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6
  • +1

【党建园地】树起党员的好样子

2024-12-27 17:04
吉林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树起党员的好样子

林 奥

一条棉被,剪成两半,一半留下的是初心,一半扛起的是使命。“半条被子”不是简单的情与义,而是深厚的鱼水情,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艰苦、共患难、赴生死的真诚见证。什么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党员当先锋,党就有力量。近期召开的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健全落实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激励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多做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事。党员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党员的样子和成色,直接关系到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

从文竹不畏苦寒驻“北极”,到黄文秀义无反顾扎根扶贫;从张桂梅以爱为灯点亮大山女孩求学梦,到单杏花匠心筑就美好出行之路,近年来,许多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紧要关头知重负重、迎难而上,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但不可否认,一段时间以来,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不敢主动“亮相、发声、管事”,不愿亮身份的党员有之;把党员身份当工具,选择性亮身份,有利可图就拿出来,无利可图就藏起来的有之;信奉“躺平”哲学,当组织有需要时,非但没有冲锋在前,反而能躲则躲、能闪则闪的有之。凡此种种,都是“心中无党”,党员作用发挥不好的表现,都是对共产党员“应有样子”的淡忘,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提高党员思想觉悟、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更会贻误党的事业发展。

党员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一个共同的精神坐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源头上解决党员遗忘自己的样子,“一眼看不出”的问题,不仅是组织的事,更是每名党员的义务与责任。要用更坚强的党性、更务实的行动、更充盈的干劲回应组织的召唤、群众的期盼,真正把职责使命扛在肩上、把为民解忧落于脚下,时刻擦亮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让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样子更加鲜明。

树起对党忠诚的好样子。时代在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变,本色永远不变。党员干部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万念不可夺其心,坚刚不可夺其志”,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形势如何变化,都要把忠诚于党摆在首位,忠诚党的信仰,忠诚党的组织,忠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忠诚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老实做人、踏实做事。要把坚守初心作为一辈子的事,一以贯之坚守、一如既往坚定,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时时处处牢记自己的身份,处处时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把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作为最高追求,矢志不渝听党召唤、跟党行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坚决扛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树起敢于担当的好样子。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只有步履不停、敢于担当,才能初心不改、坚毅笃行,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好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担当是党员应有的觉悟和境界,是无数党员的共同选择。敢于担当,就是要认清职责使命、擦亮党员徽章,眼里始终盯着问题、心中始终想着工作、肩上始终扛着责任,无论是分内事,还是分外责,无论是平常事,还是险重活,都要认真对待、主动担当,苦干实干、大步向前,攻坚拔寨、过险夺隘;就是要在风雨来袭时冲锋在最前沿,在乡村振兴里奋战在第一线,在救死扶伤时坚守在病患旁,用实打实的担当擦亮先锋本色;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把本职工作当作自己的舞台,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树起为民服务的好样子。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也是党员干部的行动取向。早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时,习近平同志便立下了一生志向:“要为人民做实事!”从梁家河到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从上海到北京,他始终对人民一往情深,树立了光辉典范。党员干部自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刻起,就要清醒地认识到干事业、创政绩,绝不是为了个人得失,而是为了造福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广大党员要深入群众,多坐群众家里“热炕头”、多听群众“心里话”,多聊群众关心关切的话题。要心系群众,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家事”,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党员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加入了共产党,就要有一名党员“应有的样子”,为群众树起标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取信于民,彰显共产党员先锋本色。

原标题:《【党建园地】树起党员的好样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546)
    发表
    热评论
    那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
    2014-08-22 ∙ 未知
    回复
    举报
    • 2001space念斌被宣判无罪,只是说明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现有的证据无法证明念斌有罪。但被说成是“迟到的正义”,似乎是另一种预设的立场。凶手到底是念斌还是其他人,天知地知他知,你我不知。 假如某天有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因为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我们也不必惊愕,因为这也标志着我国司法的进步。
      • 2014-08-22 ∙ 未知
        142
        回复
        举报
    • 反求诸己你可以問這個問題,但也要明白不是每一件案都可以破案的。
      • 2014-08-22 ∙ 未知
        回复
        举报
    • 反求诸己說的正義不是被害小孩的正義,而是針對坐了八年冤獄的人
      • 2014-08-22 ∙ 未知
        2
        回复
        举报
    • 共17条回复
    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是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
    2014-08-22 ∙ 未知
    回复
    举报
    • 展开
      • 2014-08-22 ∙ 未知
        46
        回复
        举报
    • 既不是有罪推定,也不是无罪推定
      • 2014-08-22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 领导意思推定
      • 2014-08-22 ∙ 未知
        5
        回复
        举报
    • 共5条回复
    等待这一刻,太久太久。正义的胜利,来得太难太难。多少人心力交瘁,多少人绝望;所幸有律师们执着的坚持。相信所有关注念斌案件的人,在这一刻,没有欢呼,没有笑容,只有泪流满面。
    2014-08-22 ∙ 未知
    12
    回复
    举报
      终于明白了为何有这么多报复社会的案例!
      2014-08-22 ∙ 未知
      10
      回复
      举报
        从前的革命用献血铺路,如今的司改靠平冤推进。单纯说是死磕派律师的胜利有点悲凉,也有点片面,无论是对法治还是法制我们都还是要有信心的,最后,“司法乃公器,折狱需良人”。
        2014-08-22 ∙ 未知
        7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那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
          2014-08-22 ∙ 未知
          回复
          举报
          • 2001space念斌被宣判无罪,只是说明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现有的证据无法证明念斌有罪。但被说成是“迟到的正义”,似乎是另一种预设的立场。凶手到底是念斌还是其他人,天知地知他知,你我不知。 假如某天有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因为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我们也不必惊愕,因为这也标志着我国司法的进步。
            • 2014-08-22 ∙ 未知
              142
              回复
              举报
          • 反求诸己你可以問這個問題,但也要明白不是每一件案都可以破案的。
            • 2014-08-22 ∙ 未知
              回复
              举报
          • 反求诸己說的正義不是被害小孩的正義,而是針對坐了八年冤獄的人
            • 2014-08-22 ∙ 未知
              2
              回复
              举报
          • Javior法治!
            • 2014-08-22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 这个案子最大的进步在于,司法有了疑罪从无的很好范本,提高了证据在司法判案的重要性,即 若证据证明不了他杀人,则罪名不成立。而不是他可能杀人,证据表明他可能杀人,就盼他杀人。
            • 2014-08-22 ∙ 未知
              3
              回复
              举报
          • 共17条回复
          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是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
          2014-08-22 ∙ 未知
          回复
          举报
          • 展开
            • 2014-08-22 ∙ 未知
              46
              回复
              举报
          • 既不是有罪推定,也不是无罪推定
            • 2014-08-22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 领导意思推定
            • 2014-08-22 ∙ 未知
              5
              回复
              举报
          • 无罪推定只是一种理念。中国,现在还只能停留在纸上和个别领导的讲话稿中。因此,要想指望法官会运用“无罪推定”来判案,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处于行政体制领导下的法院,法官们会为了证明自己“清白”而不敢使用无罪推定。
            • 2014-08-22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 有罪推定,最容易让真凶逍遥法外
            • 2014-08-22 ∙ 未知
              6
              回复
              举报
          等待这一刻,太久太久。正义的胜利,来得太难太难。多少人心力交瘁,多少人绝望;所幸有律师们执着的坚持。相信所有关注念斌案件的人,在这一刻,没有欢呼,没有笑容,只有泪流满面。
          2014-08-22 ∙ 未知
          12
          回复
          举报
            终于明白了为何有这么多报复社会的案例!
            2014-08-22 ∙ 未知
            10
            回复
            举报
              从前的革命用献血铺路,如今的司改靠平冤推进。单纯说是死磕派律师的胜利有点悲凉,也有点片面,无论是对法治还是法制我们都还是要有信心的,最后,“司法乃公器,折狱需良人”。
              2014-08-22 ∙ 未知
              7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郑钦文,慢慢来
                • 澎湃3·15消费维权线索征集中
                • 部分地区司法系统引入DeepSeek
                • 韩国宪法法院:25日下午进行尹锡悦弹劾案最终辩论
                • 怡亚通:怡亚通控股拟减持不超1.16%公司股份
                • pH值为7的溶液是什么性质?
                • 指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传播资讯的新媒体,经营者多为普通网民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