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打造没有哭声的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舒适化医疗专访|长三角人物周刊

2024-12-25 13: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期《长三角人物周刊》有幸邀请到的嘉宾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主任

郑吉建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主任,麻醉与危重医学教研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学组副组长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小儿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委员会委员兼小儿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编委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Anesthesia & Analgesia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

部分工作受到Science STKE、Nature Neuroscience、Trends in Neuroscience 和 Faculty1000 等杂志的高度评价。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团队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副主任

黄悦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副主任

专业方向:小儿心胸血管麻醉;儿童舒适化医疗

海外工作和学习经历

以色列 Schneider 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进修学习美国斯坦福大学 Lucile Packard 儿童医院麻醉科进修学习

社会任职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小儿麻醉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药理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督导专家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科护士长

徐维虹

个人简介:

副主任护师 硕士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大外科护士长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护理联盟小儿麻醉手术室亚学组组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手术部装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护理学会手术室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麻醉护理学组委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麻醉科医生就是“打一针让你睡觉”的人。在现代医学的图谱中,他们的存在是如此重要,形象却是那样的模糊,如同一个摸不着的影子,遥远而神秘。

直到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才知道麻醉学科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中心),就有这样一群可爱的“麻醉人”,用麻醉的力量为患儿的治疗之路洒下一片艳阳,让痛苦消退,让温暖加倍。在过去的1/4个世纪里,他们筚路蓝缕孜孜以求,每一场手术都是一次温暖的旅程,每一次苏醒都伴随着温柔的呼唤。他们以仁心仁术,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无痛的天空。

廿载芳华,医德仁术

在普通人看来,进医院总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冰冷的手术台、反光的医疗器械、令人不适的检查或治疗、满眼的白大褂和白口罩,都让人不寒而栗。

如今,舒适化治疗的兴起正在改变这种传统的就医体验,为现代医学抹上了一层温柔的色调,让诊疗操作与手术治疗都更加人性化,也成为患者心中最大的宽慰。担当这一重任的便是麻醉医护人员。“都说‘开刀去病,麻醉保命’,但现代的麻醉学早已不再局限于手术室,为手术患者实施麻醉,而是扩展到了手术室外,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小儿超声、CT、MRI等检查镇静、急救复苏以及慢性疼痛等领域。”采访刚开始,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麻醉科主任郑吉建,就为我们开宗明义。

即使是大家最熟悉的手术麻醉,也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打个针然后在手术室里坐着就万事大吉。麻醉工作事实上贯穿了术前,术中,术后(也就是常说的围手术期)的整个过程。在术中监护并保证病人的安全舒适,更是重中之重。一旦出现大出血、心跳骤停等这样的严重不良事件,麻醉科医生就是抢救的主力。他必须坚定果断地及时做出判断,解决危机。

儿中心麻醉科副主任黄悦这样描述她在手术室里的状态:“看起来我们好像坐在那里无所事事,实际上我们的耳朵在听,眼睛在看,心都在病人身上,很紧张,是一种看似放松的紧张。当真正的危机发生时,也许没有人能体会我们的心情——不能接受一条生命在自己的手上逝去,一定要想尽办法保证病人好好地出手术室。”

在遭遇危急的时刻,麻醉医生就是在场所有医护人员的主心骨——找人、给氧、气管插管、给药……一连串的指令都从他的嘴里发出。迅速,果断,精准。沉稳、冷静、果敢、理论基础扎实以及知识面广,是所有麻醉科医生必备的素质。人的心脏停跳不能超过3到5分钟,否则就会导致死亡或其它严重的后果,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每个人的生理解剖结构和基础疾病以及外科医生的手术方案都不同,他需要全面地掌握一切;生死一线间,所有人都高度紧张,他必须稳住所有人的心神——那一刻,麻醉医生就是手术室里的神!

就算是很普通的手术,在全麻状态下,麻醉师也会把病人的自主呼吸停掉,用呼吸机代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密切关注着病人所有的生理指标,一秒钟都不敢懈怠。

作为儿中心麻醉科的元老,黄悦主任的切身感受是:“多年的临床工作使我越来越强大,但也越来越脆弱。强大是碰到紧急情况时更加沉着冷静,脆弱是因为更知道生命可贵,在看护中会越来越仔细小心。”

对麻醉医生来说,从来都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从1990年入行开始,郑吉建主任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起来都要翻一会儿专业书,针对当天的麻醉病例查一下相关资料。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至今。

“必须这样,”郑主任解释道,“麻醉医生需要具备病理、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儿、麻醉等几乎所有基础和临床医学的知识,还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一天不学习都不行。”

作为麻醉医生和麻醉教学导师,郑主任亲历了舒适化治疗从起步至今的全过程,也更深知麻醉医生的辛苦——

“外科大夫的辛苦已经是出了名的,但是麻醉医生比外科医生来得更早走得更晚。他们要提前到手术室准备好所有的抢救物品。手术结束后外科医生

休息了,他们还要把病人送到复苏室里监护,等着他们苏醒。成人复苏要一小时左右,小孩子大约半个小时。所以我们总说自己是‘两头不见太阳’的人。”

一个并不为大多数人知晓的常识是,在所有的三甲医院,麻醉科基本都是第一大科室。

他们一方面要保证手术室内的临床麻醉,同时还要满足手术室外诸如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无痛人流、分娩镇痛以及疼痛门诊等的需要。

不光辛苦压力大,而且是公认的高风险科室。

而在儿童医院,麻醉科医生更是需要和全院的医生一起开展工作。很多检查操作如心脏彩超、CT、MRI、骨穿、腰穿以及听力筛查等,低龄的孩子无法听指令好好配合,中深度镇静就成了应用最为广泛的舒适化医疗技术。

即便如此辛苦,麻醉医生对待工作从来不敢有丝毫轻忽。就拿郑主任来说吧,30多年来,他对待工作始终一板一眼,连最小的细节都不放过。应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时,他会提前把喉镜电源打开,让前端亮一段时间,这样喉镜放入口腔里才不会起雾,观察时的视野就比较清晰。否则就需要等雾退掉才能看清楚,患者在等待插管的时间会延长,就有可能缺氧。拔气管导管的时候,他也会轻轻地顺着弧度把管子拔下来,尽量不弄疼弄伤患者。之所以特别关注这些小事,是为了“尽量避免小事积累成大事。”郑主任说,“第一是安全,第二是舒适,这就是麻醉科医生的理念和追求。”

以爱为名,从心出发

2016年,郑吉建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工作也由成人麻醉转向了儿童麻醉。

最初听到张马忠副院长提出的创建“无哭声手术室”的理念,连他这个麻醉战线上的老兵都有点懵——没有哭声?那还是儿童医院吗?从医生的角度讲,孩子哭说明呼吸正常,让人安心。如果听不到哭声,就需要注意是不是存在呼吸抑制问题了。“这个想法不能说完全错,但是听了“无哭声手术室”的理念后,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他哭一定是不舒服或者害怕了。能不能不哭也可以治好他的病,努力地降低治疗过程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呢?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理念需要改变。”郑主任回忆道。

当孩子不能好好配合检查,是要上全身麻醉,还是做镇静?怎样做才能既简单又无创?

当孩子因为术前的紧张或恐惧,治好身病又落下了心病,在手术后出现退行性的行为,如惊厥、尿床、甚至胆小怕事、不愿与人交流……如何避免这样的后果?

一个个问题的催迫下,儿中心麻醉科的医生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思考和行动。

最初条件有限,舒适化治疗就从术前的一支棒棒糖和医护人员身上穿的花衣服开始起步。

2006年,麻醉科配制出了儿童用的镇静糖浆。喝下去后大约15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孩子就不再紧张,可以跟家长告别,进入手术室。

研制糖浆的过程中,医生们为了让口感更容易被小朋友接受,都是自己一口口地尝试,调整配方。

如今,孩子们在手术前都会吃下一些特殊的糖果或饮料,然后安安静静去往手术室或者等孩子睡着之后,再将孩子接到手术室,这时父母和监护人才会离开术前等候区。

在手术室里,医生会通过吸面具中的气体或者注射的方式给孩子使用麻醉剂。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让人放心。孩子醒来后也不会再记得这些事,更不要说留下心理创伤了。

在手术实施之前,麻醉医生已经根据手术方式和时长等因素,为每一位患儿制定了无痛舒适干预方案,让患儿在整个围术期内免除疼痛。

尽管如此,由于信息不对称,大众对麻醉,特别是儿童麻醉,仍有不少的误区。在这个疯狂卷教育的时代,家长们最大的担心就是全身麻醉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对此,郑吉建主任总是苦口婆心地一遍遍辟谣:“全身麻醉本身是非常安全的,孩子术后之所以出现问题,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病情反复,手术创伤又比较大,加上手术后家长过度保护,使孩子的社会活动大大受限,这才可能会出现一些所谓行为学改变。”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全身麻醉药物会对儿童的大脑造成不良影响。

“阳光小屋”,相伴童心

从“无哭声手术室”迈向“无哭声医院”,院内环境的改造是实施舒适化治疗的第二步。

早在2015年,儿中心就对手术室外的等候区做了一次改变,开辟了一个专门的区域,做成海洋世界的背景,用于术前对孩子进行抚慰。

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孩子和家长们在术前的状态就明显地放松了很多。

2019年,新大楼新手术室开建。医院特地邀请同济大学名教授,设计了更加适合儿童的术前等候区。

采访那天,在综合楼的三楼,我们看到了那座近200平方米的连接着手术室的复式小屋,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阳光小屋”。

早上8点左右,数十位孩子陆续走进小屋做术前准备。孩子们在手术前可以和家长一起在里面玩,也可以跟90后、00后的护士姐姐玩。可以玩游戏,可以看绘本。绘本的内容也都是经过设计的,叫《手术,我不怕》,《打针,我不怕》,告诉孩子们怎样去面对挑战。亲子共读的过程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种心理支持。还有动画宣教片,带他们一步一步了解麻醉是什么,手术是什么……

如果这样还是不行,医护人员就会给一点术前药物,让孩子睡着了以后再跟家长分离,尽量减小对心理造成的创伤。有了这个环节,术中的维持和术后的苏醒过程也会更加平稳。

在这个“经过设计的疗愈环境”里,灯光、色彩、布置,甚至医护身上浅紫色的制服、可爱的帽子,都是设计师和麻醉科团队头脑风暴的结果。

儿中心大外科护士长徐维虹介绍说,“在长期和患儿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是他们需要的。更重要的是,这个环境不仅对家长友好,对孩子友好,对我们医护人员也很友好。在友好舒适的环境当中,带着美好心情的医务人员,自然就会有好的心情安抚那些焦虑的家长和小朋友。”

这里甚至有一扇窗户专门为病患打开,让阳光洒进来,让家长和孩子真实地感受到阳光带来的希望,带着希望和勇气去面对手术中未知的风险。

徐护士长说,“这种心理暗示非常重要。我们希望他们能感受到,阳光、环境,还有我们,都会陪伴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时间。有很多人跟孩子一起在战斗。”

采访当天在现场,有个孩子一开始很紧张地缩在妈妈怀里。经过和徐护士长的一番交流之后,孩子自己乖乖地走进了手术区。

在家长看不到的地方,术后的苏醒候诊区也设计得非常漂亮,让人感觉根本不像在医院里。做完手术的孩子们没有哭没有闹,一个个都挺高兴的。这说明他们术后的感觉很舒适。

这在以前也是难以想象的。就算是正常的孩子,如果没睡好的话都会闹觉。这种情况在手术后的苏醒期更容易发生。

这时,医务人员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比如用一些药性不是很强的、但是有催眠作用的药物,让他再次入睡,等待大脑的各个功能区一起苏醒。这样的话,孩子醒来时就会舒服很多,不再闹觉。

从术前到术后,整个围术期内无哭声,这就是儿中心麻醉科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

“孩子都是纯真的,只要我们用一颗真心去对待,就算是熊孩子也可以变好的。”黄主任的语气中满是温柔。

“小孩子到医院看病检查,哪有不紧张不害怕的?这都不算个事”。随着医学技术和理念的进步,是时候扭转这样的想法了。

如果你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舒适化医疗区看看,就会发现孩子们不哭不闹,放心安心地接受诊疗,早已经是这里的常态。

众人拾柴,博学笃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技的进步,医疗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舒适化医疗就是未来的方向。

作为全国第一家开展舒适化医疗探索的医院,如今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早已走在了该领域的前端。“舒适化镇静中心”更是医院人文关怀的最佳诠释。

就在今年7月1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舒适化镇静中心”也正式揭牌。

从2006年开始喂药,到2010年开出舒适化门诊和镇静门诊,其间一步步优化用药和管理流程,去年又开发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无数孩子在他们悉心安慰和治愈下,长大成人。

每年全国各地许多同行来到这里取经学习,郑主任他们也经常在国内外各个场合宣讲,推广舒适化医疗的理念。

然而在巨大的社会效益之下,麻醉科却一直承担着经济上的损失。到今天为止,舒适化治疗还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很多相关的措施都无法收回成本。

只有“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促使医护们坚持前行。

让患儿远离病痛,舒适地接受治疗,最好忘记病痛,是他们始终不变的初心。

当无影灯开启,麻醉药物注入,一切的喜怒哀乐、活泼和文静、任性和懂事都暂停下来。生命只表现为监护仪上时刻变化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数据等。时刻关注着这些生命数据的,就是麻醉医生……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探索舒适化治疗的漫漫征途上,没有完美的个体,只有越来越强大的团队。

当生命的朝阳缓缓升起,他们的脚步从心出发,他们的双手以爱为名,因为他们知道:医生不仅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份使命!

本文转载自长三角之声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打造没有哭声的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舒适化医疗专访|长三角人物周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