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级教师贾志敏告别仪式今天举行:他的一生与讲台同在

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2019-02-13 21:04
教育家 >
字号

今天(2月13日),是贾志敏老师告别仪式的日子!

2019年2月5日,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3:53分在上海不幸去世,享年81岁。

贾老师曾说:“当年,我为了生活走上这三尺讲台。今天,我离开这三尺讲台则一刻也无法生活。”

是的!先生一生与讲台同在,现在先生离去了,但他曾在讲台上播下的种子都已经开花!

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时空,生生不息,可以点亮前进道路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贾老师的声音、重温他的教育故事和他曾经说过的话,这是他留给所有教师的宝藏!

这里有贾老师的温情、智慧、勇气,更有一位教师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与讲台同在!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贾志敏: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逾50年。1992年,电视系列教学片《贾老师教作文》在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播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4年被评为特级教师,1999年获“浦东开发建设特殊贡献奖”,2015年,获中国好教育烛光奖。

贾志敏生前独家声音:

什么是好老师?

贾志敏老师为我们的用户留下珍贵的声音,他曾为中国教育报微信用户和好老师微信用户录制独家音频,今天让我们重温贾老师的声音,什么是好老师?他这样说……

贾志敏一生的执着追求:

与讲台同在

一个孩子终于磕磕绊绊地读完了10个生字。真糟糕,还读错3个!他惶惶不安,等待教师指责。然而,教师没有批评他,却说:“真了不起,10个生字居然读对7个。为他鼓掌!”话毕,教师带头拍起手来,教室里掌声骤起。那个男孩第一次得到大家认可,他终于抬起头,露出微笑……

这个男孩,长大后也当了大老师,当了一辈子老师。他,就是读小学时候的贾志敏。

一个小女生正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几位听课教师还掏出手绢悄悄抹去泪水。

读完,教师走到这个小女生跟前,问:“有纸巾吗?”

小女生从衣袋里掏出纸巾递给老师。老师弯着腰,把脸凑到小女生跟前,说:“帮我擦去泪水,是被你感动到的。”

泪水擦去之后,教师准备扔到纸篓去。

小女生说:“不丢行吗?我想保存它。”教师点点头,走开了。

这个流泪的老师就是贾志敏。

语文究竟怎么教?贾志敏一生都在不断探索

贾志敏曾撰文称,叶圣陶先生早在七十年前说过,“语,即口头语言;文,即书面语言。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借课文作例子,教会孩子措辞和写话”。

教语文,有的是“教教材”;有的是“用教材教”。“教教材”,肯定主次不分,面面俱到;“用教材教”,则方针明确,重点突出,内容富厚,效果显著。一字之差,泾渭明白。

求真,是贾志敏奉行的教育理念

虽然身患重病,在过去的几年间数次接受手术,但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仍然撑着虚弱的身躯,做杏坛上的守望者,为语文教育发光发热。

近年来,由于看到“教师不真、研究者不真;方法不真、技巧不真、考试不真,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也不真”,他不顾疾病缠身,奔走于大江南北,讲课、讲座,孜孜不倦地指导年轻教师。

教育就是辅佐学生生长为一个有用的人

在一篇名为《我的语文教学求真梦》的文章中,贾志敏先生写道:在我语文教学与求真之路上,多年来一直坚守了以下四条原则——语文老师目光要准、眼睛要“毒”、心地要善、嘴巴要甜。

老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表彰不要只说“你真棒”,要让他记得老师对他的期望和赞许,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有人问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就是作用,教育就是辅佐学生生长为一个有用的人。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得更好

教课,既要生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热爱文本;更要严谨——教给学生准确无误的知识。

拿到课文之后,贾志敏先生总是先要读上几遍。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得更好。

阅读教学,凡属主流的、本质的、重要的东西必须准确把握,毫不含糊。因为,“教师的眼里是容不得丁点灰尘的”。

教师有不懂或不会的地方,是正常的,不用回避。可怕的是滥竽充数、敷衍了事,教给学生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

贾志敏10句经典语录

句句入心、饱含智慧与挚爱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贾志敏老师曾说过的10句话吧,朴实且精炼,饱含着一位教师一生的追求与热爱!

贾志敏经典语录

1.当年,我为了生活走上这三尺讲台。今天,我离开这三尺讲台则一刻也无法生活。

2.我们要上好公开课,更要上好平时我们每天要教的家常课。

3.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得更好。

4.教学生一年,要想到他五年;教他五年,要想到他终身。

5.不吝啬表扬孩子,还要讲究艺术,要让被表扬者听得心花怒放、刻骨铭心、产生动力、扬帆起航。

6.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安安静静地读书,认认真真地思考。

7.做教师的心里必须装着学生。

8.教给学生的必须是准确无误的。

9.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反复实践,才能接近它的真谛。

10.我爱孩子,爱给孩子们上课,我爱这一份平凡而普通的工作,我更爱这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

名师追忆贾志敏——

带着他的爱和责任前行,

是最好的致敬!

得知贾志敏老师去世的消息后,贾志敏老师的同行、益友以及弟子们纷纷发文,缅怀、追忆贾老师。

张祖庆(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张祖庆老师还年轻,如果这样走下去,定能成为大家”,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不倦探索、奋力超越。我知道,我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成为“大家”,但先生当年对我的鼓励,一直是我在前进路上的动力泉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多地读出先生的话外之音。先生在充分肯定我的课的同时,婉转地表达了他的忧思与忠告。关于“课件要用在当用时”,关于“艺术课与家常课”的辩证关系,其实,先生在含蓄地提醒我,过于用力了。然而,他并没有直戳戳地在大庭广众面前指出,他怕伤了一个年轻气盛、道行尚浅的年轻人的自尊心。

谁说贾志敏先生只有“严厉”?其实,他“严厉”的外表下,藏着更多的“温和”与“温厚”。

周益民(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

我拨通了贾老师的电话。他没有谈一句自己的病情,却就当下小语界的某些人某些现象直言不讳地发表了看法。他说,现在有些老师片面追求课堂的精彩,课堂不是舞台表演,要精彩可以去看演出,课堂教学有时就是单调甚至枯燥的。从电话里,我能感受到贾老师内心的焦虑、不满与深深的期待。我也明白了,这些年,他撑着病体走上各种讲台,早已超越教学艺术的示范,更多是展现对教育的挚爱、对真理的坚守、对小学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解。他是在用生命教语文!

坎坷一生,洗尽铅华。在这个名师、大家满天飞的时代,贾老师是真正的名师,真正的大家。

朱煜(中学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贾老师去世后的几天里,我时常摩挲、翻看《积攒生命的光》。2017年春节里给贾老师做口述录音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有一段,贾老师说起自己一个初中同学的趣事,边说边笑无法自已。到后来,我完全听不清他说的话,只听见“咯咯咯……”的笑声,只看见贾老师眼角晶莹的泪花。如今,看着封面上的速写像,贾老师凝视远方,嘴唇紧闭,我知道,他是在等我们交出一份未来的答卷。

今晚九点

徒弟朱煜追忆贾志敏老师

听过贾志敏讲座的老师大多有这样的感受:贾老师不论身体多不好,只要一站上讲台,便精气神十足,光彩照人!他永远都是那么神采奕奕、风度翩翩、高贵儒雅。

是啊,贾老师的境界或许我们很难抵达,但他在讲台上的执着与坚守,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不断追寻的信念。

今晚九点,我们请来了贾志敏老师的徒弟朱煜(中学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他将为我们带来好老师特别直播《我们为什么追忆贾志敏?》。

朱煜老师将带我们一起来重温、追忆贾老师教育故事,在旧时光里,我们可以和贾老师的思想、智慧再相逢,我想这也是对贾老师最好的致敬!

(原题为《致敬!贾志敏告别仪式今天举行!天上多了一颗指路星,永远为讲台而亮,为教育而亮!》)

    责任编辑:崔烜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