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孙氏绘〈红楼梦〉画册》的展览、出版及研究综述(上)——纪念画册面世二十周年

2024-12-25 15: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许军杰 Artron雅昌

【提 要】 《清·孙氏绘〈红楼梦〉画册》自 2004 年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已经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红楼绘画作品,近年更被文图学者评选为“中国十大传世文学名图”之一。针对这件红楼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本文全面梳理回顾了画册面世二十年间的展览活动、出版情况及研究成果,一方面折射出画册从国内走向世界、取得国际影响力的经典化过程,另一方面在分析中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及拓展研究面向和深度提供必要的基础。 本文分上、下两篇,此为上篇。

【关键词】 孙温 孙允谟 展览活动 出版情况 研究现状

《清·孙氏绘〈红楼梦〉画册》 (以下简称“孙氏画册”)自 2004 年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已经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红楼绘画作品,近年更被文图学者评选为“中国十大传世文学名图”之一①。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孙氏画册多次以不同形式在国内外展出,并辅以媒体多方宣传,影印本持续出版,画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得到大大提升。 作为《红楼梦》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令人遐思的空白与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与深考。 本文拟就孙氏画册的展览活动、出版情况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

一.孙氏画册的展览活动

1979 年,时任旅顺博物馆保管部负责人的刘广堂在馆内资料库意外发现了孙氏画册,便开始注意潜心搜集相关资料,筹划择机举办专题画展并公开出版。 2004 年 9 月,适逢曹雪芹逝世 240 周年,孙氏画册全本 230 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自此广为人知。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孙氏画册的首次展出。 1989 年 9 月至次年 9 月,旅顺博物馆选择了画册的百余幅画面在馆内举办了专题展览,由于展览需要,画册从册页拆为散页。 2004 年 7 月,馆内又为画册举办了短期展览。 但这两次活动影响范围均不大。

孙氏画册在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瞩目和空前热烈的反响,《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 北京日报》《中国文物报》 《中国艺术报》 等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 展览开幕当天,耄耋之年的红学家周汝昌致辞,激动地称孙氏画册是“红楼瑰宝”,在画展上他手持放大镜,凑近画面非常仔细地观看(图 1),并对记者说,以这种“连环画”似的大画册的形式反映《红楼梦》,非常罕见,而且画家对原著有自己的理解②。

连环画家谭元杰看完画展后,则把它作为清代连环画遗存来鉴赏,并指出从周密严格的法度、精致华丽的风格及健康明朗的情调来看,孙氏画册有明显的院体画风格③。 还有一位 60 多岁住在北京城郊的于老先生,在画展期间几乎每天都拿着板凳和《红楼梦》到博物馆待上一段时间。 他选定一幅画后,就坐在画前面,对照原著文字看画,他感慨地说:“这样看真是别有一番韵味啊。”

图 1 周汝昌在画展上观看孙氏画册

像于老先生这样不止一次看画展的热情观众还有不少,他们纷纷询问什么时候可以买到影印画册。 9月21日即将撤展之时,第一批手工线装的图册制作完成,按照原计划要放到博物馆二楼出售。 可是当天工作人员刚把装书的箱子拿到博物馆门口,心急的观众们就纷纷建议:“不要拿到二楼了,就在这卖吧。”当时在博物馆的门口就排起了几十人的长队。在读者的热切要求下,销售方不得不直接在一楼开始销售,第一批制作完成的 140 本图册不到一个小时就销售一空④。

这次“梦影红楼”展览的大获成功,使孙氏画册声名享誉海内外。 各大文博单位纷纷向旅顺博物馆发出邀约,都希望展出这件珍贵又神秘的红学文物。 经笔者统计,孙氏画册至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出过 15 次(表 1),所到之处无不引发社会热议和观展热潮,成为旅顺博物馆当之无愧的品牌展览和重要的文化名片。

早在 2004 年国家博物馆展览之初,就已经有业内人士与旅顺博物馆商谈关于能否出境展览的事宜。 同年 12 月,日本东奥日报社社长佐佐木高雄在大连访问期间,偶然见到了已经出版的孙氏画册,连连称赞,于是萌生了想在日本展出并发行日文版图册的想法。 次年5月,由大连日报社牵线,主办方代表与旅顺博物馆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拟于 2007 年在日本青森市等多地巡回展出孙氏画册,展期约一年⑤。 但此次展览最终未能成行,原因不明。

笔者曾多次在画展上观看过孙氏画册原件,在感叹画面精美之余亦有两点遗憾:一方面,限于场地规模,画册极少能够全本展出;另一方面,多数展览所装裱的画框仅将画心页露出,或许觉得对开空白页上的签条无关紧要,往往进行了遮盖(图 2),所以这部分重要的文字信息长时间未能得到研究者的关注,诚为缺典。 实际上,将散页直接固定在墙上或平摊展示,是更直观且有效的展陈形式。

图 2 2018 年河北博物院“红楼梦华——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画册展”现场及装框示意图

回观近年来举办的孙氏画册展览,也已不满足于单纯展示画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断有新的尝试。 如 2015 年画册在台湾展出时,现场配合播放了时长 20 多分钟的3D 动画,人物形象立体饱满,栩栩如生,有观众看后认为效果超越了“会动的《清明上河图》” ⑥ 。 长沙博物馆在 2023 年举办的展览中,不仅引进《红楼·幻境》数字展览,还联合荒岛戏剧工作室推出“请君入画”原创开放式戏剧。 戏剧围绕孙氏伯侄创作《红楼梦》画册的过程展开,呈现他们对于原著的思考和解读,内容包括“读红楼孙温发宏愿”“二十余年寻不得”“入画自为画中人”“老画家暂拒画现世”等十一幕。 该剧在展览期间排演多场,广受观众好评。

由于画册的珍稀性,原件不能经常展出,因此常常以其他形式出现在国内外展览中,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2007 年 12 月,法国勒阿弗尔市(Le Havre)博物馆展出孙氏画册的原大仿真印刷品,当地观众对来自东方的“绘画版《罗密欧与朱莉叶》”表示出欣喜和浓厚兴趣。 2009 年 9 月,北京观复博物馆举办“座上宾——中国古代坐具展”,集中展出百余件(套)馆藏明清两代各式优良坐具,特殊之处在于展厅背景均是从孙氏画册中精心挑选的画面,画中的椅具形象与展品实物相映成趣。 无独有偶,广东省博物馆在 2021 年举办的“红楼梦文化展”中,利用馆藏文物复原了第十四册第八开“荣府贾母八旬大庆”中的宴饮陈设场景,辅以背景板上的高清画面,实物与绘画高度对应的展陈效果令观众颇有穿越之感(图 3)。 再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当下展出的“看得见的《红楼梦》”展览正受到热烈关注,其展厅内壁及入口处的背景陈列都使用了孙氏画册图像,策展人王亮钧表示如此设计尽最大可能呈现了《红楼梦》的本来样貌。

图 3 2021 年广东省博物馆“红楼梦文化展”现场

2016 年,陶瓷美术师裴永中耗时 5 年创作的 242 幅《红楼梦》瓷板画在北京天雅美术馆展出,他一方面摹绘了孙温的 161 开画面,一方面对孙允谟的 69 开画面进行临改,使其人物画风与孙温相统一,又对缺失的六回补绘了 12 开画面,这一巨制在 2008年“奥林匹克之旅——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期间被评为首批“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并荣获金奖。 2018 年3月,“中国云锦·《红楼梦》长卷展”在瑞典米勒斯公园开幕,展出了由江苏涟水天宫云锦织造有限公司历经十载完成的《红楼梦》 云锦,全长128米,宽1米,图案内容以孙氏画册为蓝本,同时又打破了原本单幅的框架格局,将多幅画面场景和谐连贯在一起,设色方面以民间传统的绛红色和翠绿色为基调,工艺上使用金银线、孔雀羽毛、蚕丝、棉线等材料⑦。 这是中国云锦史上空前的一次大规模创作,在展览期间被瑞典媒体誉为“人间奇迹”。 此外,广东省博物馆的“红楼梦文化展”还展出了五觉斋以孙氏画册为底稿,用檀香木雕刻的薄浮雕及拓片,刻工细致入微、层次分明。 以上三者都是别具特色的“二创”工艺品。

2023 年,雅昌文化集团与旅顺博物馆联合策划了“红楼·幻境”数字展览。 展览秉持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理念,以《红楼梦》为核心、孙氏画册为基点,运用沉浸式光影、虚拟现实、数字交互等技术,打造了“梦中梦”“梦中人”“梦中物”“梦中游”等多个主题板块,其主要内容是将《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故事场景和民俗文化等进行素材梳理、元素拆解和信息整合,再以科技手段进行可视化展示。 数字展览的优势在于可感、可游、可交互、可移动,令人耳目一新,为公众进一步了解《红楼梦》和孙氏画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该展览入选 2023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并不断升级迭代,至今先后在深圳、大连、长沙、合肥、郑州、南昌多地展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二.孙氏画册的出版情况

由于孙氏画册兼具规模宏大、描绘精细、画品不凡、保存完好等多重优点,故而成为各出版社竞相影印的绘画作品。 据笔者统计,孙氏画册至今已有国内外 28 个出版社的 42 种单行出版物(表 2)。 一套画册在短短二十年间竟有如此可观的出版数量,本身就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孙氏画册作为插图使用在《红楼梦》原著、译本及红学研究著作中的情况其实更为普遍,种类不可枚数,这对于扩大画册的传播面起到了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从出版走向和数量(图 4) 来看,孙氏画册的出版整体呈上升趋势(图中虚线所示),尤其在 2015 年以后突破性上涨,这与当年是曹雪芹 300 周年诞辰,多地举办了纪念活动不无关系。 出版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2019 年,共计 7 种,这一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和海外出版社共同推出了4 种语言版本。 2015 年、2017 年和2024 年的出版数量次之,均为 5 种。

从命名和署名上看,这些出版物各不相同。 自 2004 年作家出版社编印的第一版命名为《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绘者署名为孙温以来,即定下了大方向,此后的版本大都直接沿袭此例,少数版本进行了改动,而这样的命名和署名方式实则存在一定问题。 上海古籍出版社基于 2015 年的版本,在 2017 年之后的出版物中也融合了这个使用频率最高的书名,反而造成了书名和署名自相矛盾的现象,即书名中绘者只有孙温一人,署名却是孙温、孙允谟两人。

图 4 孙氏画册历年单行出版物数量折线图(2004. 9. 1—2024. 9. 1)

从发行方来看,出版社囊括海内外,其中不乏有故宫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诸多国内知名出版社,而最早在海外发行的是法国映象文库出版社(Bibliothèque de l’ Image) ,2017 年该社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孙氏画册的再版,社长李伟(Alain Lévy) 在接受《欧洲时报》 采访时称,这是自己出版过最自豪的书⑧ 。 2019 年,中国青年出版社联合中青(英国)国际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CYPI Press) 、法国 Citadelles & Mazenod 出版社及意大利Rizzoli 出版集团一次推出了中、英、法、意限量珍藏版画册。 同年 10 月,此书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成功举办全球首发式,被国际出版专家誉为书展上“最美的中国文化艺术图书” ,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标志性图书。 美术史学家薛永年指出:“此书的出版,便于可视形象了解中国文化的宏富精深,也有助于通过文学艺术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⑨

从品种和数量上看,作家出版社既是第一个发行孙氏画册,也是发行品种最多的出版社,计有题诗版、原大版(实际比原大尺寸小很多)、典藏版、宣纸版、汉英对照版、描金册页版、评点本等 10 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的品种数量位居第二,共计 4 种。值得关注的是,作家出版社在最早发行的版本中还附有周汝昌的 238 首题画诗,其中针对前八十回画面所写为七言绝句,针对后四十回画面所写为五言绝句,以示区别。由于当时周汝昌视力已经极差,便由其女儿为他描述画面内容,他参考签条说明进行题诗,为了与国家博物馆展览同步出书,周汝昌只花费一个月时间就全部完成。 这些诗作在出版物上仅出现两年便被全部删去,殊为可惜。 在笔者的建议下,2024 年作家出版社推出的《诗情画意: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将周汝昌的题画诗重新悉数收录,诗文夹叙夹议,同样是透视周氏红学观点的一扇窗口。

从市场受众来看,孙氏画册的出版物经久畅销,市场繁荣,其长期受欢迎程度几乎可以与《红楼梦》原著相媲美。 尽管几乎每年都有新版本问世,但在数量上仍然供不应求,作家出版社就曾创下一年加印 6 次的纪录。 2004 年的初版一刷六千册,仅在作家出版社和旅顺博物馆出售,出版社的货源销售一空后,博物馆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电话,不辞奔波者专程从北京、上海赶赴大连购买画册⑩。 2009 年中朝建交 60 周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朝鲜时还曾将作家出版社的《清·孙温绘百廿回红楼梦》作为国礼相赠。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2015 年、2017 年、2019 年发行的3 种版本累计销售超过 8 万册,因此在 2023 年又推出了第 4 种“特装喷边版”。 在台湾,孙氏画册同样备受宝岛同胞的喜爱。 2005 年 2 月,上海书店在台湾台北市开业,引爆购书热潮,读者们对作家出版社的《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的反响出乎意料的热烈,上架即遭遇热购,台湾媒体也来推波助澜。 书店首批进货 50 套,为了防止断档每天限售 5 套,结果有人凌晨5 点钟不待书店开门就来排队,后来直到书店补货才平息抢购风潮⑪ 。 据书店统计开业前四个月的图书销售数量,《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以 139 本独占鳌头⑫。 在海外,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外文版本售价高达 200 英镑、250 欧元,近乎被当作奢侈品售卖,国外出版专家认为:“不要把《红楼梦》当成博士论文来推广,用讲故事、用绘本方式来表达最直接、最生动。” ⑬在亚马逊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国外读者对孙氏画册的推崇和追捧,他们无不使用“ exquisite”、“ incredible”、“ breathtaking” 这样的词语表达赞叹,甚至认为画册可以成为传家宝(“ Sure to become a family heirloom”)。 其中来自美国的Peter E. Wisner 评价道:“这是一套令人难以置信的画册,你会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其中(‘This is page after page of incredible paintings that you will get lost in over and over. ’)” ⑭ 。 可见其爱不释手之情。

作为书画出版物,装帧和印刷是评价品质优劣的关键要素。 孙氏画册出版物采用最多的装帧方式是右翻横开本线装,配以函套,突出古色古香的韵味。 少数版本则采用了经折装,如 2019 年的《梦影红楼:旅顺博物馆藏孙温绘全本红楼梦》,此书装帧由书籍设计师潘焰荣操刀,小巧精致,荣获当年“中国最美的书”称号。 而作家出版社发行的经折装版本开本尺寸虽大,折痕线却在画面中心,难免影响观感。 在装帧方面最具特色的当数 2015 年的《清·孙温绘程甲本图文典藏版红楼梦》,其定价 52 万元也最高昂。 该书由书籍设计师张晓栋历经 4 年半时间,结合龙鳞装和经折装两种传统书籍装帧方式独创出“经龙装”进行手工制作,全书共 8 函、1766 个龙鳞筒子页,每函的书封盖板都采用了软烟罗、云锦和缂丝,试图展现朦胧含蓄的意境。 但由于龙鳞装将每幅画面纵向切割为若干长条,致使欣赏观感不佳,画册颇有些形式大于内容,不过传承并呈现这种非遗技术本身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在印刷方面,孙氏画册的出版物获奖颇丰。 2004 年,《清·孙温绘红楼梦》获“香港印制大奖”冠军奖、“美国印制大奖”银奖;2012 年,《清·孙温绘红楼梦》(典藏本)获“美国印制大奖”班尼金奖(国际印刷界的最高奖项)、“香港印制大奖”冠军奖;2017 年,《梦影红楼:旅顺博物馆藏孙温绘全本红楼梦》获“美国印制大奖”优异奖、“中华印制大奖”银奖;2018 年,《清·孙温绘红楼梦》(原作复制描金册页版)获“美国印制大奖”优异奖、“香港印制大奖”冠军奖。 这些版本都是由作家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的,相应地由北京和上海的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承制印刷,是同类出版物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描金册页版充分利用描金工艺专利技术,还原了古画泥金勾染、光华绚烂的艺术效果。 客观来讲,若与原作色彩相较,作家出版社的版本中绿色稍艳,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则整体偏黄,但都尚可接受,其他出版社的版本里有些偏色十分严重。

综合来看,孙氏画册出版物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第一,大多数版本的书名中只体现孙温一人,使读者长期误认为画册是由孙温独立完成的,而忽视了合作者孙允谟及他完成将近三分之一篇幅的重要贡献。

第二,数开画面都进行了修版美化。 如第十五册第五开“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圆桌旁的婆子身上原本有一道胶水印,出版时因修图不慎导致围屏腿错位;再如第十六册第五开“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中,画面右下原有“润”“斋”两枚钤印,“斋”印因盖的位置偏下,在装池时被绫边覆盖住一半,而出版时此印却被修补完整了(图 5);其他开中还存在不少修污的情况。 修版美化意味着不能忠实地反映原貌,这不管对于古籍文献还是书画文献的影印无疑都不是妥善做法,因为极易造成误导和关键信息的遗漏。 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影印文献若有问题,则学术研究必然会受影响,此类经验教训俯拾皆是。

图 5 画册原件和出版物的同幅图像对比(左为原件,右为出版物)

第三,在原件每幅画面对开的空白页上,皆粘有一张签条,上面书写了相应画面的名称。 出版物将这些文字一并整理排印,本来是嘉惠读者的善举,可惜的是整理者未能忠实地录入签条图名,擅改、径添处甚多。 甚至在作家出版社最早发行的版本中,画面下方的图名与附录中的图名都存在出入(附录在后期版本中被删去)。 而其他出版社在编辑图名时,或对作家出版社的文字进行主观校改,则“更隔蓬山一万重”——错上加错,或干脆全部重拟。

第四,几乎所有版本都为画面逐一编写了情节说明文字,而由于孙温、孙允谟创作的自由性和艺术性,他们常匠心独运地将一回或两回中的多个情节融合绘制于同一幅画中,有时又别出心裁,对于原著中一些知名情节予以删除(如木石前盟)或进行边缘化处理(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反之,对于不少一笔带过的情节却突出描绘,因此画作中有些场景不易辨识,同时有些场景容易被忽视,情节配文中常常会出现错认或遗漏的情况。 诚如陈平原所说:“为插画集略加解题,似乎很容易,可实际上,说多说少,说好说坏,分寸不好把握。”⑮

略举两例。 第二册第四开“贾宝玉初会林黛玉,宝玉痴狂很(狠) 摔那玉”是画家剪切两回文字重组成一幅画面的典型代表,此图右半部分描绘了第三回宝黛初会、宝玉摔玉的名场面;左半部分(图 6) 则刻画一位年轻妇人在内室持书而读,旁有一嬉耍幼童,又有丫鬟伴着数位小姐走进房内。 这个场景以往大都被忽略了,也有人将其误解为“最喜在内闱厮混”的宝玉,其实这对应的正是第四回回首对李纨“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的介绍,而非任何故事情节。 再如第十四册第九开“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此图左半部分描绘鸳鸯遇奸,右半部分(图 7)又刻画了屋内屋外一众奶奶、小姐、丫鬟、婆子,前人皆默认这对应“嫌隙人”情节。 实则非也,破题的关键便在图中房额处的“晓翠堂”牌匾。 回归文本,不难知道这画的其实是贾母命鸳鸯向众人传话,不可怠慢新来的喜鸾、四姐儿两位小姐,鸳鸯在稻香村未寻见众人,才来至探春的晓翠堂,李纨又叫来各处的头儿(屋外婆子)吩咐下去,图像与文本对应得分毫不爽。

图 6 第二册第四开(左半部分)

此外,作家出版社在编辑排序时,将原本空白一册的十开画面插入前后两册中,使得页码从第廿一册第六开直接跳转到第廿二册第七开,不知情者便会一头雾水,误认为是编校失误。 再有连环画出版社的《红楼梦》 ,为保持图版尺寸统一将画心裁切,这无异于削足适履,甚至还随意更调图序。 凡此种种,显然不利于学术研究,甚至形成阻碍,因而笔者一直期待能推出在图像和图名都忠实于孙氏画册原件的影印本,以供欣赏、收藏和研究使用。

2023 年,雅昌文化集团和旅顺博物馆联合出品了《珍藏版红楼梦绘画图集》。 该书堪称孙氏画册出版史上的里程碑,这是画册首次真正以一比一原大尺寸出版,为模拟原作推蓬装的欣赏方式,亦是首次采用了顶部包背、纵向翻阅的双联本装帧设计。 在印刷方面,雅昌使用 10 亿像素立体扫描仪器重新采集了画册的图像数据,并以专有的高仿真复刻工艺,精准还原了画作的纹理细节和隽雅色彩,且没有一处裁切、修版和去污,完美呈现了文物的本真面貌,诚然可谓“下真迹一等”,印刷品质远超以往。 笔者受邀完成此书的学术统筹和撰稿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笔者根据旅顺博物馆提供的签条照片忠实录入了 230 条图名,不妄添或径改,仅订正错别字(以小括号注明正确文字附后)和规范异体字,以求最大程度反映原貌。 其次,针对情节配文,笔者力求简明扼要、准确完整地概括出画面所绘内容,尤其注意点明画面中难以辨识和前人遗漏之处。 最后,笔者还特别设计了“撷红一赏”栏目,从图像出发,结合原著文本,或引申画面内涵,或揭示画者匠心,或快论古物今事,或平议文图之距,其内容涵盖节令民俗、典章制度、服饰发型、家具陈设、历史名物、红学掌故,希望能为观者带来些许读画的乐趣。

图 7 第十四册第九开(右半部分)

2024 年最新出版的《拾花入梦:绘本红楼梦》也颇堪一观,编著者曾孜荣在编辑思路上与笔者不谋而合。 该书不仅为读者一一注明画面局部与原著段落的对应关系,同时补充相关的传统绘画知识,引导读者深入欣赏;此外还附有一册《大观园物质生活图录》,从宅居、衣饰、舟车、器玩四方面对某些画面局部进行了细致讲解,值得肯定。 稍觉遗憾的是,该书仅选辑了164幅画面,未成全帙,在场景辨识上亦未能尽善。

(附记:任显楷先生和周哲女士协助本文中外文画册的查找和录入,周汝昌先生观展照片承刘广堂先生提供,谨此致谢。)

① 赵宪章:《中国十大传世文学名图》,微信公众号“稷下问学”2024 年 1 月 28 日。

② 侯健美:《清人绘〈红楼梦〉昨展真容》,《北京日报》2004 年 9 月 2 日。

③ 谭元杰:《人间万姓仰头看——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画展观后》,http: / / www. lhhart.com/ / personage / mjft / mjfttxt. php? im = jzsx&nam = rjwxyt(2023 - 11 - 6)。

④参见三希堂藏书著《〈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鲜为人知的故事》,https: / / www. toutiao. com/article / 6431312189467361537 / (2023 - 11 - 6)。

⑤参见《〈红楼梦图册〉即将走出国门》,《大连日报》2005 年 5 月 23 日。

⑥参见《旅顺博物馆藏〈红楼梦〉 彩绘画册首次来台展出》,http: / / www. taiwan. cn / xwzx / la /201510 / t20151003_10776150. htm(2024 - 3 - 7)。

⑦王宗乾:《中国江苏“百米〈红楼梦〉云锦”在欧洲展出》,《曹雪芹研究》2018 年第 3 期。

⑧秋狸:《【中欧摆渡人】法国出版家李伟:想向法国人分享我喜爱的中国》,《欧洲时报》2023年8 月9日,https:/ / www. oushinet. com/ static / content / Indepth / sole / 2023 - 08 - 09 / 1138908162796568576.html(2024 - 9 - 1)。

⑨见 https: / / item. jd. com/ 10069070964066. html(2023 - 10 - 18)。

⑩参见李天然《〈红楼梦画册〉吸引全国读者》,《大连日报》2004 年 12 月 3 日。

⑪ 见孔晓宁《在台北逛上海书店》,《人民日报》2006 年 3 月 15 日。

⑫ 见林载爵《台北“上海书店”的创意与市场分析》,《编辑学刊》2005 年第 5 期。

⑬ 路艳霞:《以绘本形式,向世界讲“红楼”故事》,《北京日报》2019 年 8 月 26 日。

⑭ 见 https: / / www. amazon. com/ - / zh / product - reviews/ 1602200041 / ref = cm_cr_dp_d_show_all_btm? ie = UTF8&reviewerType = all_reviews(2024 - 2 - 22)。

⑮ 陈平原:《总序》,见[清] 孙温绘、王典弋著《尘世梦影:彩绘红楼梦》,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 年版,第 1 页。

文章原刊《曹雪芹研究》2024年第4期

原标题:《《清·孙氏绘〈红楼梦〉画册》的展览、出版及研究综述(上)——纪念画册面世二十周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