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锐评|杨涵凯:《哈尔的移动城堡》:夹杂在在魔幻与现实之间
《哈尔的移动城堡》电影海报(图片来自互联网)
宫崎骏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自己最满意的一部作品是《哈尔的移动城堡》。影片中宫崎骏延续了自己的一贯作风,由小女孩作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一名被诅咒变成老太婆的女孩苏菲和魔法师哈尔从相识、相知,最终携手战胜邪恶、追求和平的爱情故事。
《哈尔的移动城堡》不仅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动画电影,用魔法、奇妙的生物、精心壮阔的旅程为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刺激,更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政治和人性主题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个充满魔法与战争的世界,宫崎骏巧妙地编织出一幅关于爱、自由和人性的壮丽画卷。
一、工业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从电影的社会背景来看,《哈尔的移动城堡》展现了一个充满工业化气息的世界。火车驶过时漫天浓厚的黑烟、满大街的汽车与有轨电车,无不在昭示着苏菲所在的城市是一个蒸汽弥漫、机械轰鸣的地方,这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景象如出一辙。在这个世界里,人们的生活被工业化所改变,他们依赖着货运火车、扑翼飞机、轨道客运等,却也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宫崎骏通过这种背景设定,让观众感受到了工业化进程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移动城堡本身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元素。城堡的色调基调是厚重、没有生命力的黑色。当城堡出现在生机盎然的野外时,总能给人浓浓的视觉冲击感。城堡如同一个巨大的工业机器,它象征着现代科技的力量和对自然的压制。城堡的移动性更是体现了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然而,城堡的主人哈尔却是一个渴望自由、追求浪漫的年轻人。这种矛盾使得城堡成为了一个充满冲突的象征。宫崎骏通过这种象征,表达了他对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失去自然和谐的忧虑。
从电影的人物塑造来看,《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主要人物都深受工业化进程的影响。苏菲是一个生活在工业化城市的普通女孩,她的生活被工业化所束缚,她渴望自由——这点从她被诅咒后只身一人前往郊外可以看出——却无法摆脱现实的枷锁。而哈尔则是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年轻人,他虽然拥有强大的魔法力量,却也因此被迫卷入工业化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战争中,失去了自由。这两个人物的命运都被工业化进程所左右,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这场冲突中逐渐升温。宫崎骏通过这种人物塑造,展现了工业化社会中个体与集体、自然与科技之间的紧张关系。
从电影的主题来看,《哈尔的移动城堡》探讨了工业化进程中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例如,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人类对科技的过度依赖、个体在工业化社会中的困境等。从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到工业化所引发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总能让观众想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乃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变化。
宫崎骏通过这些主题,引导观众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这个世界既有着工业化进程中的冷酷与压抑,也有着浪漫与温馨。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使得电影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让观众对工业化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战争与和平的抉择
《哈尔的移动城堡》不仅仅是一个魔法故事,它也在探讨战争的主题。在电影中,战争是一个无处不在的阴影,影响着每一个角色的命运,既是背景,更是一种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力量。
电影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大战将至的景象:天上飞机扯着彩旗不断飞过,街道上人们欢庆雄伟军舰远航出征,战争被描绘成一场英勇的冒险,人们对战争充满了欢呼和支持。这种对战争的狂热情绪在社会中弥漫,人们期待着通过战争来证明自己的勇敢和爱国情怀。这种描绘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战争初期人们的盲目和对战争的美化。
高呼开战的人,都是没有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人。随着故事的发展,战争的真实面貌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参与战争,成群的低级魔法师变身成丑陋的蝙蝠人,互相撕咬,在天空中展开疯狂的肉搏战;为了获胜,飞行军舰低空突袭苏菲所在的小镇,展开无差别轰炸,将城市化成一片火海;为了战争,电影开头时出征的雄伟舰队被打得只剩下一艘,返航时还不断冒出浓烟与火光,船员们疯狂地从船上逃离...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性使得幸存的人们开始反思战争的意义,但更多无辜的群众只得被埋葬在焦土与废墟之下,临死前也不明白为什么战争会如此无情地夺走自己的生命。在电影的结尾,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让人们开始厌恶战争,渴望和平。这种转变在苏菲和哈尔的抉择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选择放弃战争,用爱和勇气来追求和平。这种态度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在经历战争之后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反思。
在战争的残酷面前,一方面,哈尔是“懦弱”的,他不想让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将自己和家人置于危险的境地,因此他用自己的好几处住宅和荒地上的移动城堡作为掩护,并不断抗拒莎里曼夫人催促他加入战斗的征兆——在后者眼中,即便是法力再高强的魔法师只要生活在眼下这个国家,就得接受国王的命令并竭尽全力为国王而战。另一方面,哈尔始终是善良勇敢的。即使面对无情的战火,为了保护心爱之人,哈尔仍然毅然决然地独自奔赴战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阻止战火的肆意蔓延。这样一个不愿做战争帮凶的魔法师又怎么可能会是莎里曼夫人所说“和恶魔做交易,没有心”的那般不堪呢?
哈尔作为一个力量强大的魔法师,他的力量原本可以用于毁灭,但他选择了保护和救赎,这一抉择反映了宫崎骏对和平与人性光辉的信念。电影中的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国家之间的冲突,更是一种对人性和自由的压迫。宫崎骏通过这一主题,引导观众思考和平的珍贵以及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电影中的战争是一场国家之间的冲突,更是一种对人性和自由的压迫。宫崎骏通过战争场景的描绘,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痛苦,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在战争中对和平的渴望。
三、超现实与现实的交融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哈尔的移动城堡》亦不例外。电影通过华丽的画面和细腻的动画技巧,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而不失现实根基的世界展现了出来。
城堡设计既奇异又充满细节,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它不受地理限制,能够随心所欲地穿梭在广袤的大地上,这种能力本身就是对现实物理规律的挑战。城堡内部的设计同样充满了超现实的元素,比如复杂的机械装置、变换的房间布局以及哈尔通过魔法实现的种种奇迹。城堡本身就是超现实的产物,因此才会成为电影中的显著特色,甚至出现在电影标题中。与城堡超现实性相对的是,它与现实之间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城堡的外观来看,它虽然奇特,但却是由现实中常见的材料构成的,如石头、木材和金属,以及各种各样的废铁。城堡里有各种各样功能的房间,厨房、澡堂、卧室等等,就像普通人的家一样。城堡内部的机械装置也遵循着一定的物理原理,虽然这些原理在现实中并不常见,但它们却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城堡的真实性。
电影开头由于受哈尔的牵连,苏菲被荒野魔女下了魔咒,容颜衰老成了90岁老太婆的模样。从超现实的视角来看,魔法打破了现实的束缚,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苏菲的衰老,就是这样一种魔法作用的直观体现。这种变化不仅让苏菲自己感到震惊和不安,也让她周围的人感到难以置信。然而,正是这种超现实的变化,为电影增添了浓厚的奇幻色彩,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从现实的视角来看,苏菲的衰老容颜又是对她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在遭遇魔法之前,苏菲是一个平凡而自卑的女孩,她对自己的评价过于负面,缺乏自信和勇气。然而,随着她容颜的衰老,她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她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内心的成长和变化,使得苏菲的衰老容颜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她从自卑到自信、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
自我荒谬、奇特,而又让人能够代入,体会故事的发展。宫崎骏通过超现实的元素与现实主义的细节完美融合,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更在情感上与角色产生共鸣。
四、象征与隐喻的深度挖掘
书写了象征和隐喻是《哈尔的移动城堡》运用最成功的手法,赋予了电影深刻的文学性。苏菲的变老象征着自我认知的成长,而城堡则象征着心灵的庇护与束缚...... 这些隐喻包括对战争的痛恨、生命的理解、命运的枷锁、贪婪的反噬、阶级和强权意志、以及动画的主题:爱与成长,爱情需要勇气和对自己的信心。宫崎骏用自己的动画语言和表现力,以及一贯的细腻手法将这些隐喻融合在一起,通过这部动画,呈现给观众。
首先是那座充满生命力并且会时刻移动的魔法城堡。通过影片透露的种种细节来看,这座神秘的魔法城堡可以按照哈尔的心意随时随地变换模样和布局。而后续的剧情也为观众呈现了哈尔与这座城堡之间有着更为深刻的牵绊,维持城堡正常运转的是火魔卡尔西法,而卡尔西法的魔力实际上来自于哈尔的心脏。这座充满生命力可以随时移动的城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其实一直是哈尔在用自己的生命维持着,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生活的居所、逃难时的避难所,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外在心脏。苏菲进入城堡之前,哈尔的城堡一直在移动,也象征着哈尔的心一直在逃避,一直在漂泊。
还记得影片中,苏菲刚到城堡时,整座城堡杂乱不堪,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垃圾和从不曾打整的房间,这一方面表明了独自一人的哈尔在生活上像个从未长大的男孩子,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哈尔内心世界的空虚和孤独。但是苏菲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勤劳能干的苏菲即使是一副老太婆的模样,但仍然迅速高效地将整个城堡打扫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城堡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向观众暗示着哈尔内心世界的变化,一个爱慕虚荣、内心空虚、在自我毁灭边缘垂死挣扎的少年因为苏菲的到来重新寻找到生命和人生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是一座城堡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呢?可能是因为城堡足够华丽,起码外形非常具有伪装性。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故意展现出来的东西都是强大的,华丽的,谁会将自己的不堪展现出来呢?只有难过都是隐藏起来的。而且一座城堡,够大、也够空旷,能够塞得下够多的委屈,装得下够多的恐惧。就像城堡里各种乱堆的杂物,无处不在的蛛网,阴暗闭塞的环境,还有炉膛里不知道多久都没有收拾过的灰烬。
其次是战争的隐喻。战争的原因是邻国王子失踪,邻国怀疑是金柏丽王国派人暗中抓捕了王子,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角——斐迪南大公。费迪南大公是当时的奥匈帝国皇帝的弟弟的长子。由于奥匈帝国皇帝佛朗次•约瑟夫一世的独子鲁道夫自杀,所以他成为了当时的皇位继承人。1914年6月视察萨拉热窝时被刺杀。随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这是这部动画借鉴的时代背景。
再次是“火魔”卡西法这个角色的隐喻。哈尔小时候进入魔法学校的时候就被迫立下誓约,必须为帝国效力,映射了日本法西斯对孩子从小就开始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哈尔为了反抗帝国的誓约,与“火焰恶魔”卡西法缔结了契约,契约内容在动画中并没有交代,但是根据动画大致可以判断出来:火焰恶魔可以帮助哈尔摆脱对帝国的誓约,让他获得可以和帝国对抗的魔法,代价是哈尔献出自己的心脏并且被孤立,从此变得随处漂泊,无心无根;卡西法获得哈尔的心脏作为自己的载体,让自己避免陨落、死亡。卡西法原本的身份是星之子,但是在命运的主导下它必须找到一个载体,即使光芒多么璀璨耀眼,也只能存在一瞬间,他的很多兄弟姐妹都因没有找载体而陨落。但代价就是失去自由且必须遵从哈尔的意志。
虽然在与苏菲的对话中,后者亲口承认自己是恶魔。但以一团炙热火焰形象示人的卡西法居然承担着维持着整座城堡(同时也是哈尔的外在心脏高速运转)的正常运转,很难让人将其与恶魔两字画上等号。换句话说,卡西法与其说是恶魔,倒不如说是哈尔美好童年时代的自我映照,是成长与希望的火焰。即使是高傲跋扈的莎里曼夫人也不得不承认充满魔法天赋的哈尔就是自己接班人的最佳选择,而后者却选择不顾一切地逃离了莎里曼夫人的控制。
我们不难想到哈尔与卡西法之间的契约更像是实现梦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哈尔为了奔向自由选择献出自己的心脏,而卡西法为了信守诺言帮助哈尔建起充满魔法力量的城堡。
以及苏菲的年龄变化。苏菲的外在年龄,隐喻的是苏菲的内心。刚开始时,这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却带有一颗苍老的心,其他女孩叽叽喳喳要出去玩儿,苏菲在做帽子;其他女孩在讨论“吃心魔”男孩哈尔,苏菲在做帽子;其他女孩都走光了,苏菲还在做帽子。不是她对帽子爱得深沉,是她对其他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从苏菲的衣着打扮上我们也能看出,颜色单调,古板,老气,与其说是个少女,更像个老婆婆。而她与妹妹的对话则更能体现她的内心。妹妹担心她被魔法师哈尔吃掉心,她说:哈尔只吃美女的心,言外之意自己根本不是美女,但苏菲真的不是美女吗?如果她真的不是美女,也不会在小胡同里遭到大兵的调戏了。此时苏菲的心理年龄是苍老的,荒地魔女将苏菲变成一个老太太,更像是使苏菲的外表年龄和心理年龄合二为一,换做是一般的姑娘,估计发现自己变成了老太太就要精神崩溃,可是苏菲几乎只用了一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甚至说出,当个老太太也没什么不好这样的话。
苏菲选择了自我放逐,走向荒野,阴差阳错下,她住进了哈尔的移动城堡里,成为了城堡的清洁工,与哈尔、哈尔的小徒弟、火魔卡尔西法一起生活。从此开始,荒地魔女对苏菲下的诅咒似乎起了变化,我们发现苏菲的外貌年龄逐渐起了变化,她不再是个一成不变的90岁老太太,有时候会出现,变成50、60的情况,比如说,她在生气之后进行大扫除,又或者是观赏着城堡外美丽的景色时。
甚至苏菲熟睡时直接变成了姑娘的样子,因为在熟睡中里她也有五彩斑斓的幻梦。在影片的后半段,这种变化表现得更加明显。哈尔离开之后,苏菲拼尽全力保护家人。这时的苏菲表现得坚强、勇敢、果断、聪明毫不怯懦,与之前在帽子店中那个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的苏菲判若两人,这样的苏菲怎么会是个老太太呢?所以这时的苏菲就完全恢复成了一个少女。最终当苏菲穿越到哈尔的少年时代,发现哈尔这些年苦苦等待的就是她的时候,那种爱情的火焰疯狂的燃烧起来,这时的苏菲内心不再苍老和荒凉,所以魔女的魔法自动就解除了。其实苏菲与其说是不想,更多的是不敢。苏菲的骨子里有种自卑,这种自卑让她在进行人生选择的时候总是退缩,苏菲很漂亮,可她自己从来都不知道,在宫殿中,她为了哈尔与沙丽曼据理力争,此时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少女,却因为一句:“你在跟儿子谈恋爱吗?”瞬间被打回原形,在哈尔的叔叔为他留下的小屋前,苏菲本已经接近哈尔的心灵,接受他的爱意,却在关键时刻退缩,重新变回老太太。
本质上,苏菲变年轻的过程也是她找回勇气的过程。
五、结语:现实与梦幻的交响曲
《哈尔的移动城堡》不仅是一部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部充满深刻社会、政治和人性思考的艺术作品。宫崎骏通过这部电影,展示了他对现代社会的观察和对人类未来的思考。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象征意义,观众在欣赏这部电影的同时,也在思考现实世界中的自己。通过《哈尔的移动城堡》,宫崎骏不仅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更引导他们在这个世界中探寻人性的光辉,反思现实社会的发展方向。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动画,更是一部关于爱、自由和人性的文学作品,值得每一个观众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刘阳.《哈尔的移动城堡》:现实与想象的审美[J].电影文学,2014(15):60-61.
[2]周口.浅析《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蒙太奇的应用[J].才智,2017,0(35):212-213.
[3]陆霄虹.从哈尔的移动城堡》谈我国动画片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6(4):145-146.
[4]王璠.论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以《哈尔的移动城堡》为例[J].天中学刊,2014,29(5):64-65.
[5]彭德华.试论《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动画形象的成功塑造[J].电影评介,2013(2):62-64.
(本文为北京大学通选课《光影中的百年中国》2024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4年优秀影视评论”)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本期编辑 | 黄子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锐评 |杨涵凯:《哈尔的移动城堡》:夹杂在在魔幻与现实之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