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顺势而饮
中国人在喫茶茶器上的选择,不仅继承了唐、宋、元、明、清千年以来,先民在茶器造物上的丰厚遗产,且因着茶叶及瓷器悠久的历史传播与影响,波及海外与全球交流互通,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当代茶器具大观,已是跨文化的。
现代工艺在继承传统之上,又让不同时期的名物复现、交替出现在每个人的茶桌上、茶柜里,成为可供主观选择的更宽泛的审美。
观复九宫壶
观复博物馆2014年出品
观复九宫茶家什
观复博物馆2019年出品
历代啜饮品茗,其茶器制作,都是根据当时的茶叶加工方式以及品饮方式适配而生。
唐代主要饮用“饼茶”。
取饼茶研碎后的茶末,加调味盐一起煮,是唐代的主要煮饮方式。在文人、僧道的诗文中称为“煎茶”。
唐代 鎏金鸿雁纹银茶碾子
唐代 鎏金团花银碢轴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下唐代地宫出土
根据唐代陆羽著《茶经》,煎茶的操作顺序从备茶、煮水、投茶到分茶。整个煮饮流程,陆羽列举了25项相关茶器,一一用到,互为配合。
唐代 花岗岩石茶器一组十二件
风炉、座子、茶瓶、急须、茶碾
茶碗、茶托、盘、茶碗托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藏
长治市潞州区屈家庄唐代墓出土成套茶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唐代 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下唐代地宫
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唐代“茶罗”,形同一个匣,中间夹有罗网,用途是将碾好的茶叶进行过筛,“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茶罗”表明了唐代人对茶末的细度有很高的要求。
“风炉”、“茶釜”、“急须”、“茶入”、“涤方”、“滓方”等一些列茶饮道具,至今仍活跃在日本茶道中。
唐代茶碗中最为常见的越窑青瓷,仍在非大规模小众化地延续烧制。
上图:日本茶会
下图:越窑青瓷釉龙纹盏、盘
观复博物馆出品
宋代的喫茶法与唐代差距不大,但以团茶和草茶为主,以“点茶”为之。
由朝廷督造的“龙凤团茶”作为贡茶,工序要经过采茶、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等七道手续。
宋代一改唐代直接将茶末放置茶釜中煮茶的方式,而是将捶碎过筛后的细茶末置于茶盏,以茶瓶注汤六分,点啜。
宋人刘松年所画《撵茶图》描绘了点茶的场景:一人立于桌边,左持茶盏,右执茶瓶正在点茶。茶桌上置茶筅、青瓷茶盏、朱漆茶托、玳瑁茶末盒等。桌前风炉,炉火正炽,上置提梁鍑烧煮沸水。
茶瓶的形制特别讲究,宋徽宗《大观茶论》内记载:“注汤利害,独缾之口嘴而已。”为使注汤有力,汤切利落,故茶瓶的流嘴设计得更加圆小,斜长而峻峭。
宋代 刘松年 撵茶图(细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 十八学士图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北宋 定窑划花回纹盏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晚唐-五代 邢窑 白釉瓷茶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晚期开始使用茶匙、茶筅,用以击拂搅拌茶末。唐宋末茶即日本抹茶的前身,茶匙、茶筅在日本抹茶道中使用至今。
宋代是饮用末茶的黄金时代,“点茶击拂”是最它最独特的方式,由此生发出“斗茶”风气。
“斗茶”比的是茶汤所呈现的效果,借以展示茶艺技巧,有点像今天的精品咖啡拉花艺术比赛。
宋画《斗浆图》描绘了六人相遇斗茶的真实场景,其中竹筐、注子、茶筅、茶盏等古代名物一应俱全。
“斗茶”进行时,先少许注汤,将茶末调成浓稠的乳状,再注汤六分,以茶筅击拂搅匀,并且产生汤花。
茶筅的击拂,有轻重缓急;
茶末没有研磨细、没有精筛,或粒子粗,击拂不力,搅拌不匀,就会沉淀或分散四周。
茶末搅匀,汤花浮面紧贴盏沿不退者,称之为“咬盏”。反之,汤花或茶末与汤分开的现象,叫做“云脚散”,碗壁留水痕的,即为输家。
宋代 斗浆图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宋代人斗茶讲究用“黑”色茶碗来衬托“白”色茶汤,一时黑色茶碗的制作,从福建建窑扩及南北大窑场,且各具特色。
宋人祝穆撰《方舆胜览》中谈到斗茶:“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
南宋 五百罗汉饮茶焚香图,画心
日本京都大德寺
宋代 建阳窑乌金釉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吉州窑系列木叶黑盏
观复博物馆出品
宋代同时还流行使用 “冰瓷雪碗” ,除团茶,江浙还点饮“草茶”。青瓷、青白瓷、白瓷都是草茶常用之盏。
更迭茶饮潮流
元代末茶茶器不脱宋代范畴,仍以点茶为主。而南方已逐渐开始出现了叶茶。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 “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採芽茶(叶茶)以进”。(《明实录,太祖实录》卷二一二)正式更迭茶饮潮流。
当时的团茶从制作到销售体系,已被少数权贵垄断,且制团茶耗费人力物力成本高昂,朱元璋出身于贫农家庭,体会百姓不易,通过下令“废团改散”,不仅降低了茶叶生产制作的成本,令百姓都消费得起,更是从国家层面打破了茶业垄断,增加国家税收,稳定经济平衡。
这一举措,令饮茶习俗发生了变革。末茶没落,连带的以茶筅击拂的点茶法,亦渐形消失。时至今日,当抹茶道昌盛于日本,非中国不发展唐宋茶道,实乃进入了下一个时代新版本。
明代 煮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顺势而饮
明代叶茶的制作方法,以搓、揉、炒、焙制成,与今日一般茶叶的作法相似。
叶茶不需要像团茶捣碎研碾成末,因其为散条形,所以明人改用茶壶容茶,沸水冲泡,然后再以之注入茶杯饮用。由于不再需要在碗内击拂,明人亦不再使用容量较大的茶瓯、茶盏,而改用容量较小的茶盅、茶杯。
上下图:明代 斗茶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的饮茶方式,以投茶冲泡为主,这就使茶碾、茶罗、茶筅、茶杓这些为了末茶而生的茶具退出了的历史舞台,茶壶与茶钟形制得以改变,其中宜兴的紫砂壶,在明代中期以后成为茶器新贵,亦为明代以后文人争相收藏的对象。
明代 宜兴窑紫砂提梁壶
南京市博物馆藏
明人饮茶,从选茶、用水、茶器、环境、人数都非常有说法。
明画绘有一高士于松谷青溪之间品茗谈道,童子汲山泉溪水,水为茶之母,好茶需好山泉。明代出现了描绘惠山泉、虎丘泉,煮泉烹茗的画作。
明代 文伯仁 品茶图(细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人开始品评茶壶的大小、好坏与冲泡茶味的关系,是唐宋时针对茶器未曾有过的现象。
明代文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其香,又无熟汤气。”
冯可宝在《岕茶笺》中说:“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壶小则味不涣散,香不躲搁”。
又有 “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的说法。
独啜成为明代文人顺势而饮所追求的理想情境。宜兴所产紫砂、朱泥小壶,至此兴盛不衰。
清代 煮茶洗砚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当清代绢本《柳荫品茶图》出现在我眼前时,整幅画上不同釉色的茶器总计不下五十有余,各式各样,涵盖了前朝流传下来的多种茶壶、茶罐、茶盅,砂器。四个茶人在跨时空的多种茶器之间,享受品茗叙事……
清代 佚名 《柳荫品茶图》(局部)
清代 佚名 《柳荫品茶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END
时壶第一
清代谢堃的金石类杂著《金玉琐碎》,称:“瓷器外有砂器,宜兴所制砂壶绝佳。所制之人,以前明时大彬为第一”。
明代 宜兴鼎足盖圆壶
福建省漳浦县博物馆藏
时大彬为江苏宜兴人,创作时代在明嘉靖后期至万历时期。时大彬的制壶风格不务妍媚,朴雅坚栗,给人以“几案一具,生人闲远之思” 之感,尤以简洁的造型取胜,少图绘装饰。
时大彬在实践中深谙烧成后的紫砂土,气孔团粒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比瓷壶更适宜泡茶,且久用形成包浆。
由此他创制了许多专用的制壶工具,同时悟出一种在“围身桶”时的拍打法则——“弃模具拍打镶接”,泥片经慢轮匀速转动,产生离心力。均匀拍打泥片时,泥片受离心力和拍打外力的影响,产生圆弧,从而形成器皿的圆形。
时大彬就此去掉了内模,用一片泥片凭空拍打,镶接成型——这在紫砂壶制壶工艺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为砂壶制作小壶走向精致化开拓了无限的未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