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质量发展看电信|看粮食单产全国第一背后的新疆实力
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粮食产量数据,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其中,新疆粮食总产466.04亿斤,较上年增加42.2亿斤,产量增量位居全国第二,单产跃升至全国第一,“十四五”以来粮食总产增加149.4亿斤。
近年来,新疆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迈入 “数量” 与 “质量” 协同共进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中国电信5G智慧农业发挥了重要的助力作用,一系列小麦、玉米等高产栽培技术方案、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关键技术集成,依托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广连接特性,得以在广阔的农田中精准实施和优化,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连接了电信5G物联网的农机车自动进行玉米收割)
金秋9月,走进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别斯托别乡,黄灿灿的玉米映入眼帘,3万亩玉米核心区呈现出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安装了电信5G物联网的农机车正在地里“独自”完成玉米收割作业,这一过程全程不需要人工参与。在智慧农机平台上,工作人员只要提前设定好工作区域,借助北斗系统的精准定位功能,连接了电信5G物联网的农机车便能够准确到达作业区域,自动进行玉米收割。
合作第一年,一算收成,新源县别斯托别乡农户王军喜上眉梢。“算下来,每亩地能多打100斤左右的粮食。”王军自己总结,“智慧”农机有“三好”:“效率高,同样是收割100亩地,效率比过去提升1倍;水平高,起垄直、播种深浅一致、出苗率高,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功能多,收割玉米的同时还可以回收粉碎秸秆。”
(温室大棚安装的中国电信的物联网 + 智能化设备)
在新疆和田的戈壁沙漠上,一排排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有序排列,在这里中国电信的“物联网 + 智能化” 信息化智能平台发挥着核心作用。其独具匠心的“智慧大棚”方案,通过物联网设备与智能平台的深度融合,让工作人员拥有了便捷高效的管理工具。如今,仅需一部手机,工作人员就能在多种移动终端上轻松掌控多达60多个大棚的各项环境指标。无论是大棚内的水肥比例、土壤湿度,还是智能灌溉系统的运行,都能实现精准控制,确保蔬菜在最佳的水肥环境中茁壮成长。同时,通过手机远程操作,还能精确调整棚顶棉被的高度,从而有效调控棚内温度;灵活设定蔬菜的光照时间,为蔬菜的生长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显著提高了蔬菜的生长速度和品质,还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农业生产效益得到了质的飞跃。
“戈壁滩上种菜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为了现实,在这个科技化的蔬菜大棚里种的蔬菜不仅产量高,品质还好,在这里面种菜比在传统的种菜方式轻松多了。”蔬菜大棚内的工作人员说道。
(阿克苏智慧大棚场景)
在新疆阿克苏,数智“灌溉”让农户们乐不堪言。“以前春耕的时候,我们家的1300亩地需要10人种植和管理,现在有了新技术我们只需要4-5人就够了,以前春天开始备耕,浇水量和施肥量没有具体数量,有多有少,而且是自己放水关水,现在有了新技术可以计算浇水量和施肥量,而且不用我动手浇灌,一下子感到很轻松了,智慧农田‘亚克西’!”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镇“智慧农场”合作社理事长吐逊艾山开心地说。
在阿瓦提县,智慧农场的高标准农田管理系统以数据为中心,以虚拟化技术为手段,帮助村民们在耕作的过程中,通过“智慧农场”的智慧农机、水肥一体灌溉、土壤监测、农情监测、气象预报实现了高标准农田管理,通过精准种植,精准作业、精准施肥实现“双升双降”,从春天开始,为农业种植户“耕种管收”的全流程提供智能帮助。
中国电信5G智慧农业在新疆这片广袤大地上已展现出非凡的力量,从粮食增产的累累硕果,到智慧农机的高效作业,再到温室大棚的精准管理以及灌溉方式的革新,它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推动着新疆农业大步迈向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新征程。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完善,中国电信将持续深耕新疆农业领域,进一步拓展 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为新疆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助力新疆农业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身,让这片土地上的农业产业更加兴旺发达,农民生活更加富足美满,农业的明天充满无限希望,在科技的引领下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向着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方向坚定前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多的“电信智慧”,展现更为广阔的“新疆实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