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将自己作为实验品,开启一场“逃走”的实验|翻翻书·书评

2024-12-26 17: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学。毕业。找工作。相亲。结婚。生子。学区房。房贷。车贷。调休。保险。健身。打卡。自律。班味儿。做题。上岸。能量。松弛。配得感。gap。心理咨询。MBTI。综艺。表情包。饭局。饭圈。直播带货。流量。大厂。底层逻辑。消费主义、沉没成本、抖音。小红书。微博热搜。微信未读消息。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这一切话语裹挟,要如何才能从中逃走?

“不想要的就不要了。”——有一群年轻人便选择将自己作为实验品,开启一场“逃走”的生活实验:他们从大城市逃走,来到鹤岗、鹤壁等边远小城,低消费、不社交、不上班、独自活。他们拒绝了那条陈旧的主流社会轨道,离开大路,走向了自己的小路。

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的李颖迪,是北京千万人中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平时挤地铁通勤的她,在十号线拥挤的车厢里,她沉迷于看百度“隐居吧”的帖子,想象着“逃走”的生活:空无一人的海滩,山路上颠簸的小车,音响里的都柏林乐队,到远方去,上路吧!

于是她决定,去见这些人,近距离观察他们,看看他们如何做出离开的决定,以及,他们出走后,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期许中的自由。她希望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了解他们离群索居的理由,讨论他们的过去。

从网络世界的隐秘角落到现实中偏远小城的寂静角落,从形形色色的群体故事到个体内心的复杂情感,李颖迪穿梭于每一位年轻人命运的关键转折点,记录当代“逃离者”的生活百态,她走进了隐居者的房间和内心,书写出他们在追逐自由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脱轨生活带来的自由。

此前,我们发起了「如何从生活中逃走?这些年轻人决定去鹤岗|翻翻书·送书」的征集活动,最后选出三位读者寄送了这本书。

《逃走的人》中的故事,让我们得以见证年轻人在逃离之后,于陌生之地的自我重塑与内心坚守,在新的生活秩序中,他们还将继续在日常中,与孤独和自我碰撞、和解。

以下是他们的书评:

逃离都市漩涡:冷城暖居下的人生百态

文|李丙

在《逃走的人》背面,赫然印着这样一句话:“这里似乎天然适合过上穴居的生活——正如来到鹤岗的年轻人所选择的生活。”我因此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名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穿着保暖性能一般的羽绒马甲,半弓着身子,窝在沙发上打游戏。因为取暖费太贵,放弃供暖的年轻人只能尽量让自己穿得像臃肿的洋葱——和那些美式中产爱情喜剧里遭遇挫折、闭门不出(但还有一大桶冰淇淋可以吃)的主人公的体验当然完全不一样。这时,我的脑中突然蹦出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既然这么寒冷,该怎么防止操作游戏的手指冻僵呢?

也许整本书都是作者李颖迪对我的疑问的迂回解答。从写作策略上看,这是一本技法很“小说”的非虚构文集——一种“寻找”故事的变形。那些人怎么样了?我该如何找到他们?找到他们之后会发生什么?于是一个人的故事牵出另一个人的人生。

与罗兰·巴特所倡导的“零度写作”完全不同,李颖迪驱动叙事的能量来源于情感。她与王荔、林雯等主人公的关系,与其说是观察与被观察,倒不如说是彼此共鸣。李颖迪唤起“鹤岗经验”的方式,是在厘清“隐居”、“房价”、“雪”等关键词后,通过回忆自身在北京十号线上的过往,进而证明“鹤岗只是更小的北京”。

整本书的暧昧之处正在于此:外来者们看待城市往往会有天然的视角倾向,即“你看到你所想看到的”。因此,感到现代大都市的生活压力而选择逸出的作者,很难戳破这种预设的、主流话语塑造的认知体系。由此,定位鹤岗到底带给了这些“逃走的人”什么也随之变得困难。反过来去想,我们又为何一定要找到所谓城市的全貌,而放任那些充盈的、满溢的、既怯懦又勇敢的情感不管呢?

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或多或少都能从书中的主人公身上找到共通的症候。当人们被功利、拜物的世界抛弃,精神性的追求(不追求同样是一种追求)就成为安置个体生命的必然。游戏、剧本杀、K歌或汉服装扮,抛开消费主义的外壳,内里皆是某种向上、向美的“超越”的渴望。反直觉的是,大多“逃走的人”都从未真正“逃离”。比起超脱世外,他们更像是从高昂的生活成本中挣脱,寻求消费时代下“高性价比”的生活。最直观的证据是,当前社会中很多人都在养猫——以精心照料的方式,仿佛在投喂那个没有被善待的自己。正因如此,整本书中几无鹤岗本地人的视角,因为对他们而言,日常的秩序从来就在那里。来到鹤岗需要决心,离开鹤岗或许亦然。

所以现在,就让我用本地人的视角补全最后一块拼图。我人生的前十八年时光都在鹤岗度过,那些厚重的雪或刺骨的冷风,在我看来从不是问题。鹤岗的冬季漫长,但无论是逃走的还是留下的人,与其说是因为低廉的房价,倒不如说是因为他们有信心,依靠自己内心的温暖去驱散严寒。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也许鹤岗也根本无法成为逃走的终点。

与孤独同行:“逃走者”的心灵归程

文|周峰

人的命运总是与时代息息相关。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驱使很多人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谋生,想要在这里寻找更好的生活。然而在经历了房价突飞猛进的十多年后,他们发现自己终究无法在这里留下,而回乡又看不到出路。此时,鹤岗的出现就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射下的一道光,照亮了他们前进的方向。

这本书描写的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脱离了主流话语下称之为“正常”的生活轨迹,来到一个生活成本更低的城市,试图重建对生活的信心。人们通过买房这一举动,试图给不确定的未来建立一个保障,以此抵消自身的焦虑。但在这之后他们得到了想要的生活了吗?书中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抑或是作者不想也不能给出。这些“逃走的人”以自己的行动来践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便显得有些消极,但这毕竟也是一种生活。而谁又能说生活只能有一种轨迹?

孤独是所有人要面对的一个挑战,然而对于隐居者来说这一点似乎不成问题,因为比起与人建立关系他们似乎更享受孤独。书名《逃走的人》当中的逃离不只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每当作者问到他们的过往时,多数人往往都不愿提及,这种回避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些伤痛。然而作者是柔软的、真诚的,她不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这群人,也没有用某种价值观去评判他们,而是试图以朋友的身份走进他们的生活,与他们一同吃饭、唱歌、购物、打剧本杀,慢慢融入他们的生活,以此来寻找共鸣。通过这种方式,作者为我们如实呈现了这群人的生存状态。

书中对一些细节的捕捉和场景的描写格外吸引我,这些细节和场景穿插在各个段落中,它们提供了一种画面感,同时也隐隐传递出一种情绪,让我觉得看书的过程如同观看一部纪录片。“空气越来越稀薄、干净。夜晚的星星亮得吓人,似乎还能见到微亮的银河。早上,粉色的晨光照在楼上。雪就要来临”,类似于这样的场景描述总让我生出一些情绪,或是悲伤,或是感动,或是温暖与希望……

“两天后,林雯对我说,她已经打包完所有的行李。她再次坐上了去往鹤岗的火车”。在经历了前面几章压抑的情绪后,故事终于来到了尾声,以这样一个开放式的结尾,给我们带来一丝希望。

罗大佑在《请珍重》里面唱到:

请珍重 不相送 我的爱 我的人儿啊

没经过 不会懂 残酷的人世中

填沧海 补青空 不能没有梦

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不要去评判,正如作者的态度,只是去感受,并对所有如书中一样普通的人道一句珍重。

是逃离者也是我们自己

文|ZKD

阅读本书之前,我对于鹤岗的了解源于一篇公号的推文,文章的内容大致是关于在鹤岗躺平的年轻人。整个文章给我的印象是,鹤岗仿佛是一座避居所,收容了从主流生活中被甩出的人。鹤岗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是什么人选择了鹤岗?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来到鹤岗?他们来到鹤岗后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作家李颖迪通过融入这些人的生活,成为了一个局内人,又以局外人的视角,将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一一记录了下来。

通过李颖迪在书中的描述,我了解到鹤岗曾经是一座煤矿之城,而如今随着煤矿资源接近枯竭,这座城市也在2011年被列入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之中。“而在黑龙江鹤岗,房价低至三百五十元每平方米,一套四十平方米的住房总价只需一万六千元。”李颖迪在书中这样写道。相对于其他城市,鹤岗的房价低廉,这是书中的人物选择去鹤岗生活的原因之一。选择去鹤岗,就意味着脱离了上班、赚钱、还房贷这样一条固定的生活轨道。近年来,有关工作的话题不断被人们讨论。人是否应该认真、严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个问题显然是存疑的。如果一份工作能够给予人生活的保障,能够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能够给予人充分的尊重,那么它是值得让人为之付出的(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工作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工作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可如果这份工作如大卫·格伯雷书中所写的“狗屁工作”,那么它对人而言无疑是无尽的折磨。在书中,曾经在富士康工作的王浩(书中人物之一)就因为饱受工作的折磨,最终选择辞掉工作前往鹤岗隐居。作者李颖迪也在书中袒露了自己辞掉工作并切断与外界联系的一段经历,这也给了我些许安慰(因为我也有类似的想法,但迫于现实的压力至今未能实现)。说回我自己,上半年,单位里同一教研室的五位同事同时辞职。尽管每个人有各自的原因,但平日里领导的胡乱安排、学期末各种细化的绩效考核(在表格上一一罗列,每个人对照表格去完成任务,完成的任务越多,分数越高)以及在我看来各种临时加上的“烂事”,是导致他们辞职的最重要原因。记得那几天,我总感觉有些失落,心里空落落的。

这些来到鹤岗生活的人有什么共性呢?李颖迪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许这些人正试图拒绝那种单调、聒噪的声音—某种单一主流的价值观,或是可以称得上老旧的、散发着幽幽陈腐气息的那种生活—工作,赚钱,成功,买房子,买大房子,结婚,生孩子,养孩子,然后自己也垂垂老去。”除去以上共性,书中的每位人物又有差异性。其中,有躲避相亲的女孩;有工作不如意,付不起首付而与女友分手的男孩;有生长在不如意家庭的女孩;也有被家人虐待的女孩。在这些人物当中,王荔的故事最让我感到震动。

作者李颖迪与王荔在鹤岗有一段愉快的相处时光,通过阅读书中作者的叙述,王荔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独立的女孩。她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在她十四岁时就去世了,而这一点她向谁都没有袒露过(包括作者、同学、朋友)。通过王荔的故事,我发现,要真正去理解一个人是如此之难(人是多么复杂啊),也是如此重要。一个人在做出各种选择时,背后总有各种因素在推动,而生活中却总是充斥着各种对人胡乱的指责、归因与审视。对于他人的理解是重要的,同时也是困难的,是需要努力并慢慢抵达的。

作家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曾这样写道:“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我们太容易被主流的生活方式所裹挟,从而陷入自满、自大和无知之中(认为只有自己过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而书中的人物敢于无视生活的设置,从这一点来说,他们的行为亦是一种勇敢。而居于主流生活中的人,却渐渐成为了那个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很惭愧,也包括我)。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更需要去理解这群逃走的人,而这本书也是理解他们的一个窗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