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原来如此|悲智双运的“经济人”假设

李辉文、石燕
2024-12-28 09:1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在分析人们的行为和行为互动而引起的社会现象时,经济学家通常采用“经济人”或者说“理性人”假设。这被很多人误解为经济学家试图将自私正当化,或者武断地假设真实世界中的个人能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本文试图说明,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不仅富有洞察世事真相的智慧,而且充满了对于人类命运和福祉的关怀。

市场经济为人类这个地球上智力水平最高、感情最丰富的物种,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巨大空间,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品类最丰富的产品和财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为无数普通人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机会和福祉。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却一直在经受着形形色色的误解。因此毫不奇怪,以研究市场经济规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经济学,一直饱受误会和谴责。而“经济人”假设,作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人类行为的第一个关键假设,也就成为首当其冲的抨击对象。

因此,澄清针对“经济人”这一重要假设的诸多错误诟病,无论对于更加准确地认识真实世界中经济现象背后的人类行为规律,还是更加客观公正地理解关于经济问题的严肃讨论,都大有裨益。

一、什么是“经济人”?

现代经济学将社会现象区分成为两大类型:个人的行为,以及不同个人之间行为的互动产生的结果。在对人类行为的分析中,现代经济学家普遍地采用“经济人”这一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经济人”假设,又称为“理性人”假设,指的是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善加利用,以尽最大可能地改善自己的利益。这个假设有以下几个含义:

第一,行为皆选择。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行为,在经济学的分析中都被假设成是主动或者说刻意选择的结果,即使现实当中的很多行为,看起来并不是有意识地选择的结果。实际上,在现实当中,人们的很多行为只是简单地“拍脑袋”,或者接受某种“集体无意识”的指引,遵循某些被广泛承认的社会习俗,或者被群体中多数人的言行所感染,也就是所谓“随大流”。

第二,选择皆利己。也就是说,经济分析通常假设每个人在做决策的时候,目标都是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看起来也不符合现实,因为人们从同情心或者情怀出发而做出的利他行为并不罕见。

第三,利己皆最优。经济学家分析人类行为的时候,不仅假设这些行为都是有利于本人的,而且还看似非常武断地假设这些行为是最优的,即人们一定会在所面临的特定约束条件下让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这一点也很容易被抨击,因为毕竟现实中的个人并不能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南辕北辙、弄巧成拙之类的事屡见不鲜。

但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的确是将这样一个假设作为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基础性假设。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时候,经济学家假设,人们所采取的消费行为让自己的满足程度达到最大;在分析企业行为的时候,经济学家假设,企业所采取的行为一定能够让自己的利润达到最大。

二、屡遭诟病:经济人假设的必然命运

可想而知,这样的假设必然遭遇到严厉批评。

首先,这难道不是在认同“自私自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类的价值观吗?经济学和经济学家怎么可以如此不讲道德?

经济学家甚至将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模型加以推广,从而将经济分析拓展到传统上并不属于经济学的领域,比如婚姻、犯罪等等。婚姻的年龄结构,生儿育女的数量,孩子的养育模式,是否犯罪、犯什么罪、如何犯罪等等,在经济学的视角下,都被视作让行动者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这还了得!婚姻背后是如此高贵的爱情,养育背后是如此伟大的母爱。对爱人、母亲行为的分析,怎么可能和对罪犯行为的分析采用同一个关于人性的假设、同一个理论模型呢?

其次,经济人假设也太脱离现实了。

如前所述,现实中难道不是有很多未经深思熟虑的行为吗?什么叫“集体无意识”?什么叫“不由自主”?不都是在描述人类行为的非理性吗?

难道不是有很多利他行为吗?不是有慈善捐款吗?不是有见义勇为吗?不是有道德楷模吗?这类行为该怎么解释?

难道不是有很多以利己为目的结果却鸡飞蛋打的行为吗?家庭主妇逛菜市场,她记得住那么多摊位上那么多菜品的价格吗?她会把整个菜场都巡视一番然后再做“理性”选择吗?显然不是。那这些家庭主妇的行为还是理性的吗?

难道以如此不现实的假设作为前提的经济学分析,结论还能靠谱吗?

毫不奇怪,这是典型的经济学视角,引起了典型的误解和抨击。

三、悲智双运:经济人假设的本质

实际上,经济人假设,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沉浸于自己构建的理论而无视现实,也并不是认为世人能够如上帝般无所不知或者算无遗策,当然更不是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或者“损人利己”一类的价值观。恰恰相反,经济学家采用经济人假设,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富有洞察世事真相的智慧,也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首先,经济学家采用经济人假设,是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的。这个经济社会背景,就是市民社会的兴起。

市民社会崛起之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生产为主的传统习俗经济。在这样的环境中,通常人们只需要自发地遵循故老相传的习俗和惯例。

市民社会的到来,意味着更大的城市、更大规模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更加多样而不确定的生产生活。复杂多变的环境,极大地削弱了先圣、权威、传统宗教教义等解释和指导人们应对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的能力。“父死,三年不改于父之道”的策略,在股票市场上可能会让人输得一塌糊涂。私有产权制度的确立、公司制的兴起,更激励着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自觉地使用理性的力量。

其次,经济学家采用经济人假设,让经济学更加科学的同时,也充满悲悯。

不难理解,一个人的行为,既取决于他自己主观上的价值观(经济学称为个人偏好),也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经济学称为约束条件)。对于不同的人的不同行为,我们当然可以从个人主观偏好的角度解释。但经济学选择堵住这条路径。在经济学中,不仅假设人的行为是最优化自身利益的,还假设人们的偏好是稳定的,即不仅一个人的偏好在不同的环境下是不变的,而且人和人之间的偏好也不会存在实质性的重大差异。

为什么这么做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将行为归因于偏好,不容易被现实世界中可观察的经验事实所检验。毕竟人心难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个人的主观偏好是很难观察的。

经济学家假设偏好是稳定的,实际上也就是迫使自己在解释人类行为的时候,不能从个人的主观喜好或者认知能力的角度出发,而只能从人们所处的环境出发。

正是这一点,使得经济分析具有独到的洞察力。

秉持这个信念意味着,如果经济学家在观察和分析现实中人类行为的时候,发现研究对象很愚蠢,那么很有可能愚蠢的不是研究对象,而是研究者本人:一定是研究者看漏了某些对于研究对象来说至关重要的约束条件。

举个例子。二战之后,一些国际组织发现竟然存在这样的现象: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宁愿选择产量低得多的本地传统品种,也不愿意种植发达国家研发的产量更高的良种。是这些贫困的农民“非理性”吗?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答案是否定的。穷人比富人更“斤斤计较”,更有动力“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农民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外来的品种虽然产量更高,但在本地的气候环境下更容易遭到病虫害等的侵袭,产量的波动也越大。因此,农民选择种植本地品种,本质上是为购买保险而牺牲一部分产量。

四、结语

每个人都有充足的动力为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而市场经济体制则为人们的这种努力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同时也通过竞争机制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变得有效。这是经济人假设和以它为前提的经济分析背后隐藏的深刻洞见。

[作者李辉文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区域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兴趣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制度经济学、世界经济和经济思想史,出版有《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大国经济学》(合著)等;石燕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立达学院财经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