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杜甫的“老本行”
成都杜甫草堂一景
杜诗中的“药”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原因有两点:一、杜甫身体多病,经常服药;二、采药、种药然后卖药,是杜甫谋生的一种方式。杜甫困居长安的时候,就开始涉足卖药这一行当了,可以说,卖药,是杜甫的“老本行”,他后来辗转于各地,也基本上没有丢掉过“老本行”。下面我们把杜甫跟药材打交道的经历理一理。
据杜甫《进三大礼赋表》所述,杜甫在长安求仕期间,曾经“卖药都市”。至于药材的来源、销售方式、行情、销量等情况,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此事的真实性肯定没有问题,《进三大礼赋表》是写给皇帝看的,没有的事,是不敢乱说的。再说,杜甫进三大礼赋的时候,已经在长安漂六个年头儿了,为了糊口,他总得干点儿什么营生吧?
后来,杜甫任华州司功参军时写的《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又提到采药的事: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
归来稍暄暖,当为斸青冥。
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
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此诗题下有自注:“甫赴华州日,许寄员外茯苓。”意思是“我赴任那天,告诉杨员外以后给他寄华山产的茯苓”。茯苓,菌类植物,寄生于山林松根,是一种中药材,为华州名产。唐人认为茯苓可延年,所以此药为时人所重。要给杨员外寄茯苓,大概是杜甫主动提出来的。杜甫由于被贬,心情不好,如果是杨员外张口要,恐怕与情理不合。后来杜甫回洛阳,路遇杨少府。不清楚杨少府与杨员外是什么关系,但是他们应该很容易见面。杜甫想到曾经对杨员外许诺过的事还没有兑现,就以诗代简,请杨少府给杨员外捎信。这首诗写得温馨而亲切,也很有趣。可以设想,当这位杨员外手捧这首诗的时候,一定有如沐春风之感。难怪杜甫的朋友极多,谁不愿意跟“情圣”交朋友呢。
杜集中说到采药的事,往往语焉不详,没有具体的描述。然而这首诗却明确地告诉我们,诗人是要亲自上华山采茯苓的,这是这首诗值得注意的地方。当然了,杜甫身为华州司功参军,是不可能把“老本行”当成“兼职”的,不过,这首诗起码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信息:采药,也是杜甫的“老本行”。
杜甫后来在同谷的时候,曾在诗中写道:“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二)“镵”读chán,古时的一种掘土工具,铁制,尖头,用它挖草药或者种植什么东西最适合。因装有长柄,所以叫“长镵”。“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联系杜甫过去“卖药都市”的经历,我们可以认为,他的这两句诗,间接地提到了自己的“老本行”。
采药太辛苦,并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如自己种药。入蜀以后,杜甫卜居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建成了自己的药圃:
高楠
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
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
落景阴犹合,微风韵可听。
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
绝句四首(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根据这两首诗,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杜甫的药圃的位置和规模。先看药圃的位置。“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可见草堂门外,就是药圃。诗中的“茅亭”和“草亭”,都是指草堂。一般来说,亭是亭,堂是堂,不一样。但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草堂也可以叫做“茅亭”或“草亭”。如“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三)、“天畔群山孤草亭”(《即事》)中的“草亭”,指的就是夔州瀼西草堂。由“近根开药圃”也可以看出,草堂门外,就是药圃,因为“倚江楠树草堂前”(《楠树为风雨所拔叹》)。那么草堂距离大楠树有多远呢?“接叶制茅亭”,说明草堂与大楠树挨得很近。不过,说是“接叶”,其实有夸张的成分,并不是楠树的枝叶,真的与草堂的屋檐连接到一起了,当初建草堂,选址的时候肯定会考虑遮阳的问题。“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题桃树》)原来草堂前面还有五株桃树,可见草堂离楠树尚有一定的距离。至于药圃的规模,诗中说“苗满空山惭取誉”,可以想象,药圃的面积是相当大的,并不是大楠树对着草堂的方向才有药圃,况且,杜甫的药圃还可能不止一处。
那么,杜甫为什么要建药圃呢?唐朝的时候,种药是一种时尚,在庭院里建药圃,既可以消遣,又可以显示主人的风雅。爱好服食的人,还可以直接从自家药圃里获得“仙药”。不过,真正把种药当成生计的恐怕很少。那么,杜甫建药圃,是未能免俗,还是有生计上的考虑?
私意以为,杜甫建药圃的缘由,首先是为了生计。要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别人的接济,必须自己想办法。而都市卖药,恰好是杜甫的老本行。浣花溪草堂离成都市区很近,去那里卖药,来往方便。再说,药材大概也好卖,因为当时社会上服食之风盛行,有不少药材除了可以治病,还被视为可以使人长生乃至成仙的仙药,市场需求量比较大。当然,杜甫在蜀期间写的诗,并没有提到卖药的事。然而,诗中没有提到,并不意味着事实上不存在,杜甫困居长安时期的诗,也没有提过卖药,他“卖药都市”的事情,我们是从他的《进三大礼赋表》里了解到的。其次是自己“多病所须唯药物”,这一点显而易见,不必多说。再次才是为了美化环境,消遣娱乐。杜甫曾经对一位来访的客人说:“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有客》)可见药圃兼有观赏价值,可供消遣娱乐。有论者说,“乘兴还来看药栏”,说明客人并非杜甫的文章知己,其兴趣在观赏药栏。此论不当。“看药栏”,实际上指的是再来做客,举其一点,以代“做客”一事。
从情理上推测,杜甫除了种药,多少还要种点儿粮食。其《为农》一诗云: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然而这首诗还不能证明杜甫种粮食,因为此诗作于刚卜居不久,“细麦落轻花”应该是别人田地里的景象。题目叫做“为农”,其实是预想之词。杜甫在成都草堂时,还有一首诗题为《大雨》,写久旱逢甘霖的欢喜心情。诗的结尾写道:“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意思是尽管自己不种庄稼,也为四邻的农家感到高兴。看样子,杜甫当时没有种庄稼。不过菜还是要种的:
宾至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杜甫后来离开成都,辗转来到夔州以后,有“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独坐二首》其二)、“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写怀二首》其一)等与药有关的诗句。不过夔州野生的中草药资源好像比较匮乏,杜甫自己服用的柴胡,还是外地的朋友寄过来的。杜甫采药、晒药,大概仅限于自用,并没有当成一种营生。这是因为,杜甫在夔州期间非常忙碌,很少有时间去采药。杜甫在夔州只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却写了四百多首诗,其中长诗还特别多,这要花费多少时间啊!要知道,那时候的写作,多数情况下是在白天进行的,晚上当然也可以写,但是照明的成本不能不考虑。再说,杜甫一家寓居夔州不到两年却多次移居,西阁、赤甲、瀼西、东屯,都是杜甫一家先后住过的地方。这一次次移居,都是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的。另外,杜甫移居夔州的次年,拥有了自己的稻田和果园,已经没有必要靠卖草药为生了。
杜甫后来漂泊湖湘,又捡起了卖药的老本行:“药物楚老渔商市。”(《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楚老”,杜甫自指。杜甫过去卖药,靠采药和种药提供货源。在潭州的时候,采药和种药的条件不存在了,只能卖存货。估计从成都草堂带来的存货也没有多少,试想,出峡以后,拖家带口的,能带多少存货呢?杜甫在潭州,很可能是先去进货,再摆摊儿销售。这样的话,杜甫就是一个“药贩子”了。没办法,生活就是这样残酷。忽然想到杜甫的《醉时歌》,诗中为郑虔鸣不平的几句诗,稍作改动后,就可以用到杜甫身上:“甲第纷纷厌粱肉,子美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甫在潭州摆摊儿卖的药里边,大概还有一些杜甫自己加工的中成药。杜甫诗云:“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所谓“丸药”,就是把药制成药丸,这是需要一定技术的。可以感觉到,杜甫在这方面是个内行。杜甫不但会加工成药,而且还能给自己开方治病:“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秋清》)“药饵憎加减”,说明杜甫自己会调药方。严武的《寄题杜二锦江野亭》一诗,说杜甫“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晋葛洪曾抄《肘后急要方》四卷,这里以“肘后医方”泛指医方。杜甫天资聪明,无书不读,况且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久病而成医,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当然,药物不是万能的,拿糖尿病来说,直到今天,不是仍然无法治愈吗?我们不能因为杜甫晚年疾病缠身,就怀疑杜甫的医道。杜甫如果不懂药理,他的健康状况很可能会更糟。
总之,杜甫的后半生,不断跟药材打交道,与药材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杜甫也经常求人,但是他绝不是游手好闲之辈,他为人正直忠厚,有情有义,为了一家人的温饱,他尽力操劳,不怕吃苦,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男人。如今,网上有个别“喷子”不知天高地厚,说什么因为杜甫不能养家而看不起他,可谓荒谬至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