一个名字,写不出来。农人可以听懂普通话,但是用方言回答,大部分听不懂。
03
失意于政治,得意于生活。多年的贬谪生活为苏轼展开了一片新天地。“甚美”是苏轼一生的追求,即使在流放中,苏轼也不忘“甚美”。苏轼的诗作中,经常可见“呵呵”一词,不同于当今时代,“呵呵”一词,在苏轼的诗词中是表达快乐喜悦的心情。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心中,自己的功业开始于流放之地,开始于他落难的时候。虽然政治上不受重视,但无碍,苏轼自有他寻求快乐的方式。流放在他看来等同于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开始。
▲青绫衲衫暖衬甲,红线勒帛光绕胁。秃襟小袖雕鹘盘,大刀长剑龙蛇柙。(苏轼《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 宋代“崇文抑武”的政策并不意味着失去动手的能力,弱不禁风。而是手更丰富活泼了,不限于物,手主要用于生活世界。所以出现了《清明上河图》那样的天堂般的生活世界。
他热爱大地,敬畏自然,喜欢游山玩水,寻访古迹;他是一个步行者、侠客,助人为乐也嫉恶如仇,适量地饮酒,玩鹰,养狗,射箭,骑马,写字,弹琴,画画,收藏古董。
他会种地、盖房、养鸡、养鸭,也会豪迈看病、开药方。他知道什么是美味,自己也会做,经常下厨房,也许还有点胖。
在黄州,苏轼没有住的房子,于是自己盖房。苏轼得到了一个废弃的园子,在那里盖了房,因为盖房的时候下着大雪,所以取名“雪堂”。在黄州没有吃的粮食,苏轼便自己种粮。
黄州太守陈君式是苏轼诗词的爱好者,为苏轼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另一位太守徐君猷也热爱苏轼的文章,他和苏轼经常交情甚笃,两个人经常在“竹间亭”饮酒作诗,好不快哉!黄州在苏轼笔下成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自由之地,也就是在黄州,苏轼有了苏东坡之称。
苏轼的文章令人大彻大悟,牢记世界的出处、生命的意义。畅快淋漓也有,苦中作乐也有。苏轼正是以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无所不通的伟大文人的典范。在于坚看来,所谓文人,就是书写一切,不拘形式,随物赋形。苏轼不只是一个文人,更是一个生活家,他热爱生活,知行合一,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者。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在惠州,苏轼看到居民饮水困难,就教他们修建水槽,将山上的水引到城里。看到穿过惠州城的大江,江是好的,但没有桥,就教他们修建浮桥。看到守军没有军营,散居在百姓的家里面,经常扰民,就请建军营。看到农夫插秧很辛苦,脚杆泡在烂泥里沤得发白,以致发炎,就教他们制作秧马,骑在马上插秧。他看到惠州流行瘴疫,就教他们防治。他看到当地缺医少药,就开辟了药圃,种植人参、枸杞、甘菊、地黄……他看到他们不会酿酒,就教给他们。
即便到了不毛之地,儋州,苏轼自有解脱之道。苏轼在棕榈树林里给自己盖了房子,命名为“桄榔庵”,并且继续写作著书。当地没有墨水,他便自己制墨。苏轼在儋州完成了他在黄州开始的沉思录《东坡易传》,这是苏轼对中国文化做出思考的著作。
文人就是为世界文身者,写一切,文教,止于至善,甚美。苏轼的写作五花八门,生活就是艺术,就是写作。他是第一流的画家,第一流的书法家,他什么都写,诗、赋、札记、诏书、口宣、奏议、表疏……什么能够生生,至善,他就写什么。
他为朋友写墓志铭,为乳母写墓志铭。他写《服胡麻赋》《蜜酒歌》《猪肉颂》《老饕赋》《菜羹赋》等等。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苏轼《食猪肉》)
▲ 宋已逝,黄昏在。
如今,苏轼逝世的近九百年后,研究苏轼成为一门学问,“苏学”研究者遍布世界各地。在黄冈,于坚曾访问了“东坡文化研究会”,与几位老先生慷慨激昂地谈起苏轼的现实意义。不同研究者各持己见,有人批评苏轼的“犬儒主义”;有人考证苏轼是颛顼帝之苗裔。
于坚认为,苏轼诗文中传达出的“甚美”的世界观,在我们当今时代,仍有极大的价值。
▲ 松柏萧萧满故丘,知君怀抱尚悲秋。(苏轼《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
借着这些不朽的文字,我们仿佛还可以遇见苏轼本人,我们依然可以再次觉悟何谓生活;再次思考我们是谁,来自何处,要到哪里去。
于坚先生写的《在东坡那边:苏轼记》是一本寻访札记摄影图书,在这本书中,跟随他的文字和照片,我们可以一起追寻苏轼的风采。
不来亲自读一读吗?
▲ 于坚,男,1954年8月8日,出生于昆明,中国当代诗人、导演。80年代成名,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著有诗集《于坚的诗》《对一只乌鸦的命名》《诗六十首》、文集《昆明记》《建水记》《巴黎记》等数十部,参与《碧色车站》《故乡》《白螺湖祭》等纪录片制作。
于坚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楚尘文化
【内容简介】:
《在东坡那边:苏轼记》是中国著名诗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于坚的全新散文、摄影 作品集,是诗人对诗人的仰望和朝拜之作。于坚用40余年的时间,一次次朝圣苏轼的故乡——四川眉山 ,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作为现代人对于宋诗大家的景仰,穿越千年的尘烟,感受苏轼诗词中的惊涛拍岸。全书以苏轼生平的重要事件和作者的朝圣之路为主线,追寻千古圣贤遗风,体验极致大宋美学,笔墨再 现了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一种超越性的诗性生命。
【编辑推荐】: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于坚散文力作!
★开封、眉山、杭州、黄州、惠州、郏县……跟着诗人于坚的脚步,开始一次穿越时空的朝拜。
★百余幅摄影追寻苏轼遗风,再现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
★不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轼创造的诗性生活,甚美,令人觉悟生活。
★当你迷失于时代各种风起云涌的思潮时,读读苏东坡吧,他会让你的世界豁然开朗。
文字 | 马文英,部分选自《在东坡那边:苏轼记》,于坚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楚尘文化,2021-05
编辑 | 可可
原标题:《于坚:自从苏轼后,文人的声誉一落千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