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考研大军里,“二战”考生占一半?| 有数·明查
本周末,为期两日的 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在进行。虽然考研人数已连续两年下滑,但竞争依旧激烈。
尤其是在考研大军中,除了首次参加考试的应届生,还有相当比例的往届生。
今年下半年,诸如“2024 年,往届考研人数占比首超应届生”“二战考生占比超过应届生!”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广为流传。其数据出处,大多指向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研究生调查报告》,但有数工作室在核查时发现,中国教育在线今年发布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并无全国考研往届生报名占比的数据。
一组有关研究生中往届生占比的数据被广为流传
不过,从一些省份或高校的考研数据看,往届生考研人数的占比确实在增加:例如辽宁省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到 2020 年,辽宁省的往届生考研比例从 34.5% 升至 41.8%。2022 年到 2024 年,报考深圳大学研究生的往届生比例从 54.39% 增长至 55.31%,西北政法大学则是从 53.26% 增加到了 56.03%。
但需要注意的是,往届生不能直接与“二战”考生划等号,往届生也包含了已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职场人士。至于什么是“二战”考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修一部副主任杨中超在《谁选择了“二战”考研?》研究中做出了具体定义,即:考研失利后选择暂不就业且继续考研的群体。
杨中超在研究中提到,第三方调研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本科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相比 2017 届毕业生中有 2.2% 的同学选择“二战”,2022 届的该比例已增长至 6.7%。不过随着近两年研究生报考有所降温,2023 届应届生中选择毕业后考研的比例有所下降。
谁在“二战”考研?
在杨中超的调查数据中,普通院校中,有 9.8% 的同学会选择“二战”考研,这一数值高于“985”或“211”高校的比例。从专业上看,来自农学、医学以及理工科专业的同学,选择毕业后继续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比例更高。从性别占比上看,女生选择“二战”的比例更高。
“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读个研找工作更有竞争力”……在过去一段时间,不少年轻人期待着能通过读研给学历增值,从而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2023 年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显示,选择“二战”考研的学生受到个人规划因素的影响占比最高,达 76.4%。
《新周刊》曾报道过,在求职过程中,本科就读于双非院校的子尧和许多学生一样,“把 985 大学研究生学历当成是一次学历增值、逆风翻盘的机会”。
但在现实中,除了多花费一年的时间,“二战”考生们还有着一些“看不见的压力”。准备“三战”的梓楠会觉得,第二年考研会有些孤零零的,“最好的三个朋友,一个保研上了北大,一个出国留学,还有一个考研上岸,明明在高中那会儿她们四个还成绩相仿。”
花着家里的钱“二战”考研,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
据《人物》报道,由于“跨考需要增加履历”,“二战”跨考新闻传播专业的邵淼需要在外面租房实习的同时备考。他会觉得,“实习没什么工资,但租房和生活一直在花父母的钱,不知道能不能考上,也不知道花的这些钱值不值。”
“二战”上岸,是易是难?
正是因为背负的压力往往不小,包括“二战”群体在内的往届生考研成功率,往往比应届生要小。
有数工作室梳理了一些高校披露的考研录取数据后发现,剔除保送生后,在考研上岸的研究生新生里,深圳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的往届生占比都在四成左右,而这两所学校的报考者中,往届生都占到了 55%。
麦可思研究院的《2024 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还发现,2020 届毕业后准备考研的本科生在三年内成功考上研究生的比例是 39.9%,相对 2018 届的 43.1% 占比下降明显。
也就是说,近年来,“二战”“三战”考生上岸率在下降。
《北青深一度》曾报道过一位在考研路上努力了八年的考生,这位“八战”者觉得,“考上研究生最大的意义是收获心灵的满足感。这么多年的付出终于有回报了,我觉得这种感受是没有东西能比拟的。”
作者 | 萧颖霖
编辑 | 陈良贤
设计 | 纬帆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在线:《2024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发布《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杨中超.谁在选择“二战”考研——基于大学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北青深一度:复战的考研生:连续8年失利后,她与颗粒无收的青春告别 | 深度报道
南都周刊:考研人数五年翻一番,他们为何愿意“二战三战”?
人物:遍地400分,那些高分落榜的考研人
新周刊:第一学历歧视:清北研究生,也救不了普本出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