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营造家庭松弛感?看这对爸妈咋做的

2024-12-24 14: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年高考,儿子小海如愿被南京的一所985大学录取,算是心想事成。即将离家独自南下,他既兴奋又不舍,收拾行李的时候经常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

吃晚饭的时候,我没话找话,让小海评价一下我家的亲子关系。小海头都没抬,嘟哝一句:“情同父子,情同母子。”

“废话!”我被逗乐了,差点喷饭,“我们本来就是父子、母子,怎么还‘情同’?”

小海严肃地看我一眼:“没开玩笑,这是很高的评价,真的。”

我好像听懂了:“那你说说看,你的同学和父母的关系情同什么?”

小海狡黠地一笑:“有的情同主仆,有的情同仇敌,有的情同债主和负债者,有的情同霸凌者和被霸凌者……总之,不是情同父子、母子。”

我和妻子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惊喜,就像突然听说自己被评上了劳动模范。

事后思量,被小海点赞,是因为我们为他营造了他喜欢的家庭氛围。如果您要问那是怎样的家庭氛围,我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松弛感。

01

和所有孩子一样,小海从小到大犯过无数次错,但我和妻子很少冲他发脾气,就算一时冲动数落他两句,事后也会道歉。我和妻子认为,孩子是在试错中成长的,不允许他犯错,意味着不允许他成长,相反,在他犯错的时候善待他,就是帮助他成长。

比如,有天我骑自行车送他上学,到校门口发现忘戴红领巾了。我没埋怨小海,而是掉转车头,带小海回家取,我一路狂奔,大汗淋漓。等我们回到学校,早自习已结束,小海被老师批评。

那天下午接小海放学,一见面他就道歉:“爸爸,我错了,害得你上班迟到了吧?”

我笑了笑:“没事,谁都有忘事的时候。”

小海说:“我想了一个办法,以后每天晚上把红领巾放到书包里,这样就不会忘了。”

“好主意!”我附和,“以后我也把工牌放到公文包里,省得忘拿。”

如果您说我这是溺爱孩子,那就冤枉我了。溺爱是在校门口的超市里买一条红领巾,既省事又能哄孩子开心。我骑车带小海回家取,眼睁睁看他迟到被批评,是允许他犯错,然后用“自然后果法”教他承担责任,逼迫他找到避免再次犯错的方法。

小海曾经拆坏我的剃须刀,还差点用放大镜引燃窗帘,我和妻子没有骂他,因为他在探索物理世界;他曾经跟小区的孩子打架,流着鼻血回家,我和妻子没有骂他,因为他在学习社交;他曾偷我的钱去买航模材料,我和妻子没有骂他,因为他正在为热爱的事情疯狂……我们不是在溺爱孩子,只是允许他犯错。

02

坦白地说,家长并不容易保持松弛感,因为生活千头万绪,肩上背负的责任太多,不经意间就会变得紧绷。

孩子成绩下滑、被老师批评、被同学欺负、丢三落四、粗心大意……这些都会牵动家长的心。加上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压力,成年人的生活不容易,很难完全放松下来,常因一点小事情生气,不自觉地迁怒于孩子。

小海是个聪明孩子,又肯用功,考试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上。他的思维模式有慢热的特点,学新知识时总是糊里糊涂,不容易进入状态,所以考试成绩极不稳定,每个学期之初与期末的成绩相差悬殊。

比如,小学三年级新开了英语课,小海不适应,说英语单词是“奇怪的拼音”,好几次测验都不及格。

再比如,刚接触平面几何时,小海认为圆周率完全没必要:“找个软尺量一量圆的周长不是更简单吗?或者给轮子涂上颜料,让轮子在地上走一圈,再用尺子量一量轨迹,不是更直观吗?为什么一定要用笔算?”他用这种拒绝的心态学平面几何,成绩之差可想而知。

见小海不开窍,我和妻子心急如焚,但不敢表现出来,唯恐把焦虑转嫁给他。我们一如既往地冲他点头、微笑,给他松弛感,然后绞尽脑汁想办法开导他——

“我们中国人说汉语,汉语拼音是给汉字注音的。英国人说英语,字母的组合方式就是他们的语言,给英语注音的是国际音标,不是我们的拼音……”

“假如你被任命为工程师,负责修建一个直径为20米的摩天轮,请问,如果不用圆周率,你怎么确定摩天轮外圈的长度?如果搞不清楚长度,你怎么准备钢材……”

妻子提议给小海报个补习班,我不同意,我担心补习会占用他的休闲时间:“问题不是出在教学环节,换老师也没用。问题出在小海的理解能力上,他需要想通这些事,给他点时间吧。”

果然,琢磨几天以后,小海总能突破思维限制,恍然大悟,迅速提高考试成绩。往往上次月考60多分,这次月考90多分。

妻子感慨:“这感觉就像坐过山车!”

我说:“坐过山车最要紧的是什么?是系好安全带,保持镇定。放心,不管过程多么惊险,最后总能安全抵达终点。你看这多像家庭教育。”

小海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除了班主任邀请的微信班级群,我和妻子几乎没有加入过别的家长群,因为我们讨厌攀比风气,不愿被焦虑的家长影响。

我们允许小海不懂、不会,允许他抱怨老师说话太快、作业太难,允许他考试不及格,允许他周末不做作业……总之,我们允许不好的事情发生,目的是让小海在家有松弛感,可以宣泄消极情绪,这样做,至少他不会抑郁。

03

小海5岁生日那天,我和妻子任命他为“第三家长”。意思是说,他是家里的三号人物,对家庭事务有发言权,甚至有表决权。

比如,妻子看电视时习惯吃零食,我不同意,认为那是恶习。眼看争执要升级为争吵,小海奶声奶气地在一旁提议:“咱们表决吧。”

表决结果是小海投妈妈一票,于是形成了家庭决议:看电视时可以吃零食。看到自己的意见如此关键,小海欣喜若狂。他还不忘安慰我:“妈妈可以吃,爸爸也可以吃。”

紧接着,小海动了歪心思,开始为自己谋“私利”,发起了好多次表决,但都没有获得通过。他很奇怪,同样是提议,为什么他要求每晚多看一集动画片、睡觉前吃一个冰激凌、每周追加10元零花钱的提议就是通不过呢?

小海进入青春期后没有叛逆表现,因为他不需要叛逆,家庭事务他都参与表决,和他有关的事务更是以他的意见为主,他要叛逆只能叛逆自己。

高一开学前,我带小海去商场采购住校用的物品。准备结账时,我突然对小海说:“我和妈妈想给你买一套西装,你喜欢什么颜色的?”

“西装?”小海瞪大了眼睛,“我刚16岁,可以穿西装吗?”

我严肃地回答:“你长大了,应该有一套像样的西装,出席正式场合时要讲究体面。”

“真的吗?”小海还是不敢相信,“哪些正式场合必须穿西装?”

我说:“下周你表哥举行婚礼,你就应该穿西装,而且要打领带,以示尊重。上高中后,你不是想参加戏剧社团吗?没一套西装怎么行!”

试穿西装的时候,小海在镜子前腰杆挺得特别直,帅气得连他自己都吃惊。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盼望你长大成人,盼望你独立,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我就用这种方法提醒你。我这样做,总要比你用吸烟、打架、早恋等方式提醒我安全得多。

直到去南京上大学前夕,小海只在参加表哥婚礼那天穿过一次那套西装,但是,或许您不相信,有了那套西装以后,小海成熟了许多,学习更自觉,与同学打交道更稳重,遇到事情也更有主见。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良性心理暗示在起作用,西装让小海感觉自己是成年人,开始用成年人的目光看待问题,于是态度改变了。

高考报志愿时,小海选择他最喜欢的金融专业。我提醒他,金融专业竞争激烈,有落榜风险,不如考虑经济和贸易类专业。

这次,小海没有贸然发起表决,而是花了两天时间,在网上查阅大量资料,列出了详细的对比表,用数据证明风险可控。最后表决时,我和妻子都投了赞成票。

回顾小海的成长历程,我和妻子深切地感受到,家庭松弛感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而且,家长着力营造家庭松弛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缓解学习压力,使其主动成长。

遗憾的是,许多亲友责怪我溺爱孩子,还搬出“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的古训来说服我。我只能苦笑,我没有“不教”,只是教育的方法不同而已。从这个角度讲,营造家庭松弛感,实在是容易被误解的教育智慧。

作者:云台

编辑:付晓康

原文链接:如何营造家庭松弛感?看这对爸妈咋做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