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野生兰花盗采 | 绿会副秘书长接受南方周末访谈
【中国绿发会讯】兰科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为丰富、形态最为多样化的一个科。它们以花朵艳丽、形状奇特而闻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栖息地破坏、过度采挖、气候变化等,兰科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导致其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许多兰花物种已经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2024年12月,就兰科植物的保护情况,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副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环境经济与社会政策委员会(IUCN CEESP)委员王豁接受了《南方周末》的采访。
在回答记者关于保护名录的相关提问的时候,王豁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依赖于名录,问题是这个名录更新间隔时间很长。”生态环境和物种保护的状况随着人类活动在发生急剧变化,定期名录式的做法往往难以跟上这种变化。
“保护野生植物通常以保护野生种群与栖息地为主。”谈到兰科植物濒危的原因,王豁分析,兰科植物濒危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传粉需求特殊,依赖特定昆虫媒介或自花授粉,高度依赖自然环境中的授粉者,一旦授粉者灭绝或栖息地发生变化,这一野生种群将无法成功接种并繁衍后代。其次,兰科植物有着狭窄的分布带,对环境中的共生菌要求也很高,依赖共生菌为其种子提供养分。这使得兰科类植物更易受到环境影响,蕙兰繁育率本就不高,加上人类无节制的采摘需求,造成它们的生存困境。
关于野生兰花保护,王豁建议,加强野生兰花保护,一是要注重立法,保证名录更新及时性,同时提高对野生动植物非法买卖的处罚力度;二是建立野生兰花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在零散分布的地方鼓励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动员社区参与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BCON),同时拒绝野兰花参展,流入交易市场,提高民众自然保护意识,从根本上减少野兰花需求。
(图源:淘宝)
关于棚里的兰花如何鉴定是否盗采,她介绍,生物学技术可以解决,但不太清楚国内执法部门的应用情况。从技术上来说,野生兰花可通过基因鉴定技术进行辨别的。通过基因检测来区分野生兰花和栽培兰花,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完整的基因数据库(收录各类兰花的基因信息,特别是野生种群的基因特征)。
她补充,常用的基因鉴定方法包括DNA条形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微卫星标记(SSR)和遗传群体分析等,这些技术能够识别兰花的遗传特征并区分栽培品种与野生种群。通过分析兰花的基因序列,科学家能够判断其是否来源于野外,从而有效防止非法采摘和确保物种保护。
南方周末访谈详见:
https://mp.weixin.qq.com/s/A6sSjCyjrxfQrAXKJBA8mg
(注:本文为日常工作记录,仅供参考。)
整理/YJ
审核/绿茵
排版/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