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把脉青少年三大球|给孩子的出路越多,越能吸引家庭投入

澎湃新闻记者 蒲垚磊 发自长沙
2024-12-30 08:07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编者按】

2024年,中国三大球在竞技领域陷入低谷,牵动了众人的心。“三大球”项目参与人口多、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是衡量一国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振兴三大球需要从青少年抓起。

澎湃新闻记者跟踪报道了第一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并通过对三大球青训专业人士、体育管理者、家长等多个环节的采访,还原了目前三大球青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看到了青少年三大球前行的方向——探索专业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校园抓普及、专业青训机构抓提高,形成三大球青训合力。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家长最关心的事情最终只有一件,那就是孩子的出路。”在和澎湃新闻记者的交流中,一位资深青训人士的总结一针见血。

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每一个家庭都在竭尽自己所能,哪里能满足这个需求,哪里就会被众人青睐,体育运动这个选项也不例外。

中国的三大球发展怎样才能走上快车道?在业内人士看来,解决出路问题是关键——体育带给孩子的出路越多,就越能吸引家庭的投入。

2024年5月18日,广东中山,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上演。

家长的选择,一直很现实

体育项目想要打出成绩,深厚的人才基础必不可少,然而如何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项目,组成一个有充分厚度的“人才池”,从来都是一个挑战。

而三大球作为集体项目,对于人才数量的需求相对其他项目甚至更高,如何吸引孩子与家长?除了项目本身的魅力,一些外在收益的“诱惑”或许也同样必要。

事实上,在过去传统体校模式兴盛的时代,吸引许多家庭把孩子送来训练的动力,也不仅仅是因为大家喜欢体育运动。

据业内人士介绍,曾经体校毕业生是中专学历,国家包工作分配,加上户口“农转非”等政策,这条道路对许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在彼时的政策下,进入体校接受训练,不仅相当于以后的工作生活有了保障,还有机会一步步走到顶尖水平,成为国家队选手为国争光。

如此前景,自然让人趋之若鹜,乃至于有很多人想进体校,还不一定能被选上。

2024年10月17日,山东枣庄,第四十中学“校长杯”足球联赛开幕。

毫无疑问,这些优待政策都为精英体育培养扩大选材面提供了助力。但时殊世异,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全国各地基本停止了中专生分配制度,曾经被青少年运动员及其家庭看重的优待政策逐渐消失。

“出路”窄了,国内各地的体校体系也就此迎来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尤其是在国内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市场的平均学历水准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青少年运动员如果未能成为职业选手,最终进入大众就业市场,是否还能有足够的体育相关岗位,以及是否有能力和其他同龄人竞争其他工作岗位,都成为了家长担心的问题。

诚然,如果能够成为所从事项目中的职业球员甚至顶尖球员,依然能够获得相对丰厚的回报。

但竞技体育从来都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就像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主任周战伟对澎湃新闻记者所说,“参与训练的青少年中最后能成为专业运动员的,百分之十都不到,一百人里面可能也就五六个、七八个人。”

而从专业运动员一路走到顶尖球员乃至明星,又是一轮严苛的沙中淘金。于是,现实的考量和压力之下,曾经被许多人羡慕的体育之路,就这样成了会被很多人放弃的选择。

2024年11月19日,湖南省长沙市,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排球项目比赛上演。

扩宽出路?不容易但必须全力以赴

在曾经的体校体系衰退之后,寻找更好的出路是家长们的选择,同样也是各个运动项目青训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体教结合”已是体育事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大势,既然成为职业球员的通道注定狭窄,那么让青少年运动员能够有更大的机会走进好学校,拿到好学历,就成为了一条极为合理的路径。

当下可以看到,国内许多地区在发展青少年三大球时都采取了“一条龙”学校的模式,即指定从小学到中学的一些学校,让从事某个项目的青少年能够以更低的成绩门槛入学,从而解决家长对影响学业的担忧。

“最大的支持就是招生升学,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这样家长才能看到未来,毕竟家长都愿意孩子上好学校。”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排球运动中心主任陈皓峰对澎湃新闻记者直言。

为了建立这样的模式,从管理部门到从业者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也的确吸引并留住了一批参与运动训练的孩子和家庭。

而能够读书上学,也成为了国内一些体育强省强市的“杀招”——通过可以一边接受高水平训练,一边集中在好学校上学的政策,就可以从全国范围内吸引有潜力的优秀人才。甚至有的地方为了吸引好苗子,除了安排孩子上学外,还会顺带解决其家长的工作问题。

2022年8月5日,北京,2022北京市中小学生篮球冠军赛举行。

在与澎湃新闻记者交流时,不止一位青训从业者除了会历数自己培养出的国家队选手外,也会把读上知名高校的孩子作为“成绩”来加以统计。

一些地区的三大球项目,也和当地的一所乃至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向高校输送人才,这也成为了打消家长顾虑的关键因素。“队员读书没有问题,还有很好的出路,所以才能够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口碑,然后吸引人才打出好成绩,形成良性循环。”陈皓峰坦言。

不过根据教育部政策,从2024年起,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执行新政,报名资格、体育测试和文化课成绩要求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求更严,门槛更高了。

比如报名门槛从国家二级运动员调整为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2027年起还要在此基础上满足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这一条件。

2023年12月7日,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丁市镇第二小学举行首届冬季篮球赛。

此外,文化成绩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青少年运动员需要花更多精力到学习上才能达标。新政策公布后,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数量也在减少。

与此同时,最新修订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也更严格,这意味着想要拿到一级运动员等评级称号的门槛也会更高,间接影响了通过体育道路进入高校的难度。

这些政策上的收紧,无疑是为了规避过往存在的运动员等级证书“掺水”甚至造假等问题,避免有人借此钻空子进入大学。

但入学难度变高的趋势,也难免引起一些基层青训教练的关注,一位校园足球教练就直言,“特别是学习好的孩子,家长不愿意孩子来踢球,尤其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担心学业压力大,现在我们的训练时间相比以前也缩短了。”

来自湖南的校园篮球从业者曹凌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出于考学压力,很多校园运动员在临考前一年其实也都会大幅减少训练甚至停止训练,全力投入复习,“毕竟这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但篮球生如果能够努力学习,升学的机会也是相对较高的。”

上海校园足球教练王悦也对记者表示,政策的调整需要去适应,对于那些真正有能力的青少年,更加严格的考核并非坏事。而且平时他也特别重视踢球的孩子的学业,手下踢球的孩子考试成绩在年级也是名列前茅,“关键是能否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管理。”

3月8日,第一届国际青少年篮球巡回赛在浙江杭州举行。

“用爱发电”,多管齐下

从以前对体校趋之若鹜,到如今对于孩子的学历更为看重,家长对孩子能有好出路的期望从未改变。

哪条路更加宽广更加光明,哪条路就会有更多人选择。比如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在篮球项目中,一些家庭在孩子效力中学校队和专业梯队之间,就常常会选择前者,原因就是前者更能提供上好大学的保障,而后者即便训练水平更高,家长也不愿去“赌博”。

“家长大部分还是愿意孩子在学校里面。”这样的情况也引发了一些体育系统内教练的担忧,“学校的训练水平和教练资源还是不如专业队,且训练时间有限,但是很多人才又选择留在学校里,这个矛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在校园体育领域内,青训教练也有自己的烦恼。“有些孩子和家庭其实就是冲着上好学校来的,并不是因为真的喜欢或者适合踢球。”一位校园足球教练对澎湃新闻记者坦言。

2024年7月18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懿荣中学,球员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拼抢。

“有些孩子其实我觉得他并不适合走足球这条路,但人家就是为了上学来的,我也不好意思赶人走。”

在点评青训体系时,资深体育媒体人骆明曾有过分析,“欧洲等国,足篮都是职业联赛+业余(青训)俱乐部+普及。中国男子足篮球以前是专业化+普及,后来直接跨入职业化。足球变成了职业联赛的空中楼阁,现在在补业余俱乐部和普及的课。篮球则有职业联赛和普及,但业余俱乐部是断层的。”

对于青训的未来,他提出了两个方向,或者“慢慢培养靠谱的业余俱乐部”,打造像欧美那样大众参与的环境,扩大人才基础,“要不只能用新型专业化,免费培养好苗子的同时,让他们尽量不脱离学校和社会,完成基础教育。”

从夯实三大球项目基础的角度而言,前者无疑能打造更加长远的未来,但相比后者,在竞技成绩的见效速度上会更慢。

但两者也有可能双管齐下——利用“新型专业化”提升国家队成绩,从而吸引更多人喜欢上这项运动。当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凭借热情“用爱发电”,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好“出路”而加入,这个项目将会更加生机勃勃。

    责任编辑:沈关哲
    校对:姚易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