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别让网络“烂梗”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

2024-12-24 19: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点击标题下「网信高邑」可快速关注

网络“烂梗”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影响?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41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69.0%的受访者担心网络“烂梗”泛滥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乱用词汇和养成不文明的语言习惯被认为是主要的影响。让青少年远离网络“烂梗”侵扰,68.1%受访者建议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文化。(见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如今,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上升至1.96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增长到97.3%。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孩子们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副作用,“黑话烂梗”带来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

“栓Q”“夺笋啊”“鸡你太美”……靠着“病毒”般的传播能力,这些粗俗的词汇“入侵”校园,在孩子们之间口口相传,甚至出现在试卷和作文里,已然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青少年正处于知识积累和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黑话烂梗”就如同“精神鸦片”,会降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标准。此外,一些带有暴力、极端性质的词汇,还会构成不良的价值导向,使辨识能力不足的青少年模糊是非边界。

前不久,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保护未成年人远离“烂梗”侵蚀,有关部门应让监管长出“牙齿”,加强对不良内容的系统治理,完善惩戒机制,为未成年人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信息传播需要载体,互联网平台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要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及时封禁制造低俗恶搞词汇的创作者,避免成为孕育“烂梗”的温床。

互联网时代,信息洪流扑面而来,学校和家庭也要做好网络素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引导他们欣赏语言文字之美,学会使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引起警惕,及时纠正不恰当的玩梗行为,帮助孩子健康上网。

原标题:《别让网络“烂梗”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