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追忆|2024年,这些离开的文学大家曾为我们审视时代
2024年12月4日,作家琼瑶的翩然归去让无数人唏嘘感叹,网上的转发语里有这样一句话:“琼瑶走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而除了琼瑶,今年还有叶嘉莹、聂华苓、痖弦、乐黛云、齐邦媛、马识途、谌容等文坛前辈离开了人世。他们审视时代,打量世间,以文学将他们对人的关爱、对真的探索、对爱的追寻定格于岁月之中,为后人留下万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琼瑶 视觉中国 资料图
琼瑶(1938-2024)
作家琼瑶被发现在台湾淡水家中过世,86岁的她留下遗书一封,上面写着:“朋友们,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琼瑶,本名陈喆,原籍湖南衡阳,1938年生于四川成都,1949年随父母由大陆赴台生活,16岁时以笔名心如发表小说《云影》,25岁时出版首部长篇小说《窗外》。她多年来笔耕不辍,代表作包括《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彩云飞》《海鸥飞处》《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在水一方》《我是一片云》《庭院深深》等。
多部作品还被改编为影视剧,包括《六个梦》系列(《婉君》《哑妻》《三朵花》《雪珂》《望夫崖》《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系列(《梅花烙》《鬼丈夫》《水云间》)、《还珠格格》系列等等。它们捧红了上百个影视明星,也成为好几代观众共同的记忆。尤其《还珠格格》第一、二部,收视率创下中国第一、亚洲第一,风靡全球各国华人圈,一时人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
而琼瑶的人生,和她笔下的故事一样,拥有了自我,充满了爱恨情仇。就连她离开人间的方式,都一如既往地“很琼瑶”。一个传奇翩然归去,她的读者和观众会永远记住“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叶嘉莹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叶嘉莹(1924-2024)
11月24日,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后成为加拿大籍华人。她是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她一生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数十种。
更重要的是,她以一方讲台传授中国古典诗词。作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她门下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她捐出自己的积蓄3500多万元,成立了“迦陵基金”,志在全球弘扬中华诗教,把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
1979年开始,叶嘉莹回国讲学,先后来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2015年定居南开园。
她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这位“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无愧于她的一生所求。
聂华苓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聂华苓(1925-2024)
10月21日,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在美国爱荷华家中去世,享年99岁。
聂华苓1925年生于武汉,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外文系,同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49年与家人到台湾地区,1964年旅居美国,任教于爱荷华大学,代表作有小说《桑青与桃红》、回忆录《三生三世》《三生影像》《三辈子》等。
对于自己的一生,聂华苓曾形容:“我是一棵大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
1967年,聂华苓与其先生、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在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的基础上创办了“国际写作计划”,至今已邀请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名作家前往爱荷华进行创作与交流,包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尔罕·帕慕克、切斯瓦夫·米沃什、谢默斯·希尼、托妮·莫里森。
1979年,她与安格尔在“国家写作计划”中发起了“中国周末”活动,特邀中国大陆作家陆续赴美。我们熟悉的萧乾、艾青、王蒙、丁玲、茹志鹃、王安忆、谌容、徐迟、冯骥才、张贤亮、阿城、古华、汪曾祺、残雪、苏童、西川、李锐、蒋韵、余华、唐颖、陈丹燕、莫言、刘恒、迟子建、毕飞宇、胡续冬、格非、韩博、徐则臣、金仁顺、阿来、王家新、张悦然、周嘉宁、笛安、石一枫、索耳、王占黑等几代中国大陆作家都去过爱荷华。
在那里,不同国家、种族与文化立场的作家相聚一堂,用聂华苓的话说,“交流”而非“交锋”。在那里,一切以文学为纽带,大家打开自己,通过他者之目光,去看见更完整的世界。
痖弦
痖弦(1932-2024)
温哥华时间10月11日清晨,诗人、文学编辑家痖弦逝世,享年92岁。
痖弦,本名王庆麟。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到台湾。他的写作涉及诗歌、散文、评论等多个领域,出版有《苦苓林之一夜》《痖弦诗抄》《深渊》《痖弦诗集》《中国新诗研究》《记哈客诗想》《Abyss》等中英文诗文集多部。
他也曾主编《创世纪》《诗学》《幼狮文艺》等杂志,任《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编二十余年,并主讲新文学于各大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代,他和洛夫、张默共同创办了“创世纪”诗社,诗社一办就是50多年,至今仍在出刊。1966年1月《创世纪》第23期开始刊出《新诗史料》专栏,痖弦先后在上面介绍了废名、朱湘、王独清、孙大雨、辛笛、绿原、李金发、康白情等诗人。1975年12月《创世纪》第42期起又连续发表痖弦编的《民国以来出版新诗集总目初编》、《民国以来新诗总目初编》(诗刊部分)和《中国新诗年表》(1894—1949)。
在2014年上映的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中,痖弦拿着一本本《创世纪》杂志,将它们小心翼翼地码齐,并望着它们说:“《创世纪》也应该是台湾经验里最宝贵的,值得向外来宣示,因为在世界上,同人杂志有这么长岁月的也很少,它在中外纪录上都是一个奇迹。”
而痖弦的诗也会成为漫漫岁月中的一个奇迹。如他所言:“人生朝露,艺术千秋,世界上唯一能对抗时间的,对我来说,大概只有诗了。”
乐黛云
乐黛云(1931-2024)
7月27日3时46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乐黛云在京逝世,享年94岁。
乐黛云,1931年生,1948年进入北大,1952年留校任教。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集刊主编。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 — 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跨文化方法论初探》等。
在《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中,乐黛云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又回到教学岗位。
五十岁的她,在一般人以为“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时候,选择了重新开始。此后,她重新焕发学术活力,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取得了斐然成就:因为她,北京大学有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中国有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学会;全国各高校有了一个又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担任要职。
齐邦媛 资料图
齐邦媛(1924-2024)
3月28日凌晨1时,《巨流河》作者齐邦媛去世,享年100岁。
齐邦媛,1924年生,辽宁铁岭人。她于1947年从“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同年赴台湾,曾先后担任过台湾大学外文系助理教授,台中一中教师,中兴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等职。1988年,齐邦媛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获颁荣誉教授。
她著有回忆录《巨流河》,散文《一生中的一天》,评论《千年之泪》、《雾渐渐散的时候》,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台湾)选集》英文版等,英译《城南旧事》等。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齐邦媛以逾八十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的《巨流河》。这本书横跨百年历史,情感精纯且沉郁厚重,前半部回忆大陆时期所遭逢的战争与离散,后半部记录了她抵台后,曾参与的各种文学事业。
“她将争取到的‘晚期’时间,都用于奉献给她与我们的文学事业。”如中国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黄文倩所言,齐邦媛是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家:从个人走向众生、从有我迈向无我之境、从一己之情到不执着于情、从友爱到博爱,“我们的心再一次有了对真、善、美的愿力与愿望。”
马识途 成都商报 王红强/视觉中国 资料图
马识途(1915-2024)
3月28日,革命家、作家、书法家马识途去世,享年110岁。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1915年生于重庆忠县,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他于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纪实作品《在地下》《沧桑十年》《百岁拾忆》,短篇小说《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深受读者喜爱。其中《夜谭十记》还被改编拍摄电影《让子弹飞》。
作家阿来表示,谈到十七年文学,马老的《清江壮歌》是绕不过去的一部作品。而在短篇小说上,《夜谭十记》也创造了中国风范、中国气派的短篇小说样式。“我一直觉得,他在小说艺术上有自己的探索。回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的总体风气是认为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才是创新,但他是反过来,向民间文学学习,他的《夜谭十记》就有中国古典小说的那种韵味。”
还值得一提的是,马识途不仅诗文著作颇丰,还善书法,与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他曾在北京、成都、重庆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书法展并获得各种奖项。阿来说:“他书法好,我们也给他办过两次展览。展览的收入,大约两三百万吧,他一分没留,全部捐给四川大学,专门鼓励学生写作。他说我这个钱不够办大奖,就给学生办个奖吧。”
谌容
谌容(1935-2024)
2月4日,作家、编剧谌容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谌容祖籍重庆巫山小三峡,1935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北汉口。她于19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75年出版个人首部长篇小说《万年青》,1978年出版长篇小说《光明与黑暗》。1979年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发表在巴金担任主编的《收获》杂志上,茅盾在第四次文代会讲话中对该作品点名称赞,称其为“中篇小说出现了初步的繁荣”的代表。
1980年,谌容发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迅速引发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小说塑造了以眼科医生陆文婷为代表的典型形象,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处境和心路历程。谌容通过这部作品提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年知识分子的境遇之难,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和讨论。
此后,《人到中年》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等奖,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有影响力的40部小说”之一,同名电影荣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谌容本人也凭借该片荣获第5届小百花奖优秀编剧奖。她对人生和社会的关照与思考,直至今日都没有过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