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研究发现,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家人,竟然是真的
原创 VV 丁香医生
点开标题,某些人心里,是不是已经浮现出自己好姐妹好兄弟的名字?
还没来得及看内容,就想转发给 TA 了——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你可曾想过,茫茫人海,为什么偏偏是你们成为了好朋友,初次见面就一见如故,仿佛失散多年的亲人;
又或者一开始互看不爽 / 毫无印象,但不知怎么,就越发熟悉,最后竟成了形影不离的「连体婴」?
相反,有的人却费了牛劲,但就是融不到一块儿去;抑或熟得快,掰得也快。
总有人将这玄学般的友谊归咎为缘分,连《绿皮书》里都只能总结为一句:
世上有各式各样的人
恰巧我们成为了朋友
这不是缘分,而是因为我们本就应该是朋友
听听,什么是废话?
这!就是废话(bushi
背后原因当然有很多,毕竟交朋友也像谈恋爱,是一件复杂的事。
但!有一个潜在的因素,你可能怎么也没想到:
这可能是基因的选择
研究发现
朋友之间的基因相似度
达到了表亲的程度
学术期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朋友之间的基因相似度,真的比陌生人更高![1]
相似程度,甚至达到了四代以内表亲的水平!
图片来源:文献 [1]
这项来自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将 1932 名参与者两两配对,分为朋友组和陌生人组,并标记了 40 多万个碱基位点变异。
最后发现:好朋友之间明明没有血缘关系,但基因相似度,却堪比拥有共同的玄祖父母。
图片来源:文献 [1]
当然了,所有的调查都会有偏差。然而,即便是严格排除了各种变量,研究者依然发现:
朋友组的基因相似性,显然比陌生人组高得多。
都说家人是老天为我们选择的朋友,而朋友是我们为自己挑选的家人。
难怪本友宝女每次见到闺蜜
都忍不住想大喊一声——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敢情能成为好朋友的人,真的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亲兄弟啊!
这种基因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 朋友之间,基因组整体上更相似
从进化学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你和你的好朋友之间,却具有这种相似性,怎么不算一种命定的巧合。
图片来源:哈利·波特+文献 [1]
● 朋友之间,某些特定基因型,具有明显的同质性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们在嗅觉相关基因上,会有明显的同质倾向,这让你们有更多的同好和共鸣。
你们更可能被同一家甜品店的味道吸引,从而在店内相遇、相识。并在对某一款蛋糕发自肺腑的赞美中,迅速达成灵魂共振,识别知音。
● 又或者,明显的异质性
像免疫系统相关基因,你们的差异表现,可能远大于和陌生人。
这是一个惊喜的发现,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基因协同的健康优势,可能让每个部落更加互补,免疫系统更完善,从而抵御更多疾病,这甚至可能一直在悄悄推动着人类物种的生存进化。
「共同进步」「你也是!」
图片来源:《猫和老鼠》
原来在万千个平行宇宙里,我们成为朋友,不仅是机缘巧合,更是刻入 DNA 的地义天经。
基因只是前提
朋友还会吃在一起、胖在一起
连肠道微生物都共享趋近
就像一张隐形的社交名片。
如果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游戏,相似的基因,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寻找跟我们骨子里更契合的人,拼凑在一起。
然而,基因是友谊建立的基础,却不等同于友谊本身。
随着认识的年份越来越长,你们也会变得越来越像。
aka 朋友版夫妻相
图片来源:《猫和老鼠》
这种友谊带来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 好朋友能吃到一起,互相影响着彼此的饮食习惯
两个朋友逐渐相熟的聚餐历程,可能是这样的:
一开始:香菜加蒜?狗都不吃!
后来:求同存异,口味渐渐向彼此靠近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更让人惊喜的是,朋友的饮食习惯越健康,你也会被带动得越健康。
一项针对澳大利亚 1785 名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那些经常和朋友一起吃健康食物的人,不吃早餐的概率降低了 29%,不吃午饭的概率降低了 41%。[2]
如果你现在的饮食习惯堪比垃圾焚化炉本体,一个优秀的朋友,将帮助你的身体进化为「神殿」。
新的一年,请带我规律三餐
只吃健康清洁的东西,谢谢!!!
图片来源:@我是华子
当然,现实更可能是……你一筷,我一筷,先胖带后胖。
● 好朋友会胖在一起,TA 胖,你也胖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过一篇研究,如果一个人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变胖,那么 TA 朋友变胖的概率也将增加 57%。[3]
什么概念呢?就这么说吧,兄弟姐妹间的这种「肥胖传染率」也就 40%,伴侣间是 37%。
但朋友!是 57% ,朋友们!!!
这种体重上的越发相似,可不就让你俩,比一家子还像一家子嘛!
正所谓,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
只有朋友关心你吃没吃饱
是谁自己吃饭很克制,但跟朋友聚餐必须干完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朋友之间的互动越发亲密,两个人的肠道菌群都更接近。
● 亲密的朋友,还会共享 10% 的肠道微生物
这是耶鲁大学相关研究团队最近发表在《Nature》顶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处于同一环境、互动密切的朋友,菌株共享率会更高。[4]
在学术界,这比任何其他社会人口学特征,都更能显著预测社会关系!
好家伙,「亲如一家」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又提高了!
图片来源:表情包+文献[5]
更别说,大量研究早已发现,朋友之间的神经相似性都更高。[5]
这让两个「狐朋狗友」的很多行为,语气、动作、口头禅都可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从谈吐举止上,逐渐走向不是家人、更似家人,心理学上则称之为一种「镜像行为」。[6]
连蛐蛐别人时,都不用语言交流,一个眼神就能示意,然后发出一串只有彼此才懂的尖锐爆笑,默契如同共脑。
家人式的友谊
利身又利心
没有离开过朋友的人,可能很难深刻体会「朋友是自己选的家人」这句话的可贵。
毕竟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力争上游,向上走、向外面走,从乡镇到城市、国内到海外。
然后在一个体面光鲜的工作里、在永远比自己的能力高出一截的 KPI 里、在被领导 PUA 到怀疑自我的深夜里,在家人又一通「谁像你这么大还在瞎混」的催婚电话里:
领教到了成人世界的凶顽,才明白有一个可以随时去打扰的人,是何等稀罕。
图片来源:评论区截图
友谊可能有一百种形状,你的好朋友可能是算命大师那一款,TA 帮亲不帮理,怨天怨地怨黄历,就是不会怨你;
全世界都说你不够好的时候,TA 也总有办法提醒你:你已经足够棒。
图片来源:评论区截图
也可能像姐妹或亲妈一样,是你的 B 面和补充,总能惹你火大、哭泣、心碎。
但只要当你遇到困难时,TA 一定会陪在你身边,为你跑前跑后。
做你的靠山、后盾、从天而降的盖世英雄和离家出走后的第一个目的地。
图片来源:评论区截图
好朋友就是我们的阿贝贝,是我们的充电宝。
无论是一起挤在温暖狭小的沙发上,看《请回答 1988》,看《真爱至上》,看「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还是在萧索的寒风中喝完酒后,抖着相同频率、瑟缩着道别,等待一辆回家的出租车。
只要能见面,再被生活逼得一脸班味儿的人,都会鲜亮起来。
只要和朋友待在一起,就能收获内心的平静,让聚会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这种坚固的友谊带来的情感支持,早已被大量研究证明,不仅利身还利心。
它帮助我们对抗孤独的危害、减少抑郁风险、老年期更是降低患上慢性疾病风险。[7]
如果你们俩搬得足够近,幸福感也会大大提升。[8]
图片来源:表情包+文献[8]
当很多人还在把经济条件当作通往幸福的不二法门时,科学研究早已提出:
和朋友保持稳定的关系,堪比日常健身,对寿命的影响是锻炼的 2 倍,对身体的益处堪比戒烟。
与孤独的人相比,拥有牢固社会关系的人,过早死亡的可能性都会更低。[9]
图片来源:《青春变形记》+文献[9]
但说到底,朋友,也只是让我们相互活得更自在的人。
爱情太多变,生命里的恋人来来去去;亲情呢,由于血缘关系,天然就多带一分沉重。
倒是友情,更接近轻盈的纯爱,TA 甚至不图娶你,只纯纯爱你。
我们相互打趣,我们心无芥蒂。
就像史铁生出事后,家人都很忌讳提他的腿
是余华带着他去踢球、让他守门
既没把他当残疾人,也没把他当人
「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家人」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或许正是告诉我们:
无论世事多么云谲波诡,总有一颗星星,会为你闪耀依旧。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 Christakis NA, Fowler JH. Friendship and natural sele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4 Jul 22;111 Suppl 3(Suppl 3):10796-801.
[2] Rosenrauch S, Ball K, Lamb KE.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friends' support of healthy eating and meal skipping in adolescence. Public Health Nutr. 2017 Dec;20(18):3266-3274.
[3] Christakis, N. A., & Fowler, J. H. (2007). The Spread of Obesity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 over 32 Year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7(4), 370-379.
[4] Beghini F, Pullman J, Alexander M, Shridhar SV, Prinster D, Singh A, Matute Juárez R, Airoldi EM, Brito IL, Christakis NA. Gut microbiome strain-sharing within isolated village social networks. Nature. 2024 Jan;637(8044):167-175.
[5] Ma C, Liu Y. Neural Similarity and Synchrony among Friends. Brain Sci. 2024 May 30;14(6):562.
[6] Stel M, van Baaren RB, Blascovich J, van Dijk E, McCall C, Pollmann MM, van Leeuwen ML, Mastop J, Vonk R. Effects of a priori liking on the elicitation of mimicry. Exp Psychol. 2010;57(6):412-8.
[7] Harris,R. (2015) The loneliness epidemic: we’remore connected than ever – but are we feeling more alone. Independent
[8] Fowler JH, Christakis NA. Dynamic spread of happiness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 longitudinal analysis over 20 year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BMJ. 2008 Dec 4;337:a2338.
[9] Holt-Lunstad J, Smith TB, Layton JB.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mortality risk: a meta-analytic review. PLoS Med. 2010 Jul 27;7(7):e1000316.
策划制作
策划:VV | 监制:Feidi
插图:站酷海洛 | 封面图来源:网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