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似寻常的家务劳动,居然暗藏家庭教育的玄机?

2024-12-31 11: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感觉不到被教育。引导孩子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看似寻常家务劳动,实则暗藏玄机,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

01

我的女儿安安2岁的时候,我开始带她一起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当时,她认为这是玩耍,围着我跑前跑后,虽然没帮上什么忙,好歹体验到了窗明几净带来的舒坦。

上幼儿园的3年,安安获得了许多与打扫、整理有关的奖状,“卫生小标兵”“整洁宝宝”“环境明星”等。但我发现,她仅仅是对做这些事比较在行而已,内心并不热爱。

安安上小学时,我不断加码,让她做更多家务,她渐渐显出不耐烦。一天,她冷笑着向我挑衅:“妈妈,您是想培养我将来当保姆吗?”

我严肃地回答:“当保姆没有什么不好。不过,我希望你爱干净、爱整齐,目的不是培养你当保姆,就像我希望你每天运动1小时,目的不是培养你当运动员一样。”

从安安上初中起,我每个周六的上午都雷打不动地邀请她和我一起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老公心疼女儿,劝我:“安安学习那么紧张,连补觉的时间都没有,你就放过她吧。”

我笑着说:“你有没有发现,每次把房间打扫干净、把东西收拾整齐以后,安安的心情都好多了,有时还哼歌呢。”

老公醒悟:“对呀,周五晚上回到家,安安总是眉头紧皱、唉声叹气的。”

我说:“我在给安安做心理按摩,你不懂别捣乱。”

心理学研究显示,居住环境的整洁程度对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生活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人的焦虑和压力水平会显著降低,感受到更多的平静和满足。

老公先点头后摇头:“房间整洁确实让人心旷神怡,我们应该给安安营造这样的环境,但是,你让她自己动手打扫、整理,这不是给她增加负担吗?累得一身汗,哪来的心旷神怡?”

“打扫卫生,其实就是打扫消极情绪;整理房间,其实就是整理心情。”我尽量把高深的心理学知识说得浅显些,“安安在学校刻苦学习一周,心里积压了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

我带她做家务,一方面是转移她的注意力,而且打扫、整理这样的事做起来没难度,可以很容易让她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是用整洁的环境影响她的心情,让她在舒适的房间里感觉放松、惬意,产生学习的冲动。”

02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模拟机制”。简单地说,内模拟机制就是人的心理模拟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状态。

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身处其中的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有所感受。

比如:看到崇山峻岭,我们会感到敬畏、大气;看到潺潺流水,我们会感到宁静、温柔;看到旭日东升,我们会感觉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看到鲜花盛开,我们会感到热情和幸福……环境干净整洁,我们做事就会变得有动力,积极性明显提高。

相反,如果置身脏乱环境,我们会感到沮丧、烦躁,学习和生活时会心态消极、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容易出错。

老公对我的科普半信半疑:“你说的这些听起来挺有道理,不过,都经过科学验证了吗?”

我告诉他,诸多中外研究都明确了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与心理健康的正相关关系。

比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整理办公桌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专注度和工作效率;家里不囤积物品的人更自信,心态更积极;卧室整洁能带来高质量的睡眠;时常打扫房间的人成就感更强烈等。

德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各由20人组成的学生进行分场地考试,两组学生平时的整体成绩水平非常接近。第一组被安排在一个破旧的教室,房顶漏水、地面肮脏、空气中散发着莫名的臭味;第二组被安排在一个窗明几净的大会议室,空气清新,还有绿色植物。考试结果显示,第一组整体合格率只有40%,而第二组的整体合格率高达80%。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了内模拟机制。”我说,“典故‘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朱子家训》开篇即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武氏家训》《曾氏家训》等也有类似的家规,说明家长要求孩子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听了我的解释,老公心服口服。

03

在引导安安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几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1.工具越简单越好

既然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的过程就是消除消极情绪、整理心情的过程,那么就不必图快,更不要用扫地机器人之类的电器,用笤帚、拖把、抹布即可。

2.约定“家庭扫除日”

家长想让孩子养成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的习惯,就不要“突击”,而要讲究规律性。建议约定“家庭扫除日”,算是亲子活动的一种,大家齐动手,出出汗,其乐融融。

此外,定期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可以保持家庭环境长期整洁,减轻每次打扫的劳动强度。

3.整理物品时要讲究分类

将物品分类,如衣物、书籍、杂物等。将不常用的物品存放在收纳容器中,方便管理。对幼儿来说,这样的分类就是数学启蒙,有很好的益智作用。

4.学会做减法,过精简生活

如果房间面积不大,家长或孩子又喜欢囤积物品,那么无论怎样整理都会显得拥挤,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内模拟机制。因此,家长要注意清理不再需要的物品,保持房间内物品的实用性,有助于维持整洁。

暂时不用的物品,建议利用家里的储物空间,如床下、柜顶等,避免杂物堆积,影响日常生活。

5.重点教孩子整理书包

家长引导孩子整理书包至关重要。

一方面,相对于书桌、书架、床等可以分享的物品,书包对孩子来说更像是私人物品,因此,整理书包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内模拟机制。

另一方面,书包是收纳课本、练习册、文具盒等学习用品的,把书包整理得整齐有序,更容易与“知识结构”形成心理模拟关系,使孩子学习起来井井有条、从容不迫,同时学会规划和组织,学习的条理性和自主性都会神奇般地增强。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感觉不到被教育。引导孩子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看似寻常家务劳动,实则暗藏玄机,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家长朋友们不妨试试。

作者:晓林

编辑:壮青青

原文链接:看似寻常的家务劳动,居然暗藏家庭教育的玄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