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布鲁克纳诞辰两百年:感受他的宇宙抒情、超越之道和以美入真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布鲁克纳的生平令人唏嘘:农民出身,个性朴实,举止笨拙,外型土气,独来独往而穿着永远不合身,总是低声下气也总被讥为乡巴佬,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不被公众理解和重视。前两部交响曲都被拒绝之后,好不容易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自己的第三交响曲首演,音乐开始没多久,台下的音乐人士纷纷开始嘲笑,台上的乐手面面相觑。老实的布鲁克纳咬牙坚持演出,演完一回头才发现观众早已走光,再回头又发现乐手们也纷纷离场,音乐厅内只剩没几个支持者,尴尬的他顿时老泪纵横。
他的个性也矛盾纠结,既天真又敏感,既恭顺于权威又怀有强烈的使命感,虽长期孤独和饱受冷遇却始终勤勉努力。他不断创作,却总是缺乏演出机会,演出后又遭到大量恶评,备受音乐同行的奚落和打击。他虽然和大多数作曲家一样坚信自己作品的价值,但又经常踌躇犹疑,随时准备巴结权贵,为作品的上演也随时接受妥协,不仅自己反复修改,也接受学生和好友的改动,或进行标题化的通俗解说,造成乐谱版本混乱复杂的局面。他的交响曲从问世起就引发无穷的对立和争议,一直无法被普遍认可,又不断受到大相径庭的诠释,甚至在二战时一度被民族主义所挪用。
布鲁克纳肖像
落寞身后是繁华。如今,这位呆拙纠结的作曲家已是历史上最重要、最热门的音乐家之一。2024年布鲁克纳诞辰两百周年之际,全球各大乐团和主要音乐场所都在不断上演他的作品,唱片公司也适时再版经典唱片或推出新的录音。国内各地也都在竞相演绎作曲家的艺术丰碑。在上海,四月吕绍嘉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出第五交响曲,七月张艺指挥上海爱乐乐团演出第七交响曲,十一月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演出,由布鲁克纳演绎史上最悠久、最重要的乐团之一慕尼黑爱乐上演第八交响曲。聆听和感受布鲁克纳已成为今年相当重要的艺术体验和精神之旅。
宇宙抒情
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里似乎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情感浓度与心理深度都格外突出,能让听者逐渐陷入宇宙静谧的沉思之中,回到存在本身,与内在自我、与自然万物对话,或更纯粹地在音乐里照见自我、万物与虚空,并与之坦然共存。他的音乐既浩瀚无垠、又细如尘埃,其声响时而如潮汐起伏,时而如天体星辰运行,时而又如微小粒子运动,这是一个能让人想起物理学的客观化体验的声音空间、有股“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形而上学意味的交响世界。这种独特的音乐美学及其内含的审美感知机制,我想将之概括为“宇宙抒情”。
考诸理论研究和演绎实践两方面的历史之后不难发现,无论对布鲁克纳音乐的立场和观点有多么不同,但其中蕴含的某种“宇宙感”几乎是普遍印象。德国音乐学家库尔特在一百年前即曾指出,几乎所有关于布鲁克纳的著作都在强调他给人留下的“宇宙性”印象。指挥家君特·旺德也曾直言布鲁克纳的交响曲“是某种类似于宇宙秩序在音乐中的反映,是一种无法用人类尺度衡量的东西”。我常想,如果要对音乐的行进动态予以视觉化的参照,那么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其实非常适合《2001太空漫游》、《星际穿越》和《天空无垠》之类科幻影剧里冷静壮观的镜头里所展现的天地宇宙。
《星际穿越》剧照
在宇宙感之外,对布鲁克纳的音乐印象当然也包括典型的后期浪漫主义的抒情特性。用史家保罗·亨利·朗的话说,“他用无比柔情和无比沉着注视着他的理想”,从音乐史发展的角度,布鲁克纳的音乐其实融汇了瓦格纳的辉煌威力、舒伯特的史诗气息、贝多芬的大胆和巴洛克的丰富热情,同时出现的还有后期浪漫主义常见的冗长膨胀的作曲手法,音乐里弥漫的广阔泛滥的史诗气息等。朗还特别强调称,布鲁克纳音乐所抒发的并不是宗教信仰,而是某种生活、艺术和信仰融为一体的宗教情感。据音乐学家康斯坦丁·弗洛罗斯的研究,除了早先学者阐明的巴赫、贝多芬、舒伯特和瓦格纳的影响之外,布鲁克纳的音乐里还杂糅了文艺复兴时期帕莱斯特里纳与加布里埃利,浪漫时期柏辽兹和李斯特等人的各种古老/现代的音乐元素,其音乐宇宙里的矛盾对立包括“神圣与世俗、仪式与亲密、宗教与浪漫、戏剧与抒情、进行曲与葬礼进行曲、兰德勒舞曲与众赞歌”等。
布鲁克纳来到天堂,瓦格纳、贝多芬、海顿、亨德尔、巴赫等音乐家都来迎接他(剪影)
由此或可进一步认为,作为布鲁克纳音乐精神深度与情感浓度的体现,“宇宙感”与“抒情性”两者实质上是互为表里、一体两面的基本特质。通过既有传承综合,又有大胆创新的作曲手法,布鲁克纳在其几乎所有交响曲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极端而又纯粹的音乐形式来实现这种“宇宙抒情”。恩斯特・布洛赫在描述布鲁克纳的第八终曲时所说的话,或许可作为我冒昧概括的“宇宙抒情”的另一注解:“听众在对整部作品进行回顾时,能从世俗世界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怀着对幻想前景的期待,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交响曲中抒情本质的诞生之地”。
对比马勒
同样一度不被理解、但坚信“我的时代终将到来”的作曲家马勒,是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那场尴尬的首演音乐会上最后留下来的少数几人之一,他去听布鲁克纳的讲座,对后者推崇备至,因而人们常把马勒视为布鲁克纳的艺术继承人,学者和指挥家们(如瓦尔特、弗洛罗斯等)也常常通过揭示两者的异同来探讨他们的音乐特性。或许可作为进一步理解布鲁克纳“宇宙抒情”的另一条路径。
我曾就马勒音乐里的宗教情结写道:“马勒的音乐展现出当生活世界急速步入现代时期,价值遭受颠覆,信仰不再强健之际,敏感的艺术灵魂所遭受的惶恐、创痛与孤独。对马勒而言,一切宗教文化的动荡所引发的精神紊乱又必须、也只能依赖宗教性的情结为世俗生活寻求内在解脱的方案,因此他的音乐事实上交织着各种精神冲突和文化悖论构成的张力。”
换句话说,马勒面对外部的一切动荡,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新旧交替、美好又残酷的韦伯所谓的祛魅世界时,总是试图回到内在的心灵深处,从纷乱、夸张和乖戾的音乐中唤起或召回某些动人的瞬间,并试图在这些瞬间中获得超脱,实现内心的平衡宁静,以弥补“上帝死了”引发的痛苦无措和茫然无助。因此马勒对西贝柳斯说“交响曲必须像整个世界一样包罗一切”,而且其实是世俗意义的花花世界。尽管马勒的交响曲不断在自然、爱与死亡这些浪漫主义的艺术主题中寻求超越性的满足和精神归宿,但却始终难以获得他想要的终极性的救赎,其丰富的痛苦和临时的解脱互相缠绕、同时并存,内心又终究无可奈何地永远在别处漂泊流浪,马勒作品里那股与激烈反讽相伴而存的苍凉的悲剧美感或许即源出于此。
布鲁克纳与马勒的交响曲录音
但对布鲁克纳而言,这些超越现实的纯粹美好的瞬间是在音乐开始之前就稳固存在、坚如磐石的心理基质,也是他所有交响曲里的初始状态。马勒要百转千折、千呼万唤方能从混乱的世俗世界里召唤出、但又稍纵即逝的圆满境界,其实是危机四伏的现代性生存里的幻象方案。同样身处和面对世俗时代的历史张力和文化危机,布鲁克纳却自始至终以平和坚定的“前现代”信仰而“惟精惟一”地建造、持有和守护着某种永恒感,这是他壮丽的音乐戏剧里情感波动的起源和幅度范围,也是其精神指向的最终结果和归宿,既是一切的起点,也是一切的终点。因此,瞬间性和永恒感,可视为马勒和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里精神现象的根本差异。
这种差异体现在音乐的空间上,则呈现为纷繁与单纯的极致。马勒的交响曲世界,经常是众声喧哗而戏剧化、神经质的世俗世界的片段式剪影,时常会像蒙太奇般将截然不同的音乐进行拼接和并置,因此具有几分后现代滥觞意味的碎片化质感。而布鲁克纳的交响曲空间则似乎相当简单纯粹,其开阔凝重的形式特征和宏伟的结构逻辑,如经常的停顿、无过度的极端对比等,塑造出巍峨的轮廓感和刚猛的线条感,人们常用哥特式教堂或纪念碑来形容对其音乐的空间感受,如学者辛普森曾提出,第八的终曲里仿佛有一个个障碍被逐步拆除,直到大教堂的意象清晰呈现的过程。
基于历史文化语境的张力,与马勒等后期浪漫主义音乐家所作出的不同艺术反应和精神指向,或可作为深入理解布鲁克纳“宇宙抒情”的又一个侧面。
布鲁克纳诞辰两百周年纪念
超越之道
“宇宙抒情”的音乐机制还有一个特点,似可借用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名作来说明:
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花看天堂,
把永恒纳进一个时辰,把无限握在自己手心。(王佐良译)
换言之,布鲁克纳擅长让一个简单、朴素和微弱的乐思从虚空中慢慢出现,露出模糊的轮廓,然后让独特的块状音乐如波浪一般有规律地展开,在层层叠叠的推进和绵延不断的起伏中,最微小的元素变成了最辽阔的宇宙。这情景又仿佛一滴滴的山顶融雪,蜿蜒汇聚成溪,历经高山低谷,逐渐壮大,最后奔流至大海大洋,而历经大海大洋的惊涛骇浪之后,所见到的依然是一滴滴水珠。他的交响曲里总有一种原始朴实的雄浑在有限和无限的极致之间不断摆动,或在极小和极大的反复转换、相互融合之间,最终达到声势浩大、豁然开朗的结尾。这种特点在许多作品中都清晰可辨。如第三交响曲开头,总令我想起佛家所谓的阿赖耶识,因缘际会皆起兴生发于此一端,但又如此单纯素朴,一切雄伟澎湃都是在不断重复的素朴之中形成。又如第四交响曲结尾,弦乐以轻微的节奏缓缓行进,最终达致奇美的瑰丽和完满,似乎在展现永恒的时间一步步对空间的占据和胜利。第七交响曲首乐章的尾声也是类似,当铜管奏出越来越强烈的雄伟声音,所形成的某种抽象的、冥冥宇宙的力量似乎能完全碾压和超越现实世俗世界的一切心理波折与情感波动。这些过程,便是威力与魅力交融的宇宙抒情。
奥地利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布鲁克纳长眠于此
从类似物理和数学世界的形而上学意味而言,布鲁克纳的宇宙似乎远远映照着巴赫的宇宙,但巴赫的音乐氛围其实相当多元,宗教信仰通常会降临到尘世中融入各种世俗日常生活的戏剧仪式。而布鲁克纳的惊涛骇浪和宏大震撼,则似乎方向相反,犹如从纷繁生活中不断净化提纯,最终离开地球,从太空中远观日月的盈昃和人类的悲欢。这种与巴赫完全不同的超越方式,当然有其历史文化语境差异的渊源。布鲁克纳的宇宙抒情经常从虚空中简单生发、不断酝酿壮大的神秘动态,不由令人想起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但也如此不同,假如后者是从历史深渊里钻出来的人性意志,那么前者就如文化危机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时的信念力量。“同一部交响曲写了九次”这句不无轻佻的讥评,换个角度也可理解为布鲁克纳始终在力图用音乐去反复叙说、不断提纯的唯一信念。
“宇宙抒情”的内涵里还应包括崇高的美学。时空的构造和绵延、情绪力量的累积和爆发,以及紧张的氛围和威严可怖的场景,都带来作为浪漫主义艺术标志的崇高体验。早在1914年,音乐学者哈尔姆就有论述布鲁克纳的柔板乐章与贝多芬的联系,并认为其柔板形式本身的庄重性,以及在缓慢的音乐运动中表达深刻观察和宁静沉思的意愿。哈尔姆认为布鲁克纳的柔板音乐里含有的悲叹与苦闷是艺术崇高的来源,也是持续的想象和情感的释放过程,借此听者获得了某种净化。
切利比达克指挥布鲁克纳交响曲录音
从美入真
在19世纪末的欧洲上演时,布鲁克纳的音乐往往沿用浪漫主义音乐特色为作品添加情节性的文字描述,以突出其标题性的演绎方式,力求让茫然的听众能够接受。20世纪上半叶,在战火频仍的霍布斯鲍姆所谓“极端的年代”,诸如富特文格勒、克纳佩茨布什、舒里希特等老式浪漫派指挥则强调戏剧冲突、速度变化、动态对比等手法,从而达到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辉煌效果,使布鲁克纳变得激动人心、酣畅刺激。二战后,布鲁克纳的演绎总体上逐渐走向沉稳、内敛、神秘和庄严的深度追求,使“宇宙抒情”的特质在不同指挥的演绎下得以各种面貌的焕发,其中登峰造极者,我以为是执掌慕尼黑爱乐时的晚期切利比达克。
在切利比达克指挥的布鲁克纳交响曲里,凝重厚实的宇宙感与清晰可辨的结构、透明澄澈的声部表现并不矛盾,缓慢的速度和稳定的节奏确实形成了某种神圣空灵和庄严肃穆的感受,在音符之间拉长时间的距离之后,布鲁克纳的音乐似乎也获得了不同的意义空间。切利比达克将稳步推进、层层堆积、不断叠加的音乐运动发挥到极致,当然与福特文格勒那种即兴发挥、对比强烈的激情风格不同,但这并未影响到、实质上应当说是在更大范围和幅度上发挥出布鲁克纳音乐里“宇宙抒情”的张力实现。这种卓然不同的戏剧张力,其效果产生于独到的整体风格和细节处理,呈现出仿佛从历史深渊和宇宙黑洞中生发出的悲剧底色的关切。
切利比达克指挥布鲁克纳交响曲录音
进而言之,切利比达克根据其自身的音乐现象学理念,特别注重将艺术回归到从无到有的发生过程,同时又力图纤毫毕现地显现在此过程中音乐的各种细节。他在调教和指挥乐队时坚持让每一个乐手在反复排练中找到发自本人内心的自然流淌的演奏,同时各声部之间又必须相互倾听、彼此呼应,最终共同塑造音乐的生成。他坚信这就是作曲家的方式,这种方式使他对布鲁克纳的演绎似乎总是以布鲁克纳音乐中的“心灵能量”从孕育到升华为起始和依归,他对节奏的把握、音色的塑造和声部的调控,全都融入对作品本身的糅合重组和生成过程。
或许惟其如此,这种起于艺术虔诚、出自内心自然的音乐演奏才能成就某种即时发生的音乐本体现象,与布鲁克纳的“宇宙抒情”特质相得益彰、相互阐发,他的演绎也因此而能远超通常演绎,有令人震撼感动、醍醐灌顶的形上时刻,以及由这些时刻共同组成的极为强烈而又绵延不绝的独特体验。或可说,布鲁克纳的音乐在他指挥下,既与他人显著不同,但又似乎原应如此一般恰如其分,而奏者、听者亦能各有所得,现场演出由此形成一个实现从“美只是诱饵”到“音乐在于真”的知觉场域,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从审美体验中获得升华的仪式。这也许就是为何布鲁克纳的能融合审美、认知与伦理的“宇宙抒情”在切利比达克的演绎中能达到登峰造极的缘由所在。
从康德至今,哲人学者开始普遍认为审美与伦理、认知都密不可分,甚至是一种道德主体的实践。布鲁克纳在有限和无限之间生发的宇宙抒情,伴随着信念的力量和崇高的体验,最终为听者揭示出某种真谛了悟的冲动、某种道德力量的闪耀,依稀可见先秦之“道”和古希腊“逻各斯”的身影,这也许可以作为查尔斯·泰勒所说宗教信仰不再普遍的世俗时代,布鲁克纳能为我们带来的超越与升华之道。在后现代生存境遇下,在个体自我的精神空间越来越逼仄空洞的今天,我们回到康德,回到贝多芬,回到马勒,回到布鲁克纳,用审美的力量来抵御虚妄的凛冬,这或许是纪念布鲁克纳两百周年的聆听于我的最大感受。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