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一赏析 | 请毕加索吃蛋糕!米罗与毕加索的终身友谊

2024-12-27 1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展览现场

©东一美术馆

1921年,26岁的胡安·米罗来到巴黎,拜访了当时已享有国际声誉的巴勃罗·毕加索。对米罗来说,比起“立体主义开创者”这一声名,毕加索更直接的吸引力源于他在1917年为芭蕾舞剧《游行》设计的布景。这一融合了立体主义与古典形象、充满幻想的视觉奇观,一度引起这位年轻画家深刻的艺术共鸣。为表敬意,米罗给这位同样来自西班牙的前辈带去了两件别具一格的见面礼:他的才华,以及一只由他母亲亲手烤制的加泰罗尼亚蛋糕。这次愉快的拜访开启了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

巴勃罗·毕加索,芭蕾舞剧《游行》布景

1917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20年代最初几年里,米罗成为毕加索工作室最热切的访客之一。毕加索欣赏他将复杂情感提炼为简洁形式的能力,米罗则为毕加索绘画中打破常规、重塑物质现实的大胆技巧折服。从米罗创作于1921年的《农场》来看,尽管题材写实,但画面结构却充满几何抽象特质,农舍、树木和天空通过扁平的视角与破碎的构图加以呈现,显示了立体主义对早期米罗的影响。

胡安·米罗 《农场》

1921-22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年代中期,安德烈·布勒东领导的超现实主义运动风靡巴黎。毕加索与米罗虽未正式加入这一运动,但都从中汲取灵感,跳出立体主义强调理性逻辑的绘画惯例,探索更加自由直观的视觉表现。在毕加索为芭蕾舞剧《梅尔丘尔》设计的布景中,与背景微妙错开的轮廓线条唤起比《游行》更为流动和随性效果,彰显了超现实主义对非理性与潜意识表达的推崇。同一时期的米罗也尽情释放他对挣脱现实表象、潜入超意识境界的艺术诉求,以童真与简洁的笔触将画面凝练为纯粹的色块与线条,形成他独具个人风格的艺术语言。

胡安·米罗,《伟大音乐家的头像》

布面油画,1931

真迹在“毕加索、莫迪里阿尼与现代艺术——

法国里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珍藏展”展出

对“拼贴”手法的使用是两位艺术家在这一时期共同的创作标志。这种方法源于超现实主义的“自发创作”的理念,主张在不受理性控制的前提下即兴创作,任由元素随机组合并产生意义。基于这一理念,毕加索使用粗麻布和钉子拼成他著名的作品《吉他》(1926),米罗则从商品目录中剪下商品图像作为原型,拼贴出大型、充满诗意的“绘画”系列。

巴勃罗·毕加索,《吉他》

1926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安·米罗,《绘画》

布面油画,1933

真迹在“毕加索、莫迪里阿尼与现代艺术——

法国里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珍藏展”展出

1930年代,米罗与毕加索应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之邀参加1937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希望通过艺术手段引起国际对西班牙国内战争暴行的关注。这一背景下,巴勃罗·毕加索创作了著名的《格尔尼卡》,米罗则在西班牙共和国馆的墙壁上完成了大型壁画《收割者》。米罗用他代表性的抽象风格刻画出一位高举双臂、挥舞镰刀的加泰罗尼亚农民形象,象征着加泰罗尼亚人民反抗压迫的精神、对土地的眷恋,以及作者对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平民群体的同情。尽管《收割者》在展馆拆除时一同被毁,但这幅作品将与举世闻名的《格尔尼卡》一起将战争罪行定格在文化记忆中,成为对人类暴行的永恒抗议。

巴勃罗·毕加索,《格尔尼卡》

1937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安·米罗,《收割者》

1937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后,米罗与毕加索将艺术探索延伸至画布以外,在陶艺和雕塑领域展开新的对话。两人都对“现成品雕塑”展现出浓厚的兴趣,致力于将日常物品从原有功能和语境中解放,通过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视觉体验与思想表达。在毕加索的《公牛头》(1942)中,自行车座与车把被拼接为一只牛头,实现了无生命物与有机物的界限转换。与毕加索作品的大胆直接相比,米罗则延续其一贯的、童真而诗意的艺术风格,他在《物体》(1936)等作品中融入超现实主义语汇,用现成品打造出一个宁静而有生机的幻想宇宙。

巴勃罗·毕加索,《牛头》

194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米罗,物体

193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晚年的毕加索与米罗再次在公共雕塑领域产生交集。1955年,他们同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新总部装饰项目的十一位艺术家之列。米罗凭借巨幅陶瓷壁画《太阳与月亮》赢得古根海姆奖,毕加索则完成了生涯中最大规模的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这些作品都以简明鲜艳的原色色块为特征,展现出两名艺术家将超现实主义语汇转换为象征性叙事的杰出能力。只是毕加索更多表达出对人类困境的尖锐的警示与反省意识,米罗的作品则聚焦于对生命和创造力等温柔力量的歌颂。

巴勃罗·毕加索,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8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安·米罗 太阳与月亮

1958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3年毕加索去世后,米罗以一系列作品表达了对这位挚友的哀悼与致敬。在《毕加索与鬼魂》中,米罗将一只巨大的眼睛置于醒目的绿色背景上,不仅象征毕加索对20世纪艺术史产生深远影响的独创性视野,也预示着他将以一种超然姿态高悬于艺术史的上空,见证后世对其艺术遗产的延续与传承。这幅作品铭记了米罗与毕加索跨越风格与性情差异的深厚友谊,成为两人艺术对话的感人纪念。

胡安·米罗 毕加索与鬼魂

1973

图片来源于网络

米罗与毕加索的终身友谊无疑构成了20世纪艺术史上最引人入胜的篇章之一。这段贯穿两人一生的艺术对话跨越了世纪动荡,深刻塑造了他们各自的创作轨迹,也成为了定义20世纪艺术与文化变革的关键标志。两人的作品真迹同在东一美术馆“毕加索、莫迪里阿尼与现代艺术——法国里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珍藏展”现场展出,快来亲眼见证这两位艺术巨匠的作品,感受他们艺术语言的共鸣与交织吧!

原标题:《东一赏析 | 请毕加索吃蛋糕!米罗与毕加索的终身友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