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每天只吃一顿饭,竟然有这种风险

2024-12-26 06: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六普外 第十一诊室

图片: 黄仔 | 撰稿: 六普外 | 责编: 葡萄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家好,我是六普外~

话说,某新闻报道一位女子每天只吃一顿饭,觉得这样既能减肥还能省时间,简直是一举两得。可是没想到,减着减着,某天突然腹部剧痛,被家人火速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宣布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她的胆囊里满是「石头」!

被确诊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这让不少人心头一紧:「啥?肚子里还能长石头?而且和吃饭有关?!」

别急,下面咱们就来揭开胆囊结石的「神秘面纱」。

胆囊结石是啥?真的长石头吗?

所谓胆囊结石,其实就是胆囊内出现了像「小石子」一样的结晶物质。这些「石头」可不是从外面吃进去的,而是由体内的胆汁成分凝结而成。

胆囊是个啥?简单来说,它就像你家厨房里的「油壶」,负责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等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帮助消化食物,尤其是脂肪。胆汁中含有胆固醇、胆盐和胆色素,如果这些成分失衡,胆固醇过多或者胆汁流动不畅,就可能形成结晶,久而久之,随着结晶的慢慢增多,有些结晶可以聚集,逐渐变成「石头」。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而且胆囊结石发病人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受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和某些疾病因素的影响较大。比如说女性群体、40岁以上人群、肥胖和体重波动较大人群、以及生活方式不规律的人群还有某些患有代谢性或肝病的患者群体,这些都是胆囊结石的高发人群。

胆囊结石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胆固醇结石:这是最常见的胆囊结石类型,主要由胆固醇组成。胆固醇结石通常为黄色,表面光滑,主要形成于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的情况下。高脂饮食、肥胖和胆汁排泄障碍等因素容易导致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2、色素结石:色素结石由胆红素钙盐组成,通常呈现棕色或黑色,多见于患有慢性溶血性疾病、肝硬化或胆道感染的患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或胆道细菌感染,色素结石容易在胆囊或胆管中形成。

3、混合性结石:混合性结石是由胆固醇和色素结石混合而成,成分较为复杂。这类结石表面粗糙不平,内部结构也不均匀。混合性结石常见于老年人,且其形成与多种代谢紊乱有关。

4、类胆固醇结石:这类结石主要由类胆固醇物质组成,表面呈白色或灰色。虽然成分与胆固醇结石类似,但形成机制略有不同。类胆固醇结石往往在胆汁酸缺乏或胆囊功能不全时形成,常见于长期禁食或营养不良的患者。

5、感染性结石:感染性结石主要由感染导致的胆汁中钙盐沉积所形成。这类结石通常较大且不规则,表面较为粗糙。长期胆道感染或寄生虫感染容易导致感染性结石的出现,常伴有胆道炎症或胆管扩张等症状。

结石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长石头」?

根据统计,胆囊结石更青睐女性。为什么呢?这背后不仅有生理原因,还有生活方式的「锅」。

激素水平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可是个「背后推手」。

雌激素会减少胆汁酸的生成,而胆汁酸是溶解胆固醇的重要成分。一旦胆汁酸含量不足,胆固醇更容易析出并形成结石。而且雌激素还会刺激肝脏分泌更多胆固醇,进一步提高胆汁中过饱和胆固醇的浓度,增加结石风险。

更年期前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所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同龄男性。

怀孕的连锁效应

怀孕期间,雌孕激素水平的水平都会升高,雌激素升高的作用上面已经提及了,孕激素升高时可以导致胆囊平滑肌收缩功能下降,导致胆囊的胆汁排空变慢。而且妊娠期胆固醇水平升高,容易形成「结石温床」。

怀孕次数越多,这种累积效应会进一步提高患胆囊结石的风险。

生活习惯不太健康

不吃早餐、减肥、饮食不规律,而且偏爱高糖高脂饮食,这些坏习惯特别容易让胆汁形成、浓缩、分泌等异常,容易导致结石的形成。

而且一些缺乏运动的女性,可能进一步减弱胆囊的排空功能,增加胆汁淤积的风险。

发现胆囊结石怎么办?

不少人可能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自己有胆囊结石,很多都是些泥沙样的,或者是细小的结石,但却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治疗呢?

其实这种无症状结石,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但要定期体检(建议半年做个B超),注意饮食习惯,少吃油腻的东西,尽量别暴饮暴食,就可以有效避免胆囊炎的发作,很多时候这些结石会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慢地排到肠道中。

胆囊结石最常见的就是胆囊炎的发作,而且大多数因为饮酒或进食过多的油腻食物时反复发作,如果碰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胆绞痛,后期出现胆囊坏死,急性腹膜炎之类的重症。所以反复出现胆囊炎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

一般不怎么建议吃药,因为效果确实很一般。常见治疗方式就是胆囊切除,这是相对最好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且现在腹腔镜很普及,这种手术已经很成熟了。

除了这种经常发作的胆囊炎建议手术切除,像下面这几种胆囊结石,就算没症状,也都是建议手术切除的:

1、结石直径≥3cm;

2、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顺便把有结石的胆囊一起切了,省的后续发作了再切);

3、伴有胆囊息肉>1cm(减少胆囊癌的可能性);

4、胆囊壁增厚;

5、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整个胆囊太多结石了,都变成一整个石头了);

6、儿童胆囊结石;

7、合并糖尿病(容易导致胆囊穿孔等重症);

8、有心肺功能障碍(万一发作了容易诱发其他心肺疾病);

9、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发作了来不及去医院,会要老命的);

10、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容易反复刺激导致癌变)。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与其等「石头」找上门,不如从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

饮食规律

别再一日一餐了!规律进餐能促使胆囊正常收缩和排空,防止胆汁滞留。特别是早餐,一定不能少!

▲图片来源:Giphy

控制体重

保持适宜的体重很重要,但别用「断食」或者极端减肥方式,否则反而可能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

适量运动

久坐不仅对胆囊不好,对全身也没啥好处。每周适当增加有氧运动,不仅能促进胆汁循环,还能让你更有活力!

健康饮食

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多摄入膳食纤维,比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能帮助改善胆汁成分,减少结石风险。

别让坏习惯「催石成灾」。

胆囊结石虽然常见,但完全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避免它的「光顾」。所以,从今天开始,吃好三餐、适量运动,做个对胆囊友好的「小可爱」吧!

毕竟,谁都不想在医院和胆囊里的「石头」对视吧?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不妨点点 赞 和 在看 吧!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