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与污泥打交道20余年的“大师”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杨戌雷。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杨戌雷的职业围绕着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但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污水中的污泥怎么处理?
十多年前,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上海对污泥的处理以填埋为主,一度造成“污泥围城”的困境。现如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已有了跨越式发展,通过无害化焚烧,上海不仅实现污泥零填埋,还在探索资源化利用。
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一批水务人的努力,其中就有杨戌雷——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主任。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污泥处理大师",他用无数夜以继日的钻研和扎根一线的摸爬滚打,一件一件克服技术难题,一项一项实现技术创新,29岁就带领团队在短时间内“征服”亚洲规模最大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系统,摸索出污泥处理的中国方案。
29岁“挑起大梁”
所谓污泥,不是河道里的淤泥,而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污水处理中有一环是生物处理,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分解、去除,从而净化水质。但微生物也会死亡沉淀,需要定期清理出污水处理系统。这些微生物在业内被称为活性污泥,简称“污泥”。
2011年,为了破解上海“污泥围城”之困,国内首例全链条世界级“巨无霸”污泥处理中心——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建成调试,年仅29岁的杨戌雷调任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担负起污泥消化、干化、深度脱水三大系统的调试和接管工作。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杨戌雷
当年的污泥消化和干化工程,主要采用进口设备和技术,包括杨戌雷在内的整个污泥处理团队100多人可以说是零基础、零经验,而且平均年龄只有26岁。负责调试的外国工程师根本不相信这样一支年轻团队能让这套“洋”设备转起来,而杨戌雷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为了尽快掌握该系统,杨戌雷白天在现场爬上爬下、钻进钻出,摸清每一根管道的走向,研究每一个设备的用途;晚上他也经常不回家,就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翻阅图纸,学习运行原理。饿了,扒几口盒饭;困了,在办公室打个地铺睡一会儿。污泥干化调试运行期间,需要进行48小时、72小时甚至168小时的连续运行调试,杨戌雷每次都在现场,曾连续两个星期没有回过家。
“污泥处理并不简单,不仅工艺复杂,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杨戌雷举例,污泥消化会产生大量沼气,沼气本身易燃易爆,沼气里还有大量的硫化氢。当时行业规定硫化氢在10ppm以下安全,1000ppm可以导致人猝死。因此,业务操作的要求非常高,他既要编写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又要手把手为工友开展实操培训。
2013年,在污泥消化、干化调试接管运行满一年时,外国设备专家现场回访,半开玩笑地说:“本来想看看系统是否已停运,没想到运行工况良好,连一些设计上不合理的地方都被改良优化了。”
在杨戌雷的带领下,整个团队仅用一年时间,就全面接管了污泥处理三大系统,并实现了稳定运行。此后,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历经多次升级改造和达标扩建,边建设边运行是常态,杨戌雷和团队的设备调试经验往往成为行业的重要参考指南。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目前是亚洲第一大污水处理厂,承担上海约1/3的污水处理量,污水的设计日处理规模是280万立方米,污泥的设计日处理规模是486吨干基。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一年的污水处理量约为11亿立方米,相当于83个西湖的年蓄水量。
探索污泥“变废为宝”
小时候,杨戌雷家住在长宁区周家桥,旁边就是苏州河,“那时候苏州河真的是又黑又臭”。他记得弄堂口有一个小泵站,老师傅说,泵站的作用就是把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但他不明白,既然污水去了处理厂,河道为什么还这么臭?
再后来,他选择进入了上海市排水技校,19岁毕业后入职南区污水管理所龙东路泵站,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做起,每天花大量时间清捞垃圾,染得一身脏臭。他倒也不介意,每天清洁完垃圾,换上干净的工作服,马上跟着师傅按上下游液位认真学习开停泵、保养设备、维修设备等。
杨戌雷(中间)和同事们
他说,这份工作对一个普通技校生来之不易,“我非常珍惜。‘珍惜’这两个字可以说贯穿了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尽管泵站里每个人有分工,他总是能多做就多做,并且琢磨怎么做得更快更好。
这份勤快和上进为他赢得了许多机会,每个职业阶段都是“年纪轻轻挑大梁”。21岁,他成为了排水系统最年轻的泵站站长,负责管理5个泵站;26岁,他担任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动力车间主任,负责的大型变配电站规模仅次于浦东国际机场;29岁,他迎来“压力最大的挑战”,担任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接管了亚洲规模最大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三大系统。
尽管和污水、污泥打交道已有20多年,42岁的杨戌雷工作热情依旧。污泥本身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养分和能量,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如何把污泥“变废为宝”引起了他的兴趣。
2021年,杨戌雷团队接管了污泥二期干化焚烧车间,采用脱水、干化、焚烧作为主体工艺流程,实现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以及资源化的完全处理。焚烧产生的残渣,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的粉煤灰。其中有一部分残渣因掺入药剂,只能作为危险废弃物处理,杨戌雷想把这些残渣也一并利用起来。
他带领团队对焚烧灰渣进行研究分析,经过一系列实验发现,焚烧灰渣中存在大量的硅砂和硼砂,而这两种材质是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材料。经过多次实验,他们用灰渣成功制出了各种颜色的玻璃砖,几乎能达到工艺品的水准,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拓了全新的途径。
另外,污泥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液,其中也含有丰富的可回收资源。杨戌雷也在参与研发污泥液资源化科研项目,探究如何实现污泥液氮磷物质资源高效回收利用的新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成为编教材、带徒弟的“杨师傅”
2011年接管白龙港污泥处理系统时,杨戌雷觉得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没有人才,一群毛头小伙既不明白系统构造,不熟悉机械性能,也毫无运行经验,而高技能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为培育污泥处理紧缺人才,杨戌雷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创新培养方式,先后培育了1名高级技师、14名技师、49名高级工等一大批行业紧缺技术骨干,多人荣获上海工匠、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2023年,“戌雷学院”揭牌,杨戌雷“双带头”工作室成立。
随着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规模增长,新职工不断加入。杨戌雷意识到,培养好年轻职工,污泥处理工种必须有一套系统完整的学习手册。为此,他参与编写了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厌氧消化等技术规程标准,为年轻职工提供了污泥处理指南。
杨戌雷(右二)和同事们
2013年,杨戌雷凭借在污泥处理领域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众多关键的污泥处理理论提供了借鉴和依据。他参与编写的《污泥处理工》教材,填补了国内污泥工种教材的空白,为污泥工种提供了全面、科学、实用的参考和指导。
“90后”唐豪洲,刚进入白龙港污水厂工作就成了杨戌雷的徒弟,他说:“杨师傅是一个自带光环的男人,有他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平时,只要杨戌雷加班加点,唐豪洲就会陪着一起,配合他的工作,在跟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
“每次厂里引进了新技术,杨师傅都特别兴奋,眼睛里放着光。”杨戌雷的徒弟李星罡说。他刚入职白龙港污水厂时是一名操作工,使用的职业培训教材还是杨戌雷编写的。
在“杨师傅”长时间的指导与勉励下,李星罡也收获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成长为污泥处理车间的一名工艺管理员。他表示:“杨师傅经常教导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仅要能干活、愿意干活,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掌握新技术,懂得如何干好活,所以要在污泥处理的道路上保持初心、再接再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