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华语剧,韩国人追得比我们上头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最近安利了好几部韩剧了。
反过来一问——
韩国人在看什么华语剧?
这个话题还真上热门了,“韩国最爱中剧排行榜”的帖子上,被提名最多的:《琅琊榜》《陈情令》《如懿传》.....
到底什么才是最能打的华语剧?
今天Sir聊一聊“韩流”前,风向到底是怎么样。
原来怀念老剧的,不仅是我们自己。
01
80年代,港片开始风靡内地,但主要是在录像厅。
在韩国的,却是实打实地狂收票房。
1979年,朴正熙遭遇暗杀,全斗焕掌权(参考《首尔之春》)政治形势严峻,韩国电影业也迎来寒冬。
同年,成龙大哥的《醉拳》却漂洋过海,以89万观影人次打破了韩国影史记录,这一纪录在当时保持了11年之久。
韩国第一次受到华语电影的震撼。
但近乎萧条的电影工业,却让他们根本无力抗争——直至1987年,韩国任何电影的拍摄,都需要向政府提交两个拷贝,一旦发现“有害”内容,就要立即回去重拍。
好在,政局再度改变,让韩国的观影环境迎来首次破冰。
1986年,韩国“进口配给制度”废除。
韩国观众至少可以看见另外一个世界的繁华——香港电影。
经典韩剧《请回答1988》开头。
双门洞五人组在电视机旁看《英雄本色2》里的经典情节。
张国荣饰演的宋子杰,身受重伤,来不及去医院,于是到电话亭打电话给刚生孩子的老婆。
旁边,则是搀扶着他,又目睹着他生命渐渐消逝的小马哥。
冷峻的政治形势下,韩国人被压抑住的满腔热血,一时间撞上“有情有义”的香港电影。
而东亚人相近的面貌、肤色、文化,让香港电影比之好莱坞大片,更令韩国人感到亲切与认同。
所以,即便当时好莱坞当道,香港电影仍能拼下韩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
香港明星,在韩国绝对是超一线顶流。
1989年,张国荣被当选韩国最受欢迎外国歌星、影星第一。
他的专辑在韩国空前大卖,销量让韩国本土歌手都望尘莫及。
因为电影,他在韩国得到空前的欢迎,由他定义的一代华流气质,至今让现在的韩国人都难以忘怀。
彼时17岁的韩星全智贤,见面采访时完全就是个荣迷。
周润发,刘德华,成龙,Beyond乐队......这些绝代风华的港星们,都成为了韩国一代人心中无法磨灭的记忆。
韩国著名MC刘在石,就对《英雄本色》的主题曲如数家珍,甚至还在节目中满香港跑就为遇到偶像周润发。
当时韩国的大众情人,也要属香港女星。
“元祖女神” 王祖贤。
1987年《倩女幽魂》引入韩国,王祖贤饰演的聂小倩瞬间受到韩国人欢迎, 秀发翩翩、长相清纯的她,一时间还成为“美丽女子”的代称。
《1988》里男生们躺着对着电视上的王祖贤一脸花痴,女主德善还有两个闺蜜,其中有一个就是“王祖贤”。
电视剧可能没有夸张,王祖贤的美在韩国社会的影响,持久而广泛。
至今为止,仍然有电视剧callback以前追星时光,许多明星也毫不掩饰过往自己对王祖贤的痴迷。
还有林青霞、张曼玉.....
她们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诞生,在韩国受到了欢迎甚至礼遇,也在某种意义上深刻影响了韩国。
汤唯今天在韩国受到欢迎,除了本身的魅力之外。
某种程度上,也是情怀的延续——
让韩国观众想起了曾经,来自异域的,带有神秘感的文艺女神。
汤唯确实就像是从香港走出来的。
《色,戒》搭档梁朝伟,接着《月满轩尼诗》搭档张学友,而且也有港星的气质,五官自成风格,做派自然。
港风,以一己之力承包了韩国人的审美很多年。
02
90年代初,香港电影因题材大量的重复开始式微,以周润发、张国荣为首的华流,逐渐淡出韩国的潮流前线。
韩国人所关注的华语荧幕形象,也有了极大变化。
这次,轮到了一部内地国产剧——
1994年的《三国演义》,一经引进韩国,便迅速受到了韩国观众的热捧。
94版的《三国演义》拍得极好,即便在一众改编自四大名著的剧中,也称得上翘楚。
电视剧仅动用群众演员一项就达到了四十余万人次,一九九二年六月拍摄的“官渡之战”,更是动用了解放军一个师的兵力。
但,韩国人为什么跳过了《西游记》《红楼梦》,独独最喜欢它?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虽然今天不断被国产翻牌的是猴哥。
但在整个东亚,《三国演义》才是第一华语IP。
光是日本,《三国》题材的游戏和动漫就不知道出了多少部。
对韩国也一样。
宏大的历史背景,层出不穷的英雄角色,以及壮观的战争场面,都是令他们神往的。
1995年,古装风继续席卷韩国。
另一部在韩国引起轰动的电视剧,台湾华视版的《包青天》。
韩国人爱这个黑脸大叔,不是一天两天了。
韩国主流电视台KBS,因为播出《包青天》,轻松创下了20%的收视成绩,收视率全国第一,当时许多韩国人熬夜追剧。
后来电视剧实在太火,主演们也一一被邀请来采访。
因为影响力广泛,还被韩国广告商邀请拍摄了一则抽象广告。
乃至于,包青天的形象,还在韩国总统朴槿惠被弹劾时,被(上年纪的)民众当作标语高举着,以“寻求公道”。
一部剧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单单只是外在质量高,更在于它切中了民众最朴素也最真实的需求。
《包青天》切中的,当然是作为百姓的观众,渴望有明察秋毫断案如神,还能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清正廉明的官员形象。
在今天,韩国的政治题材成为一大热门,骂官员和财阀,释放大众的愤怒。
而在韩国影视还没崛起的90年代,《包青天》成了为数不多的“进口药”。
到了新千年。
韩国的潮流和我们同步了——
SBS电视台引进《还珠格格》。
被引进时,火到什么程度?尽管是晚上11点播出,却横扫KBS、MBC和SBS韩国三大主流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收视率。
为了保护本国电视剧不受冲击,甚至颁布了“限华令”——韩国三大电视台,只能在剧集播到一半时,强行把播放时间改在凌晨时段。
为什么能这么火?
背后的原因还是文化。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燕子,天然“反大家长主义”、“反君权”,不正回应了当时东亚社会共同面临的种种压迫?
相似的伦理,也意味着相同的桎梏,当这种桎梏有一朝被打破,带来的激动也同样猛烈。
好的文艺,总是能击中时代情绪,促进交流,天然少了许多隔阂。
而这时的韩国也有了危机感。
2004年之后,韩国出台保护本土影视的相关政策,限制引进国家节目的比例,自此,韩国的三大主流电视台,再也没有播出过大陆电视剧。
与此同时,韩国开始大力发展影视工业,政策上的加持包括转为分级制,“文化立国”战略的影响下,千禧年韩国文娱业的发展迎接久违的春风....
随着香港电影的再度萎靡,台湾偶像剧在韩遭遇闭塞,华流独木难支,反倒被迫迎接更为强劲的韩流。
一个欧巴频出的时代,开启了。
03
韩流的袭来,是在千禧年。
2000年,中央八台引入《蓝色生死恋》,不知哭倒了多少人。
韩剧“百花齐放”,在当时出陈出新,往往不按套路出牌。
撞车失忆, 青梅竹马,久别重逢,突发癌症,韩剧将离奇与“卖惨”推演到了极致。同时,韩剧又生产了一批俊男靓女,他们在电视剧里的缠绵悱恻,家长里短,天然能打动许多“少女心”。
2002年的《冬季恋歌》不遑多让。
女性们,迷恋上一个戴着眼镜的眯眯眼男神,裴勇俊。
2005年,湖南卫视台引进《大长今》。
主题曲的“呼啦啦、呼啦啦”一响起。
观众就会准时被硬控在沙发里,为了女性成长的戏份哭红双眼。
那一年,《大长今》是当时湖南卫视的收视霸主,遥想当初格格们在韩国火热,只不过如今,主角换成了身着朝鲜传统服饰的长今。
还有《天国的阶梯》《浪漫满屋》《我叫金三顺》.....一部部耳熟能详的韩剧纷至沓来,让追韩剧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社交时髦。
△ 《浪漫满屋》《天国的阶梯》《我叫金三顺》
韩剧的发展,也同当初港台电影在韩国的发展一样,制造了一批韩流明星——Super Junior、少女时代、东方神起,偶像团体兴起。
中国“偶像”无力招架,出走拥抱韩国工业,诞生了从极度成熟的模具工艺里,制造出来的“归国四子”。
老公们风水轮流转,韩国欧巴层出不穷,韩流触角四通八达几乎统治了十几年。
历史发展总是循环往复,和当时华流影响韩国一样,韩剧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审美。
《来自星星的你》大爆,捧红了小脸男神都敏俊。
《鬼怪》《请回答1998》激起全民讨论的热剧。
《太阳的后裔》证明韩式偶像剧仍有统治力。
△《来自星星的你》《鬼怪》《太阳的后裔》
于是乎。
限韩令出现了。
我们之后能目睹的,便是韩流有如多米诺骨牌般的倒塌。
宋仲基遭《蜀山剑侠传》换角,传闻中的一亿片酬泡汤;
《我就是歌手》中走红的黄致列,退出综艺《爸爸去哪儿》;EXO原定于8月举办的上海站演唱会宣布取消;腾讯购买的韩国电视剧《W-两个世界》遭遇停播;中韩同步上线的《步步惊心:丽》和《师任堂》失去下文……
从此,“华流”和“韩流”一同都成为历史。
另一个时代开启了——
Netflix牵头的流媒体全球化时代。
2016年,Netflix进入韩国,继续驱动韩国这一不知疲惫的文娱机器。
来自Netflix大量的创作资源投入,好处是重新提振信心,自由无比。
《釜山行》让行动力爆表的“韩式丧尸”有了一席之地,Netflix趁热打铁,来了个古装版的,将韩国影视的特长和韩国特色文化相结合。
果然迎来一部大爆款《王国》。
从此,韩剧的题材更加百花齐放。
《梨泰院class》 爱情犯罪悬疑杂糅,套路基础上颠覆套路。
《黑暗荣耀》涉及复仇爽剧阶级议题。
《甜蜜家园》《人间课堂》大尺度百无禁忌。
背靠Netflix,韩剧继续实现文化输出的全球化。
颠覆,创新。
“Netflix从不发表任何意见,只给钱。”《王国》编剧金银姬说。
可,据@毒眸 观察,韩国影视面临Netflix“背刺”。
在韩国的影视资源走上更大舞台的同时,本土的制作越来越难揭开锅了。
金钱的驱动,让流量逻辑变成唯一的压舱石,吸引更多观众注意力的爽剧模式和套路剧情被重复使用,导致内容质量跟制作水平不成正比。
复刻“鱿鱼游戏”的路,越走越艰难。
观众流失,市场萎缩,香港电影跌落繁华的历史,似乎正重新上演。
△《鱿鱼游戏》
在韩剧失势的同时,国产剧却逆势崛起了——
韩国人又开始追上中国古偶了。
不难理解,韩国早就喜欢古装剧了。
从《三国》《包青天》再到《还珠》,哪个不是古装?
2011年的《甄嬛传》。
韩国在2023年引进,同时段超过国家台KBS的收视。
而早在2015年的《琅琊榜》。
在韩国创下了中华TV建台10年历史最高收视纪录。
网播购买月榜第7名,是当月前10名中唯一的海外剧。
自首播后的5年来,还多次在韩国重播。
国内略显疲乏的古偶,在国外竟然成了韩国妈妈们幻想的代餐。
韩国人喜欢的男星是许凯、王一博,喜欢的女星是杨幂、赵露思。
《偷偷藏不住》赵露思,ins的点赞水平比微博还高。
根据韩国TVING(在线流媒体由CJ集团和韩国有线收费电视台合资营运)最受欢迎程度显示,前14位有7部国剧。
而这些国剧,几乎清一色都是古偶。
在古偶强势输入的同时,韩剧也在面临转型的变革期,阵痛期,甚至有些病急乱投医。
或是把中国晋江小说的套路搬上了银幕,如《现在拨打的电话》就充满“晋江”的标签。
又或是开始借鉴中国拍古偶剧。
而这样的后果,是在剧圈里,出现了一个永远说不厌的话题——
一方说另一方抄。
早在几年前,于正就曾公开对韩剧“抄袭”的现象发表过言论。
这几年,随着韩国翻拍古偶,这种抄袭的舆论仍旧没有停过。
剧粉们互撕,大有向饭圈互撕的方向演化。
但。
韩国网民,也不是一味拉偏架。
比如,一部叫《朝鲜驱魔师》的韩剧,就引起了韩国网民铺天盖地的抵制。
刚播两集,就因为月饼、皮蛋是中国的传统食物,被韩国网友觉得这是在歪曲韩国历史和文化。
作品上的抄袭侵权,当然是不能被接受的。
而文化上的相互模仿,却是常态。
内地的偶像剧,有多少套路来自韩剧。
韩国电影,也是在模仿香港电影中起步。
1999年,在韩国本土打败《泰坦尼克号》,被视作电影发展里程碑的《生死谍变》,有着浓重的港式警匪片色彩。
2013年的《新世界》,导演表示灵感100%来自《无间道》。
而香港电影,模仿的好莱坞电影更是不计其数。
文化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模仿中,流动起来的。
今天“华流”影响韩国,“韩流”影响中国?
其实不是最该被在意的。
因为无论何种潮流,都可能会转向,会消退,唯独留下来的,是不分地域的经典。
1993年,陈凯歌拍了《霸王别姬》在韩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韩国影迷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非常高,甚至有人称其为“人类的遗产”,也因此韩国将电影重映了6次,最近一次是在今年6月。
2009年 ,韩国首尔举办了以张国荣名字命名的 “张国荣电影节”,在为期一月的时间,上映张国荣的经典影片。
这是韩国首次为怀念特定明星而举办电影节。
2019年《新倚天屠龙记》在一部韩综上出现,韩国明星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着电视剧,一边激情地用蹩脚普通话喊着师父。
在金庸先生去世时,韩国影迷们自发举办追悼会,韩媒直言,“江湖陨落一代豪侠,两国共忆一世英雄。”他的小说,在韩国誉为莎士比亚的存在。
而最近琼瑶阿姨去世的消息,也引发许多韩国人真诚的祝福。
不同地方的人。
会因为同一个作品,产生了交集,有了共鸣。
你会发现,原来我们心里的那个角落,不仅是属于我们。
文化的风往哪边吹。
都比不上,都比不上在时光里,它能吹得有多远。
原标题:《这华语剧,韩国人追的比我们上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