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录片评论|徐维艺:《河西走廊》:如何叙述历史

2024-12-22 16: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徐维艺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河西走廊》纪录片海报(图片源自互联网)

引言

《河西走廊》是王新建/赵启辰拍摄的一部历史、文明类纪录片。整部纪录片讲述了从汉代到今天,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情况,以及其作为丝绸之路的黄金段,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该纪录片被分为十集。每集的标题都串联了本集中所体现的人物或事件,也概括了剧集想传递的核心思想和精神。

在豆瓣电影的评价网站之上,观众们给《河西走廊》打出了9.7分的高分。豆瓣网的观众评论,热度最高的是:“兰州 武威 张掖 酒泉 敦煌 直到嘉峪关 早晚有一天我会一路走下来”,其次则为:“张骞,堂邑父,汉武帝,霍去病,置啬夫,常惠,解忧公主,郭瑀,刘昞,鸠摩罗什,昙无曜,杨广,裴矩,李工,萨班,阔端,八思巴,林则徐,左宗棠。 沿着河西走廊边走边看,走走停停,雅尼主题曲催泪!” 这两条评论归纳了本片中的两条重要线索,即地点和人物。前者体现的是空间的不变,如河西四郡的名称从汉武帝的设置延续至今,成为河西走廊的标志性地名。后者体现的是时间、人物的变化,古往今来的先贤们在河西走廊留下了不同的故事和功业,让后人追怀和景仰。而其他评论主要还对配乐、场景、表演进行了赞美,认为该纪录片生动地叙述了河西走廊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河西走廊》的短评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即对第十集的评价争议。本片前九集讲的是河西走廊从汉朝至清朝的历史。第十集则讲述河西走廊在当今成为了物产和文化的宝藏,并在片末重点讲到习总书记的“一带一路”政策,以“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作为结尾。豆瓣评论中,对于前九集,几乎是清一色的赞美,也正因此,该片得到了9.7的高分。另一方面,对于第十集的评价褒贬不一。一些观众选择性地忽视了这一集,如上述的第二则短评,只列举了前九集出现的人物,到清朝的左宗棠为止;另一些观众则直接表达了对第十集的批评,如认为“最后一集有点强行,其他都是五星级水准的纪录片”,或认为“看到最后发现有带有政治宣传色彩”。 也有观众有不同意见,觉得第十集很好,认为这体现了“后人们回忆中的历史”,或认为“主旋律并不难看”。这样的争议其实体现出,观众们意识到《河西走廊》背后存在着明显的官方话语的介入。首先,其出品人为中共、央视,这体现了官方的话语。而该片紧随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而发布,主题为“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可以看出其拍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这一项“国家经略”进行政治宣传。再者,《河西走廊》虽然以九集来叙述“曾经发生的故事”,一集来展望“走向未来的脚步”,但是在第十集的结尾,先总结了前九集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兴起了对未来的展望。叙述历史,最终的目的则在于联系未来,把历史映照到现实,体现现实需求。因此,由于第十集体现出强烈的官方话语色彩,观众们表示出不同的态度,这导致这一集评价的毁誉参半。

总之,《河西走廊》的主要内容为叙述历史,也正因此受到观众好评。本文希望探究其叙述手段、叙述内容的得失情况,探讨如何通过历史叙述,来进行主旋律的宣传。

虚构和真实如何取舍

《河西走廊》的导演赵启辰出身于电影专业,他把电影化和剧情化的手法使用到纪录片创作中。他表示:“我们学术挖掘的广度和深度让我们有自信不做任何采访,取而代之以观众更容易接受的故事再现方式来呈现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因此,该纪录片史无前例地用超过60%“情景再现”的手法进行创作。这放弃了通常纪录片采取的学者专家访谈的方式,而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表演来直观地表现,从而使史料记载的人物和历史场景更为鲜活。导演对此非常满意:“我们公司出品的纪录片好看的原因就是用电影化的思维去创作”。这种做法也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观众把《河西走廊》和影视剧进行比较,如认为“本片最大的特色是极佳的场景再现 演员气质超接近历史人物 比单纯的影视剧好看”,把这部纪录片当做 “更真实的影视剧”。有些学术论文认为这属于虚构乃至杜撰,有损于真实性,对此多有批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做法实打实地却受到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因此该纪录片才有可能吸引更多受众,起到宣传和教育的意义。

“真实”是纪录片的性质所带来的。纪录片在观众的眼中,比影视剧更让人信服。而《河西走廊》采取情景再现的方式,把更为真实的历史用生动的方式加以呈现,对观众非常友好。如第三集《驿站》,在一开始提到了悬泉置出土大量汉简,并提到其中的《元康五年悬泉置过长罗侯费用簿》最引发专家学者的关注。然后并没有进一步交代汉简记载的具体内容,而是用更多的篇幅来拍摄常惠的经历,让常惠一次次通过悬泉置,来和乌孙进行外交,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最后拍摄悬泉置对常惠的使团的庆功活动时。才通过旁白指出汉简记录的是此次接待事宜。这样的故事化的叙事手法相比于枯燥地介绍汉简内容,显然大大地提高了趣味性,让观众们通过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件,了解到悬泉置汉简对于历史研究的巨大价值。这样的表现形式,不仅避免了叙述的枯燥,也增加了细节的感染力。如第一集《使者》,拍摄张骞和妻子对长安的远望,通过这一个画面,以及其中张骞表情的变化,就能让观众感受到张骞“持汉节不失”的忠贞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就不需再去用什么多余的旁白赞美张骞了。因为这样强大的表现力,所以“情景再现”的手法广受欢迎,被很多纪录片所使用。

另一方面来讲,我们确实要正视问题。需要探讨在使用“情景再现”的同时,如何尽可能传递真实。这样表现形式固然更加生动,但也会让观众觉得纪录片和影视剧的界限模糊不清,会导致“真实”被混淆。在第六集《丝路》中,拍摄了裴矩参与李世民举办的宴会,宴会中心演奏了《西凉》大曲,让年迈的裴矩生发了回忆。然而这一段内容却并没有史书记载作为支持。作为普通观众,我们难以一一核实每段内容的合理性。观众们要么直接相信这段内容是真实的。要么对裴矩有所了解,发现这段是虚构的,那么可能对其他的剧集的真实性也产生怀疑。总而言之,“情景再现”的表现形式会引发真实观的模糊。有些内容是谨守史书的,有些内容是合理生发的,有些内容是凭空编排的。观众很难像历史研究者一样,去一一辨析每一段具体属于哪一类。那么就会造成对真实观的扭曲,可能为观众传达错误的信息。这是使用“情景再现”的表现形式时必须要想办法避免的。

导演说, “在基于史料的基础上,我们做了丰富的合理想象”,这样的虚构的合理界限在哪呢?纪录片的虚构自然不能与历史记载抵牾,如第二集中,霍去病的军队穿的是皮鞋,显然是低级错误。但是,如果是对历史记载加以“补充”,是否可行呢?本片中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所表现的不少人物,都是小而重要的。他们在史书上没能留下光辉和详细的传记,但是通过他们,才能对王侯将相的故事加以补充,从而更能体现出历史的全貌,如第一集的张骞妻子、第三集的置啬夫和第七集的李工。如果想用他们的经历串联一集的内容,虚构是有必要的。这就面临上述“真实性”的问题。而《河西走廊》也对该问题提出了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如第一集中,用张骞妻子的视角来表现张骞人格魅力和坚定使命,从而避免了对张骞品质的直白表述。旁白也提到:“尽管所有的历史典籍里都没有记载他们的情感故事,但,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我们依然相信,或许正是这段爱情带给了张骞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第七集中,为了表达敦煌壁画的绘制过程,虚构了他们的作者。旁白说明:“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为了呈现发生在莫高窟的这个故事,我们还是为他取了一个名字——李工。” 这样做,既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力、情感性,也提醒了观众相关情节出于虚构,达到了“明示”作用,避免了误解。而如上文提到的悬泉置对常惠的使团的庆功活动,则告诉观众以上内容有汉简记载作为支撑,很可信。那么,观众们在观看相关内容的时候,就能够认识到其真实性或高或低,以不同的态度来接受相应信息。我认为以上种种处理方式,对观众加以充分的提醒,比起上文提到的对裴矩经历的直接虚构,是更为合适的。

总之,我认为 “情景再现”的表现形式的使用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与其称之为“娱乐化”、“市场化”,倒不如说是“通俗化”。《河西走廊》把曲高和寡的史书、汉简、敦煌壁画转为了生动的故事,因此其中承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被广泛传播,起到教育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迎合观众,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但是与之相伴,“情景再现”的表现形式,确实存在模糊真实性的问题,这也需被正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结合《河西走廊》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在使用“情景再现”手法的同时,传递真实信息的具体方案。

历史照亮未来

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的叙述,满足的是当代的需要。《河西走廊》是为了呼应一带一路的提出而拍摄的,却只有第十集点到了这一项国家经略,而前九集则都在讲这一地区历史。但是《河西走廊》采取了合理的拍摄手法,选取了合适的叙述内容,体现出前九集是没有“跑题”的,有着对当今的深深关怀。

《河西走廊》不仅对历史进行了“情景再现”,还经常拍摄出这一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把历史景观化。其中采取了很多延时摄影的拍摄手法。这样,一些画面的时间流淌很快,在短短几秒中,白云或星空的形象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风云变幻、斗转星移,一方面体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一方面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推移,就这样,河西走廊经历了历史,来到了今天,并走向未来。

在具体的拍摄手法上,《河西走廊》注意体现了时间的变化。首先,它虽然采取了“情景再现”的表现形式,但是却不完全等同于电影。在拍摄中多次使用蒙太奇技术,将各个不相干的镜头组合在一起,编排成有特定意义的情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中有些场景在电影中属于“穿帮”,但是在这部电影化的纪录片中,却正是合适。如第一集中拍摄的主要内容是出使的张骞,但是在中间也拍到了扁都口的牧民和塔克拉玛干来往的车辆。又如第八集在叙述凉州的历史时,却拍摄了当今武威的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又如第九集叙述左宗棠的史事,却并没有拍摄他如何栽种“左公柳”,而是插入了当今行人骑自行车,从“左公柳”前经过的情形。人们与古人走在同样的路上,生活在同样的城市,又瞻仰着古人的遗迹。这让观众们感受到,今天的我们与古人同样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大地上,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土地和精神是不变的。

不仅拍摄手法如此,《河西走廊》对叙事内容的选取,更能体现其主题。

历史是文字的叙述和影像的叙述,并不是真实,而只是关于历史的看法。任何历史的叙述都有价值观的问题。对历史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君子曰”或“太史公曰”等,作者主动出来说话。另一种的不动声色的叙述,从对事件的选取中,体现出作者的观念来。《河西走廊》对这两种解释方式都有所采取,不仅是叙述史事,更体现出创作者的立场,并传递了丰富的观念。

有一些观念,是通过旁白下场进行评价来体现的。如第三集评价屯田政策“使战争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保证了一个区域的长期稳定。这不仅在当时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化干戈为玉帛的赞美,传达了追求和平和发展的愿望。第四集《根脉》则引用陈寅恪先生对河西文化的评价,体现了对河西走廊保存文化、融合文化的赞美,传达了对于文化保存、发展、交流的期待。第八集《会盟》则赞美萨班促成蒙古和吐蕃的和谈,认为他的成功来源于“对世界格局与政治的洞察力”,这也传达出对世界政治发展趋势的重视。我们发现,这些对史事的评价中,其实体现了价值观。而当今时代一带一路的提议,也顺应了世界局势,追求政治上的和平与发展,以及文化上的交融互鉴,这其实和历史也是相关联的。总之,通过对不同史事的评价,《河西走廊》传达了丰富的观念,古今相通,古为今用。

还有一些观念,是从史事的选取上体现出来的。前三集讲述汉朝的河西走廊,一方面讲述了卫霍反击匈奴的功勋,以及常惠追求和平共处的外交行动,另一方面则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以及解忧公主为汉和乌孙的友好相处做出的贡献。这都体现了我们的先辈追求和平,但不畏惧战争的精神。而五、七、八三集的故事主要与佛教有关。讲述了与河西走廊相关的译经、造像、修建石窟的文化活动,又介绍了精通佛教的八思巴成为忽必烈的导师,他们的合作为蒙古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这体现了保存文化、交融文化的积极意义,也体现了合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著述具有层次性。他把历史看作一堆“素材”,针对这些素材,人们进行理解和连缀,历史文本因此被增加了叙述话语结构。我想,《河西走廊》这十个有概括性的标题,给观众们呈现的就是一种被阐释和编织过的“历史”。把河西走廊发生过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然后截取了很短暂的几个段落。为什么选择出这些进行重点叙述,正是因为这些史事背后传达了精神和思想,对当今时代仍有借鉴意义。这种选取,有时倾向性会显得过于突出,甚至有些“春秋笔法”。如第七集《敦煌》的结尾,只是说伯希和把敦煌文物“带回”了法国,敦煌最终成为世界艺术的宝库,蜚声世界。没有讲伯希和欺骗王道士,拣选文物并窃走的一系列事件,也略过了英、俄的盗窃行径。这些叙述虽然与史实并不冲突,但是无疑是有选择性地进行了较多剪裁,有意淡化了背后的矛盾。一方面来说,这对于传达中外文化交流的精神是成功的,另一方面,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豆瓣讨论区中就有观众提出意见,认为这美化了小偷行为。其间得失尚需探讨。当然,我们可以认为,《河西走廊》大部分史事选择还是相当成功的,从多个角度叙述了河西走廊的历史,传达了丰富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在第十集的最后,《河西走廊》提到了丝绸之路建设的伟大创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其中提到的这些精神,其实已经被在前九集对史事的评价和选取中体现,并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观众了。从豆瓣评论上来看,观众们对第十集评价不一,有人对这样的总结或升华并不感冒。但是大家无不对前九集深有感触,也正因此,才给这部主旋律作品打出9.7的高分。以此来看,《河西走廊》的探索是成功的,它能够认识到观众们的兴趣所在,因此把大部分的篇幅都集中于历史叙述。这样做,其实是淡化了对主旋律的说教,从而来完成宣传主旋律的目的,可以说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观众们可以自发地从对历史的叙述中,领悟到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的关键意义,用这样的方式传达的精神能够深入观众的心灵,也激起由衷的认同。

结语

总之,《河西走廊》在表现形式上采取了“情景再现”的手法,用生动的故事和情感取代了枯燥无味的史书记载。在叙述内容上重点讲述历史,用对史事的评述和选取取代了千篇一律的政治宣传。这两种方式,在具体使用上也许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但是都深谙观众心理,有积极的意义。也正因此,本片非常合观众们的口味,在豆瓣上得到八万多观众评价的 9.7的高分。“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从某个角度来看,纪录片的形式不仅比空言更为深切著明,也比史书更为深切著明。《河西走廊》成功地向更多人展现了河西地区悠久的历史,并传达了其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本文为北京大学通选课《专题片及纪录片创作》2024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4年优秀影视评论”)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本期编辑 |童文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纪录片评论|徐维艺:《河西走廊》:如何叙述历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