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京城会馆真有戏,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首演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2024-12-25 23:25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走进冬日里的湖广会馆,文创、打卡点,三步一景,暖意融融。戏楼内方桌坐席茶点已备齐,专属定制票根颇具民国年代观演仪式感,“有靠山”靠垫为观众在观剧时支棱起腰部,而限定场中参与打卡照拍摄还可获得“挂头牌”折扇。雕梁画栋、阶梯围栏依旧,只是戏台边水牌上动画效果的小鸽子提示着观众:这不是一台传统的戏曲演出,必定暗藏玄机。

12月24日晚,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在湖广会馆正式首演,独属于音乐剧的青春观剧团来了。荷尔蒙爆棚的演员阵容让砖墙的褶皱都不再清冷,年轻人在此谈论国风、音乐,往昔的荣光与过往的风云化作海棠一枝——这一次,会馆真的有戏了。该剧将持续上演至2025年1月25日。

剧照 《金风玉露》剧组供图

《金风玉露》由北京京剧院、北京市曲剧团与北京湖广会馆联合制作。讲述了民国初年,在北京湖广会馆驻演的京剧戏班春鸣社,意外卷入一场凶杀谜案,班主、师父来喜福被当作嫌犯抓走,在班社陷入经营、生存重重困境之时,戏班头牌武生金笙扛起了救师父、振班社的责任,在亲情、爱情、友情、家国大义的次次抉择中绝地突围、涅槃新生。

取“群英荟萃”之意的会馆,曾经是志同道合者的江湖,没有微信群的年代,这里便是互通、联络甚至抒怀的场所。但随着会馆的没落,曾经人声鼎沸的空间成了供人远瞻的老建筑。然而,随着春鸣戏班开锣,对仗工整的戏台对联因光影的变化成了可变万物的投影,台上的守旧以及“出将”、“入相”的挑帘也被影像取代,就连观众席头顶上的彩绘悬吊真正的功能也是灯架……百年戏楼瞬间打破原始观感与声场,一座满足音乐剧视听的空间跃然眼前。

剧照

悬疑、觉醒,剧中的京爷们从十几岁的小报记者毛腿儿,到二十几岁的“科里红”大武生金笙和满清皇族出身的革命党人毓滔,三十多岁的“片儿警”六哥,四十多岁的师父来喜福……不论出身门第,为了梦想尊严和家国去路,终于站在了一起。同时,舞台之上摇滚、Swing、传统戏曲跨界碰撞,一众青年主演经历数月严格的戏曲、声乐、舞蹈、民俗训练,在百年戏楼中唱响跨越时代的旋律。

在总制作人李东看来,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没有大IP、没有大制作、没有大明星,处在超级C位IP不是别人,正是湖广会馆本馆。“过往梨园行里有句话,男怕夜奔,而在湖广会馆做音乐剧又何尝不是一场‘夜奔’?戏剧绝不能困顿于传统的演出空间早已成共识,但‘剧’与‘场’真正融为一体却极难实现。在这部音乐剧中,我们坚定地让湖广会馆成为故事的发生地,剧中人唱戏在此、悬疑在此、相逢在此,喜事也在此,不仅不违和而且更北京。”

被称为“戏曲造浪者”的青年导演李卓群,此番丝滑过渡音乐剧,编剧、导演、作词一肩挑,皆因都是歌舞演故事。台上演斗智斗勇的“三国”,台下是相濡以沫的“水浒”,后院里唱着悱恻缠绵的“红楼”,地下则潜藏“西游”,运送军火,支持中国革命。一部戏中看尽四大名著的精神所在,既是李卓群小小的野心,也是大大的梦想。

李卓群

李卓群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儿时的自己第一次知道湖广会馆,正是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电影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小癞子’的饰演者李丹,后来成了知名的京剧武丑演员,也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校的老师。‘小石头’的饰演者费振翔,已经是业内知名的影视导演。在我们这代人眼里,湖广会馆是有梨园行滤镜的存在。戏曲讲究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程式性是一种束缚,虚拟性是审美的方向,而综合性恰恰是破题的要义所在。过往,梅兰芳先生在京剧《霸王别姬》中加入了武术太极剑,周信芳先生在京剧《坐楼杀惜》中甚至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的表演技法。对于我们这一辈来说,更要打破世人一提到戏曲就固有的刻板印象。”

在李卓群看来,当下国内音乐剧市场上有很多国外舶来品。“但就像是《金风玉露》中的一句台词,‘中国的夜路,外国的月亮照不亮。’我们在这部音乐剧的故事里加入了类似清末杨月楼奇案中的部分情节。春鸣社金笙的塑造,取自武生泰斗王金璐等人的人生故事,他就是当年的‘王一博’、‘肖战’,是绝对的顶流。革命党人毓滔的人物原型之一,是满清皇族子弟爱新觉罗·载涛。”

剧照

“另外,在创作上还是要锚定湖广会馆在地性的历史形态——当年会馆对面就是报馆,再往前就是八大胡同,可以说在这一条线上戏曲界、报界、花界热闹不已,追星捧角儿、逸闻趣事太多了。如果说《大宅门》写了东西城达官显贵的故事,《金风玉露》讲述的则是南城的伶人往事。民国时代的人物说话多是文白夹杂,我们依据新月派的创作理路,参考了大量胡适、徐志摩的诗歌,剧中的唱腔、念白、唱词都是照着这个风格去写的。”李卓群说。

视觉总监任冬生的心理变化则几乎代表了所有主创的心声:“对文保空间的破题开始是忐忑,到后来坚定地要为会馆资源的新生和盘活闯出一条新路。”于是,对空间的“改造”不着痕迹更出人意料,所有重装舞台机械和当代视听都被巧妙隐藏,而从古朴民国风过渡到现代“剧场”则仅需一秒钟。

演出海报

    责任编辑:徐美超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