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现代世界,苦修还是一种出路吗?

2025-01-01 08: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3.11.11 — 1991.7.24), 波兰出生的美国犹太裔作家,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卢布林的魔术师》是美国犹太裔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作品。辛格于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他(辛格)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困境。”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3.11.11——1991.7.24),被称为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是意第绪语(属于西日耳曼语支,源自古德语,通常用希伯来字母书写。主要使用者是犹太人,尤其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文学运动的领军人物,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辛格生于波兰莱昂辛村(20世纪初属俄国),1919年开始用希伯来语写作,1921年又改用意第绪语创作。在1935年德军占领华沙前夕,他离开波兰移民美国,以当编辑和写作为生,在纽约的《犹太每日前进日报》担任记者和专栏作者,后于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代表作品有《卢布林的魔术师》、《傻瓜吉姆佩尔》、《莫斯卡特一家》、《庄园》、《撒旦在戈雷》等。

▲《卢布林的魔术师》实拍图

《卢布林的魔术师》一书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叙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来自波兰小城卢布林的魔法师雅沙从半个异教徒——一个质疑上帝、违反“十戒”、游走于众多女子之间的犹太人——成为“忏悔者雅沙”的经过。

但书中所刻画的雅沙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变化却十分细致,既不着痕迹地说明了生在传统犹太家庭的雅沙质疑上帝的原因,也充分表明了雅沙最终结束花花公子式的魔术师生活、成为苦修者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由此,雅沙这个浓缩了时代矛盾、民族矛盾的小人物跃然纸上,成为了十九世纪中后期在善与恶、理智与情欲、科学与宗教的重重漩涡中挣扎求生的典型。

01.

雅沙:当矛盾将我撕裂

小说甫一开头便展现了雅沙如鱼得水的生活。

他有着近乎于魔幻的神秘力量——能打开所有的锁、掌握着读心术和催眠术;他既了解犹太人的事务也懂得西欧最先进的科学知识;还有四个半女人为他深深着迷。但雅沙并不幸福,

尽管他野心勃勃,对生活充满渴望,但心里还是感到悲伤、空虚和一种既不能弥补又无法忘却的负罪感。

他因着撕扯他内心的种种矛盾而无法决定任何事,对自我的认识是“他还是那个摆弄父亲的钥匙和锁、跟着魔术师在卢布林走街串巷的小学生”。

作为一个出生在传统犹太家庭、有着笃信犹太教的妻子却接触了西欧先进科学知识的人,雅沙最大的矛盾是信仰上帝或者皈依科学。

雅沙从小随家人进入圣殿礼拜,然而他不明白,犹太人为何能一直作为一个整体和一个没有见过的上帝说话,尽管这个上帝给予他们的礼物是瘟疫、饥荒、贫困和大屠杀。在雅沙接触天文、地理、物理和算数之后,他感到这些科学仿佛能更好地解释世界是怎样诞生、又是怎样运转的;他愈加无法确证上帝的存在,也无从肯定犹太教的价值和犹太法典中的真理:

为什么上帝需要那些带风帽的大衣、那些鬓角、那些便帽、那些腰带?犹太人还需要为《塔木德》(仅次于《圣经》的犹太经典)再争论几代人?还要给自己加上多少条清规戒律?他们等待弥赛亚的到来已经等了两千年,还要再等多久?

……

有什么证据在犹太法典里可以找到所有的真理?或许答案在基督徒、伊斯兰教徒或其他教徒的手里呢?他们也有自己的圣经、自己的先知,各种奇迹和启示的传说。

但当他走进犹太会堂时,一种无需印证的对上帝的信仰又会攫住他的心:

不过怜悯的力量齐心协力,让他披上祈祷巾,戴上经文匣,手拿祈祷书,站在一群纯正的犹太人中间。他吟诵着“以色列啊,你要听”,用手蒙住眼睛。他背诵《十八祝福词》,思索着里面的每一个字。早已忘却的童年的虔诚回来了,一种无须印证的信仰,一种对上帝的敬畏,一种对自己犯下的罪行的悔恨。他从世俗的书本里学到了什么?世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太阳、月亮、地球、动物和人都来自一团水汽。但这团水汽又是从哪里来的?一团水汽怎么能 创造出一个有五脏六腑和大脑的人来?他们嘲笑把一切归功于上帝的信徒,却把所有的智慧和力量归功于一个意识不到自身存在、视而不见的自然。雅沙感到有一道光从经文匣进入到他的大脑里,打开了里面的房间,照亮了黑暗,解开了一个个死结。所有祈祷词说的都是同样的话 :有一个无所不见、无所不闻的上帝,他怜悯世人,他遏制自己的震怒,宽恕罪行,他要世人忏悔,他不仅在这个世界,也在另一个世界上惩恶扬善。

是的,存在另一个世界,雅沙始终这么认为。他几乎都能看见它们了。

我一定要做一个犹太人!他对自己说,和其他犹太人一样的犹太人!

对雅沙来说,信仰上帝就意味着遵从卢布林的犹太人传统——被充满安息日、节日、对弥赛亚和世界末日期待的氛围的家庭束缚在一个小城里;遵从女人经商、男人研读《托拉》的旧风俗。

然而,这样的生活与雅沙的本性相违背,他内心深处始终有各种力量激烈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激情。无论是不断变动的生活、永远追求更刺激的戏法,还是周旋在五六个女人之间,不过都是雅沙释放内心激情的方式。因为这样的激情,“他永远理解不了一个人怎么能够住在一个地方,和一个女人过一辈子而不得忧郁症”。犹太教的传统和躁动的本性始终撕扯着他的内心。

同时,有着先进的科学知识、遥遥领先的生产力并且代表着世界中心、引领着世界潮流的西欧国家诱惑着雅沙,促使他离开卢布林,甚至于离开华沙、离开波兰而去向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

雅沙清楚地看到,“国外”总是代表着先进,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一个歌剧演员可以唱得像猫头鹰叫,但只要他在意大利唱过,所有观众都会大声叫好”;一个外国来的不入流的小丑也总能拿到比他更多的演出报酬。而所有人都承认,“要是他(雅沙)生活在西欧,现在早已名扬世界了”。但雅沙又那样对西欧感到恐慌,更怀疑西欧是否意味着更好的世界和未来。

他看得到世界上或许哪里都一样:

到处都有这样乌七八糟的人、他们在婚礼上跳舞,在葬礼上嚎啕大哭,在圣坛前发誓忠贞,暗地里却在践踏婚姻,为一个虚构出来的被遗弃的孤儿哭泣,却在战争、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和革命中相互残杀。

……

他们把宗教和唯物主义、婚姻和通奸、基督的爱和尘世间的恨巧妙得融合在一起。

雅沙对埃米丽亚的追求是贯穿全书的线索,他希望与埃米丽亚去意大利生活是导致他尝试偷窃、违背犹太教戒律的直接原因。他看得到埃米丽亚美丽、有礼而学识渊博,既不同于轻薄的情妇泽芙特尔,也不同于只懂得家务与裁缝生意的妻子埃丝特。但又觉得“其实所有女人都一样”,他在贪恋女人的同时又像酒鬼憎恨酒精一样憎恨她们。雅沙对埃米丽亚的迷恋甚至让他有了抛下妻子远走意大利、抛下犹太教而改信基督教的念头。但他并不能确定他对埃米丽亚爱得有多深,甚至拿不准他的感情是否是爱情。

雅沙对时代感到迷茫、对信仰感到迷茫,甚至无法为自己的感情做决定。欲望四溢,重重矛盾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内心,让他无从宁静和快活。

02.

宗教如何可能

雅沙是迷茫的,总是处于摇摆之中而无法做出决定。

这种不确定的摇摆状态被雅沙自己归结为“无聊”,而“无聊”正是他最大的敌人。他在魔术、女人和华服之间寻欢作乐、不断满足自己就是力图摆脱这种空虚。但这样驱赶无聊而获得的快乐是稍纵即逝的,于是他从不停下、汲汲以求,像“走钢索”一样过日子。而他慌乱地摔伤了脚、害得玛格达自杀让他认识到了这种方式的失败和在尘世中狂欢的无意义。

于是他向犹太教投诚,以犹太教的纪律要求自己并希望从中寻找拯救之道:

他感到悲哀、空虚,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几个小时前发现玛格达死了的感觉很相似。

同一天里,那些隐藏得最深的事物两次呈现在他面前。他看到了死亡和纵欲的真实面貌,且发现它们是相同的。就在他站在那儿睁大眼睛看的时候,他明白了自己正经历着某种转变,他再也不会是原来的那个雅沙了。过去的二十四小时与他经历过的任何一天都不一样。它们总结了他过往所有的生活,还贴上了封条。他看见了上帝的手。他走到了路的尽头。

在小说的结尾雅沙成了苦修者,终年呆在石质小屋中来回避外界的诱惑、用《托拉》和美德书防御内心的魔鬼。他成了远近闻名的“雅各布拉比”,像圣人一般接受犹太男女的求见并为他们祈福,但他悲哀地认识到——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是找不到安宁的。正如哲学家所说,没有悲伤就没有明天。”

即使仅能容身的石质小屋为他隔断了外界的诱惑,存于大脑和心底的诱惑却仍一刻不停的困扰着他——研读圣书的时候,对真理和上帝质疑的念头仍然与他纠缠不休;对往日放荡生活的渴望也如附骨之疽般如影随形。他必须像与一条恶犬搏斗那样一刻不停地与如同魔鬼的无尽欲望做斗争,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他会真正地察觉到上帝:

有时候恶魔也会退却,雅沙的信仰得到恢复,而且他会真正地察觉到上帝,感觉到上帝的手在支撑着他。他开始懂得善良的必要性,渐渐尝到祈祷的甜美、《托拉》的美味。他一天比一天明白,他研读的圣书将引导他走向美德和永生。它们指明了通往创造终极目标的道路,而留在身后的只是罪恶——所有的蔑视、偷盗和谋杀。没有折中的道路。只要离开上帝一步,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雅沙在砖房里苦修,坚持“不伤害任何人,不诽谤任何人。就连邪念也不能有”。但雅沙是否明白这么做的理由呢?他实际上是在数度打击之下皈依上帝。

那么,这种皈依是勇敢的出自本心的选择,或者只是被无情世界压垮后的消极退缩?

他在回答朋友的疑问时说“没有其他路可走”。雅沙像自己从前驯养的猴子一样被规范着服从纪律,因为“没有别的出路”而甘之如饴地顺从、压抑自己的欲望。小说中提到“没有纪律的信仰,对陷入精神危机的人几乎是没有帮助的”,而雅沙正是被有纪律的信仰(不断地忏悔、苦修和研读经书)挽救了。

这是或许是偏向传统一派的犹太裔作者艾萨克·辛格支持的,但在我看来,这样的拯救之道何其残忍和悲哀——作为一种永远低于神的、不完美的残缺生物,人是怎样地被贬低。

人在完美的上帝和人为的纪律下永恒地忏悔,出于不可知的伦理义务禁欲,几乎丧失所有的主体性和选择人生的权利。难道人宝贵的自由意志只是为了服从和遵守吗?难道人的所有欲望都是那样的鄙俗不堪?难道人仅仅因为亚当和夏娃犯了罪而永久地丧失追求尘世幸福和欢乐的权利,而希冀于来世的得救吗?

论及人欲望的合理性,作为无神论者可能更支持令狐冲式的观点:人生在世,要吃饭,要穿衣,要顾到别人,岂能当真无欲无求?涅槃是‘无为境界’,我们做人是‘有为境界’。在有为境界中,只要没有不当的欲求,就不会受不当的束缚,那便是逍遥自在了。

而“正当”与“不当”,则是世俗范畴中的讨论。

03.

寻找答案的开放性

小说结尾停留在苦修的雅沙感受到了一种平静,在赞美上帝后动容地打开了来自埃米丽亚的信件:

因为他已经念过《十八祝福词》,他向她点头致意。痛苦的念头全都消失了。他又感到了满满的爱意。显然,埃丝特从他脸上觉察到了这一点。说到底,人是能够判断的。只要愿意,什么都能看见。

……

吃完米饭,喝了兑菊苣粉的咖啡后,他撕开信封。他飞快地 扫了一眼签名,眼睛就模糊了,心中悲喜交加。埃米莉亚给他写信了。这么说埃米丽亚还活着!

艾萨克·辛格为结局保有了一种开放性。事实上我们无从预料内心仍涌动着欲望的雅沙是否会顺从诱惑、走出他的苦修所。同时,埃米丽亚在信中提到“这一代的年轻人似乎都很自我,不受限制,一定要得到心里想要的东西”——魔鬼驱使下欲望的冲动似乎愈来愈强烈地想要网罗住现代人的心。

而开放性正是辛格的高明之处。正如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所说:“他(辛格)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困境”。

《卢布林的魔术师》反映了被欲望驱使、被矛盾拉扯的人陷入命运的罗网的普遍困境,作为犹太裔的辛格希望人们可以通过宗教得救,但作为现代人的辛格不能停止同雅沙一般的质疑。

[美]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著

小二 译

中信大方x楚尘文化

【内容简介】:

犹太人雅沙是卢布林一个四处巡演的魔术师、吞剑者、杂技演员,精通读心术、催眠术等神奇的技艺。他虽然是犹太人,但他并不十分信任犹太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与他们对上帝的虔诚,游走在信仰与欲望、理性与疯狂之间。他生性好色,周旋在众多女人之间,家里有一个虔诚的犹太妻子,巡演时又带着一个充当助手的情妇,甚至还计划着与一位贵妇人双宿双飞。在情欲与野心的驱使下,他终于没忍住跨过道德的边界,深夜翻入一位守财奴的家里……

[美]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著

郭国良 译

中信大方x楚尘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鬼怪故事集,都是有关魔鬼及其同伙、未出生者、疯子和行尸走肉的故事。首篇《傻瓜吉姆佩尔》是辛格的成名短篇,讲述了吉姆佩尔的经历,他是一个简单纯真的面包师,经常受到欺骗,但他拒绝对折磨他的人进行报复;在《来自克拉科夫的绅士》中,恶魔之王降临在一个穷困的村镇;《未出生者日记》详细记录了一个小恶魔的训练养成;《隐身人》描述了一个游走于生死之界、徘徊于现世与来世之间的绝望亡灵,以及他的所思所见……

辛格从宗教、传说、寓言中汲取素材,将人心中的邪恶与欲念具象成鬼怪形象,平凡人在各种诱惑与考验中不断叩问着自己的灵魂。在名为弗兰波尔的波兰小村镇中,辛格记住了那个失落在战争与现代文明之外的旧世界。

[美]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著

傅晓微 译

中信大方x楚尘文化

【内容简介】:

《羽冠》是辛格发表的篇幅最长、最优秀的小说集之一。

在同名短篇《羽冠》中,美丽、聪颖、好学的犹太少女阿卡莎,被扮成祖母幽灵的魔鬼引诱,改信基督教。幽灵给她展示了一顶巧夺天工、非人力能做成的羽毛王冠,作为超神力量的信物。十几年后阿卡莎识破魔鬼的真面目,得到祖父幽灵的启示,回到了犹太社区,寻找并嫁给了她拒绝过的求婚者兹马克——一个刻板的犹太教学者。狂热的兹马克强迫她接受一系列疯狂的忏悔,最终将她折磨至死。她死之前,在枕头里发现另一顶羽毛王冠,而且这顶王冠上有着上帝不可说的名字。但她到死也并不确信这一顶羽冠会比上一顶羽冠更能揭示真理。乡邻们在她死后的手指间发现了零星的羽毛,却始终无法弄清她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如果世上确有真相的话,那它就像这羽冠一般复杂而隐蔽”故事的结尾这样写道。

本书收录的24个短篇大多是在美国生活的犹太人的故事,他们历经战争浩劫,是一群陷入精神困境的移民。这些故事是他们的离奇幻想与古怪际遇,也是他们向这个世界发起的叩问与追寻。如阿卡莎一样,故事中的人物都有着深重的疑惑,并为找到自己的答案而付出了时间或生命的代价。

辛格从宗教、传说、寓言中汲取素材,将人心中的邪恶与欲念具象成鬼怪形象,平凡人在各种诱惑与考验中不断叩问着自己的灵魂。在名为弗兰波尔的波兰小村镇中,辛格记住了那个失落在战争与现代文明之外的旧世界。

[美]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著

王宇光 译

中信大方x楚尘文化

【内容简介】:

《卡夫卡的朋友》是辛格出版的第五本短篇小说集,包含了21个故事。这个集子里的短篇小说大多写于20世纪60年代,讲述了波兰犹太人的奇特生活。饱受折磨的拉比、胆大妄为的异教徒、野蛮命运的受害者,这些孤独者的故事在生活的河流中激起的无非是一些涟漪而已,但在他们生命的躯壳下却暗藏着某种幽灵……在这本书中,辛格将事实、幻想和民间传说融合在一起,让故事变得极富感染力。

[美]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著

杨怡 译

中信大方x楚尘文化

【内容简介】: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是辛格长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主人公是“二战”的幸存者赫尔曼·布罗德。“二战”期间,他在女仆雅德维珈的帮助下,躲过了纳粹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不幸的是,他听闻全家人都已丧命。后来,赫尔曼·布罗德逃亡至美国。他因感激而与雅德维珈结婚。同时,他又经常与一个漂亮的情人玛莎幽会,玛莎也是“二战”的幸存者。不料,他原来的妻子塔玛拉死里逃生,历经千险也来到美国,再次站在他面前。面对三个女人,布罗德焦头烂额,最后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美]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著

王宇光 译

中信大方x楚尘文化

【内容简介】:

《短暂的礼拜五》是辛格继《傻瓜吉姆佩尔》《市场街的斯宾诺莎》后出版的第三本短篇小说集,由16个故事组成,其中包括《泰贝利和魔鬼》《书院男孩燕特尔》和《短暂的礼拜五》等经典之作,故事大多发生在波兰卢布林周边小镇。《泰贝利和魔鬼》情节出人意料,结尾哀婉动人。《书院男孩燕特尔》讲述了主人公燕特尔身为女孩,却有男人的灵魂,最后深陷爱情的苦恼。美国著名导演芭芭拉·史翠册把该篇小说改编为电影《燕特尔》凭此荣膺金球奖最佳导演。《短暂的礼拜五》则是一曲关于普通夫妇的幸福悲歌。在书中,辛格以简明、幽默且略带悲伤的笔调,再现了东欧犹太人的欢乐与梦想、痛苦和罪孽。

[美]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著

袁子奇 译

中信大方x楚尘文化

【内容简介】:

《暮年之爱》是辛格代表小说集之一,收录了18个精彩的爱情故事,辛格如此写道:“我的小说越来越喜欢讲述老年人和中年人的爱情。一个被“附鬼”缠身的妻子,在情人的胁迫下不停更换丈夫;一位纽约的作家偶遇女通灵师的投怀送抱,不堪其扰想要摆脱时,却身陷突发战争的城市;两个对死亡司空见惯的敛尸工,他们一边读神一边相爱;一位女演员在爱情的鼓舞下,穿越战火为她的情人拿回了小说文稿,但连她自己也没有料到这本文稿最后的结局一则则关于人性与欲望的寓言,无论是光芒万丈的圣徒、体面的艺术家,还是卑贱的强盗都从不放弃取哪怕片刻或一丝丝的爱,即使这点爱是痛苦的、无望的,甚至是扭曲的。

[美]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著

傅晓微 译

中信大方x楚尘文化

【内容简介】:

《市场街的斯宾诺莎》是辛格继《傻瓜吉姆佩尔》后出版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由11个故事组成,包括《市场街的斯宾诺莎》《克雷谢夫的毁灭》等名篇。《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一篇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杰作,在国内影响了几代作家,苏童称这是他“看到的第一片世界文学风景”鲁羊说他曾“反复地朗诵给不同届的学生听”。小说讲述了一个住在市场街阁楼里的哲学博士亡,他每天不是专研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就是仰望星空,生活因而陷入困顿,而一个文盲姑娘的出现,使他重获新生。斯宾诺莎是辛格生命中最重要的哲学家,小说主角菲谢尔森博士对斯宾诺莎的迷恋更像是辛格在吐露自己的心迹。

文字丨可可,部分引文选自《卢布林的魔术师》,[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著,小二 译,中信大方x楚尘文化,2022-05

图片丨选自电影《神父同志》《女巫》《基督圣体》剧照,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丨可可

原标题:《在现代世界,相信上帝还是一种出路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