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校企校地合作 促进产业发展

2024-12-20 10: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核心提要

●构建“高校即实验室、企业即创新场、城市即孵化器”的科创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

●推动“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和“科学家给技术、企业家用技术”,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新乡是大学之城、科教之城、创新之城,产业体系完备,专业门类齐全,创新要素集聚。发挥这一资源优势,组织部门必须强化共赢思维、系统观念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人才工作牵头抓总水平,进一步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创新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坚持三端协同,探索校企校地合作方法路径。发挥政府、高校、企业三端优势,推动形成政府积极引导、高校主动参与、企业深度对接的良性互动格局。在政府端,围绕政策支持、环境优化、生态营造,促进科教资源、创新要素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精准匹配,形成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的发展局面,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在高校端,围绕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学科设置,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供给高水平创新成果,协同培养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企业端,围绕市场导向、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发布创新需求,对接高校资源,促进成果转化,推动核心技术和领军人才创新创造,在降本、提质、增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高校与企业在人才联合培养、技术联合攻关、成果联合转化、平台联合建设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产创融合、产数融合,实现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校企合作高效能。每年遴选一批技术型、创新型、成长型校企校地合作项目,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成长性小微企业,构建“高校即实验室、企业即创新场、城市即孵化器”的科创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

注重四率提升,促进校企校地合作共享共赢。推动高校科教资源与新乡发展所需全面对接,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提升创新发展能级。提升城市综合创新率。聚焦中部地区崛起和中原农谷建设,发挥新乡高新区、经开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示范引领作用,办好高博会、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持续提升“双招双引”工作质效。提升研发活动覆盖率。聚焦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变革走向,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扩大研发活动覆盖面。提升技能人才增长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重点,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育打造长垣厨师、新乡家政等人力资源品牌。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快建设全省技能人才高地。提升高校学子留新率。以“新乡英才”计划为主体,健全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体系,提高政策含金量、覆盖面和知晓度。开展“学子留新”倍增行动,实施新乡人才汇聚计划,形成政策引才、事业留才、科学用才、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加快五个转化,推动校企校地合作全链贯通。系统集成高校优势专业、优质成果、优秀团队,将创新因素、核心要素、人才元素一体叠加,促进产学研用全链贯通、融合发展。将中原农谷战略转化为创新发展高地。围绕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农业产业布局,聚焦种子、种苗、种畜三大任务,推动农学专业重构、种质资源建设、创新主体培育,打造以环国家生物育种创新中心为内核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发展高地。将高校学科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态势。围绕新乡“542”产业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学科资源开发利用,聚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电池新能源等产业链群培育,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耦合。将企业技术难题转化为高校研究课题。分专业征集高校人才培养和专家团队供给清单,分行业征集企业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需求清单,分领域征集创新主体科技成果和概念验证转化清单,借助高校智力资源攻坚破题。将高校科研项目转化为企业创新成果。发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新乡分中心作用,鼓励高校开展技术转让、咨询、服务等活动。深化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将企业生产车间转化为高校实训基地。将企业的产业与高校的专业相对接,将企业的技术与高校的教学相衔接,将企业的人力与高校的人才相匹配。支持校企联合开设委托班、学徒班、工匠班,推动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全过程。

建立六项机制,保障校企校地合作常态长效。构建系统全面、对接精准、运行顺畅、务实高效的合作制度机制,不断增强创新动力、创造活力、创业实力。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机制。聚焦“8+17+N”产业链群的技术瓶颈和断点堵点,探索链主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模式,推动“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和“科学家给技术、企业家用技术”,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建立科研人才担任科技副总指导机制。每年从高校遴选一批高层次科研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挖掘企业技术需求,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产业升级在企业一线落地。建立产教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1(产业链条)+N(高校专业)+X(特色课程)”育人体系,依托项目制、校中院、特色班等方式,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和企业学院,大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建立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度,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强化科创金融服务供给,探索“信贷+股权”等融资模式,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校企校地合作沟通对接机制。打造校企合作对接信息服务平台,汇聚发布人才供需、项目研发等各类信息。定期组织校企对接会,引导双方增进了解、凝聚共识,拓展合作空间。建立校企校地合作统筹联动机制。成立校企校地合作工作专班,人才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市县上下联动推进,强化项目跟踪督查,确保校企校地合作真正落地见效。

(作者系河南省新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原标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校企校地合作 促进产业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